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探讨电影制作创造性过程的书。

内容简介

作为电影制作人和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的老师,我们热爱电影,着迷于电影制作的种种挑战(本书以“film”一词来泛指所有基于讲故事的活动影像媒体)。

我们被那些独特新鲜的、层次丰富的、原汁原味的电影所吸引,它们带有鲜明的作者风格,并且这种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观众。这些作品与当今影视产业流水线上生产的电影截然不同,后者充斥着陈词滥调的人物和感情空洞的情节,语言乏味,风格缺乏创意,矫揉造作。

本书面向电影院校的相关专业学生及电影爱好者。在教学过程中,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为学生学习电影创作提供了架构性的支持、多元的风格和方法、相互合作的环境、亲身实践的经历、导师亲自指导等优越条件。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电影院校并非适合每一个人,很多杰出的电影制作人,包括在本书中我们采访的大多数人,从没上过电影院校。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
  • 文前辅文
  • 译者序
  • 作者的话
  • 本书简介
  • 电影人
  • 第一章内省力
  • 神秘的天性:发现你的创意领域
  • 寻找共鸣:选择你想讲的故事
  • 个人的世界:从个人回忆写开来
  • 发散练习
  • 第二章探究力
  • 知识面:必要的人文知识储备
  • 走出车门:观察世界
  • 勤做功课:电影研究
  • 发散练习
  • 第三章直觉力
  • 开合之间:智力与直觉的连接
  • 梦中人:连接无意识
  • 在书桌旁的时间与在森林中跑的时间:激发你的直觉
  • 发散练习
  • 第四章互动力
  • 足够长的绳子:流动的合作
  • 值得拥有的争论:对不同新奇想法的回应
  • 每个人都在讲故事:构建一个创新的环境
  • 发散练习
  • 第五章影响力
  • 潜流:寻找电影的灵魂
  • 新鲜视角:观众的力量
  • 负起责任:拥有我们创造的影像
  • 发散练习
  • 第六章创意练习
  • 回归书面
  • 观察人们
  • 记忆中的图像
  • 捕捉梦中的影像
  • 从音乐中汲取灵感
  • 图像墙
  • 第一印象
  • 隐形的天使
  • 从声音开始
  • 现实核查
  • “锁开了……”
  • 走进电影
  • 诗意的剧本
  • “开放的封闭”选定角色
  • 团队建设
  • 培养创造性的环境
  • 表现人物关系的舞台调度
  • 摄影机的视角
  • 故事的构图
  • 光与影
  • 简化,简化,再简化
  • 走向屏幕
  • 随机取样
  • 感受潜流
  • 用配乐去讲述更深层的故事
  • 试映问卷
  • 最终的创作
  • 属于你自己的隐喻
  • 从上部电影中获益
  • 附录:内嵌价值观调查问卷
  • 阶级和财富
  • 权威
  • 冲突的协调
  • 权力
  • 社会和家庭关系
  • 性表现
  • 性别
  • 种族和多样性
  • 时间
  • 背景
  • 职业
  • 人物和外貌
  • 世界观和信仰体系
  • 你自己的价值观和影片中的价值观
  • 关于作者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