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有关疼痛的阶级史、性别史、媒介史、思想史和政治史。

内容简介

一部跨越三百年的疼痛文化史。在逃避痛苦的时代,让我们看到疼痛自有其意义。

从牙痛、头痛、痛经、肌肉痛,到精神痛苦,每个人都为疼痛所扰,都试图用各种形象的隐喻来描述它。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到需要战胜的“邪恶”,人们对于疼痛的认知和讲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有些人借此展现英雄气概,有些人则无权喊疼;有些人被认为对疼痛天生敏感,有些人则似乎特别耐疼……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差异?人们在痛苦时如何自处?

本书讲述了18世纪以来关于疼痛的故事,横跨医学、文学、宗教、生物等各领域,考察人们对疼痛的讲述发生了哪些变化,信仰、性别、种族、阶级等意识形态因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展现了身体、意识、文化、语言之间的动态联系,为我们理解疼痛提供了新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致谢
  • 卷首语
  • 1 引言:什么是疼痛?
  • 疼痛作为“事件类型”
  • “简单地将疼痛说成疼痛”
  • “处于疼痛中”作为一种复杂现象
  • 疼痛事件作为文化
  • 疼痛的身体
  • 疼痛为什么重要?
  • 2 疼痛为何难以言说?
  • 身体处于疼痛当中时的需求
  • 疼痛叙述的困扰
  • 疼痛叙述的危险
  • 疼痛创造团体
  • 3 “仿佛电流正在劈开身体”:疼痛的隐喻
  • 形象化语言
  • 司空见惯的隐喻
  • 隐喻的多样性:理论问题
  • 隐喻的多样性和生理学肉体
  • 隐喻的多样性和环境背景
  • 隐喻的衰落
  • 群体多样性
  • 4 试炼与指引:疼痛的精神作用
  • 罪恶
  • 精神指引
  • 个人提升
  • 救赎
  • 教导成年患者
  • 基督教孩童的社会化
  • 努力
  • 神话和隐喻
  • 世俗的反冲
  • 5 应该相信谁:疼痛的叙述与诊断
  • 疼痛叙述和诊断
  • 疼痛叙述的问题
  • 复兴疼痛语言
  • 根除语言
  • 6 无字之书:解读疼痛的姿态语言
  • 诊所里的痛苦语言
  • 姿态和诊断
  • 学会观察
  • 怀疑疼痛
  • 法律领域
  • 婴儿的语言
  • 动物的姿态语言
  • 7 什么影响了我们对疼痛的感知力?
  • 不完全算人的人们
  • 文明化进程
  • 女性
  • 婴儿的感知能力
  • 胎儿
  • “心智因素”
  • 8 如何面对病人的疼痛:关于同情的纠结
  • 残酷的职业
  • 同情的身体
  • 揭示同情的身体
  • 同情的职业
  • 同情的举动
  • 当代的悖论
  • 9 为什么没能用上止痛药:镇痛剂的分配
  • 麻醉剂的意义
  • 焦虑
  • 死亡的剧痛
  • 现代镇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光启书局

光启书局,全称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是一家致力于内容生产和融合传播的综合性出版社。光启立意“认识世界”和“理解中国”,深耕历史、城市、思想学术、人文艺术等领域。通过文化的当代表达与传播,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