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79千字
字数
2018-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探究公共政策执行与评估理论,为政策评估提供学理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公共政策是一种价值,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建构完备的公共政策,以及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本质是公共政策执行之价值主体进行的自我评估为公设,系统研究了公共政策学的逻辑、公共政策价值链、公共政策的存在形式、公共政策计量、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机理、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设计、作为公共政策构成的价值主体的形成机制、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公共政策评估模式、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质量保障,并以本书所形成的公共政策执行评估学理研究了教育政策执行及其评估问题。本书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既有的公共政策执行及其评估的理论,能为开展公共政策及其执行评估,以及评估的质量控制提供学理与方法方面的指导,同时也为建立公共政策生态实验室提供理论的基础。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公共政策的逻辑
- 第一节 无阶级社会的政策:公共政策学的逻辑起点
- 第二节 有阶级无政党社会的国家制度:公共政策学的逻辑中介
- 一 新的组织形式:阶级
- 二 国家:作为一般等价政策意义的组织
- 三 无政党国家制度:作为政策一般等价物的实然具体政策
- 四 朋党:阶级内的利益组织
- 第三节 有政党社会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学的逻辑终结
- 一 政党:阶级的核心
- 二 有政党国家制度:作为政党政策一般等价物的抽象具体政策
- 三 公共政策:国家制度的实然具体化
-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结构
- 一 价值主体
- 二 价值客体
- 三 价值关系
- 第五节 公共政策的逻辑展开
- 一 执政党公共政策的逻辑展开
- 二 合法非执政党公共政策的逻辑展开
- 三 无政党利益组织或个人的公共政策的逻辑展开
- 第六节 影响公共政策的因素及公共政策与政策辨析
- 一 影响公共政策的因素
- 二 政策与公共政策辨析
- 第二章 公共政策价值链
- 第一节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概念
- 一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含义
- 二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表示
- 三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分类
- 第二节 分析公共政策价值链的维度
- 一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正当性
- 二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包容性
- 三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鲁棒性
- 四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现实性
- 五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拓展性
- 第三节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生成途径
- 一 奠基
- 二 概化
- 三 具化
- 四 分化
- 第四节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优化与完善
- 一 “好”公共政策价值链的标准
- 二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优化
- 三 公共政策价值链的完善
- 第三章 公共政策计量
- 第一节 公共政策库
- 一 公共政策库的含义
- 二 公共政策等价类
- 三 齐性公共政策库
-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可分辨性指数
- 一 可分辨性指数的含义
- 二 可分辨性指数的计量
-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重要性指数
- 一 重要性指数的含义
- 二 重要性指数的计量
-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完善性指数
- 一 完善性指数的含义
- 二 完善性指数的计量
- 第五节 公共政策的边际效应指数
- 一 边际效应指数的含义
- 二 边际效应指数的计量
- 第六节 公共政策库的指数
- 一和谐性指数
- 二 稳定性指数
- 三 完备性指数
- 四 限度性指数
- 第四章 公共政策执行分析
- 第一节 公共政策及其执行的基本公设
- 一 公共政策自我确认存在状态的公设
- 二 公共政策交互确认存在状态的公设
- 三 公共政策存在形式公设
- 四 公共政策可执行的公设
-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属性
- 一 公共政策执行的规范性
- 二 公共政策执行的形式化
- 三 公共政策执行的专业性
-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形式
- 一 源公共政策执行
- 二 单一流公共政策执行
- 三 末公共政策执行
- 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复合形式
- 一 链段式公共政策执行
- 二 全链式公共政策执行
- 三 一体化公共政策执行
- 第五节 类公共政策执行
- 一 伪公共政策执行
- 二 准公共政策执行
- 三 研究性公共政策执行
- 第六节 行政许可与公共政策执行
- 一 行政许可的逻辑
- 二 基于公共政策执行的行政许可
- 第七节 经典公共政策执行理论评析
- 一 线性演绎的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 二 归纳聚合的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 三 双向整合的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 第五章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原理
-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形成机制
- 一 公共政策执行的协议性
- 二 公共政策执行的创新性
- 三 公共政策执行的异化
-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形成功能的机制
- 一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因子
- 二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二因子交互作用
- 三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三因子交互作用
- 四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四因子交互作用
-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运行规律
- 一 非专业性与专业性对立统一的运动
- 二 既定性与生成性对立统一的运动
- 三 合规律与合目的对立统一的运动
- 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释放功能的机制
- 一 公共政策执行资格认定机制
- 二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监控系统
- 三 基于公共政策执行的价值交流平台
- 四 公共政策执行价值创新的价值兑现机构
- 五 共构公共政策执行评估标准机制
- 六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专业化
- 第五节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系统生态
- 一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系统的生态结构
- 二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生态系统内部的流
- 三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生态系统的启示
- 第六章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设计
- 第一节 确立评估的目标
- 一 监控公共政策执行
- 二 改进公共政策执行
- 三 发现公共政策执行的价值
- 四 传播公共政策执行的价值
- 五 创新公共政策执行的价值
- 第二节 评估功能设计
- 一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功能研究述要
- 二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功能分析
- 三 评估目标与评估功能的匹配
- 第三节 评估要素及结构设计
- 一 确定评估系统的要素
- 二 规定因子交互作用方式
- 第四节 评估策略与方法设计
- 一 选定评估的技术
- 二 构造评估问题解决链
- 三 确定评估问题解决网络
- 第五节 评估环境设计
- 一 评估的人文环境设计
- 二 评估的自然环境设计
- 三 评估的信息环境设计
- 第六节 评估结果表述设计
- 一 表述的结构
- 二 表述的语言
- 三 表述的载体
- 第七章 价值主体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价值主体的构成要素
- 一 本我价值共同体
- 二 自我价值共同体
- 三 超我价值共同体
- 第二节 价值主体的机制
- 一 动力机制
- 二 制动机制
- 三 认知机制
- 四 实现机制
- 第三节 价值主体的构成途径与方法
- 一 自身扩张式
- 二 交流合作式
- 三 价值认知式
- 四 价值实现式
- 第四节 价值主体公共性的度量
- 一 弱公共性度量
- 二 强公共性度量
- 第八章 评价标准的确立策略与方法
-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价值标准
-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评价标准
- 一 评价标准链
- 二 基于评价标准链的评价标准分类
- 三 五类评价标准的关系
- 第三节 评价标准的表示
- 一 既定性评价标准的表示
- 二 生成性评价标准的表示
- 三 发现性评价标准的表示
- 四 创新性评价标准的表示
- 第四节 确定评价标准的准则
- 一 正当性准则
- 二 规范性准则
- 三 确定性准则
- 四 可操作性准则
- 五 经济性准则
- 六 指引性准则
- 第五节 建立评价标准的策略与方法
- 一 绝对型评价标准的确定策略与方法
- 二 权威型评价标准的确定策略与方法
- 三 现实型评价标准的确定策略与方法
- 四 学术型评价标准的确定策略与方法
- 五 可行型评价标准的确定策略与方法
- 第九章 评估模式设计
-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模式的构成要素
- 一 评估技术
- 二 评价内容
- 三 评价条件
- 四 评价时空
- 五 结果形式
-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模式的机理
- 一 基于公共政策嵌入的公共政策价值链
- 二 基于公共政策执行的价值主体
- 三 基于公共政策执行的实践性
- 第三节 确立公共政策执行评估模式的原则
- 一 有效性原则
- 二 可操作性原则
- 三 优化原则
- 四 可评价原则
- 五 独特性原则
- 第四节 发现性公共政策执行评估模式
- 一 模式结构
- 二 运行模式的条件
- 三 模式的功能限度
- 四 案例:榜样评价
- 第五节 证实性公共政策执行评估模式
- 一 模式结构
- 二 运行模式的条件
- 三 模式的功能限度
- 四 案例:审计性评价
- 第六节 建构性公共政策执行评估模式
- 一 模式结构
- 二 运行模式的条件
- 三 模式的功能限度
- 四 案例:审议性评价
- 第十章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质量保障
-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质量的含义
-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质量标准体系
- 一 概括性问题型公共政策执行评估质量标准体系
- 二 指标体系型公共政策执行评估质量标准体系
- 三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质量标准体系
- 第三节 保障公共政策执行评估质量的策略与技术
- 一 “真”公共政策执行评估构造
- 二 “实”公共政策执行评估运行
- 三 “认证”公共政策执行评估产出
- 四 基于公共政策价值链的质量保障技术
- 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科学关涉
- 一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科学性
- 二 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科学化
- 三 科学的公共政策执行评估
- 第十一章 教育政策执行及其评估
- 第一节 教育政策执行的机制
- 一 教育政策
- 二 教育政策链
- 三 教育政策链的生成途径
- 第二节 教育政策执行的策略与途径
- 一 教育政策执行的策略
- 二 教育政策执行的途径
- 第三节 教育政策执行评估的结构
- 一 源教育政策执行评估的结构
- 二 流教育政策执行评估的结构
- 三 末教育政策执行评估的结构
- 第四节 教育政策链的优化与完善
- 一 “好”教育政策链的标准
- 二 教育政策链的优化
- 三 教育政策链的完善
- 第五节 教育政策执行评估质量标准体系
- 一 教育政策执行评估质量的内涵
- 二 教育政策执行评估质量的构成要素
- 三 教育政策执行评估质量的要素型标准
- 第六节 保障教育政策执行评估质量的策略
- 一 确立质量决定功能的质量理念
- 二 建立可观测的质量标准
- 三 选择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评估系统
- 四 绿色运行教育政策执行评估
- 第七节 案例:我国高考政策执行及评估
- 一 高考政策链
- 二 评估高考政策链的标准
- 三 高考政策链的评估模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