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6千字
字数
2010-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关于生物工程实验技能方面的教材。
内容简介
全书共十三章,内容包括实验室规模生物反应器的使用、消毒灭菌技术,微生物的纯种分离、诱变育种技术,各类发酵制品的制备技术,如酒精发酵、柠檬酸发酵、抗生素发酵、乳制品发酵、调味品发酵、葡萄酒酿造、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及固定化酶技术。每章均有理论知识的简介,在每部分理论知识之后有相对应的实验,安排的实验有80多个。
目录
- 版权信息
- 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实验课规划教材编委会名单
- 总序
- 前言
- 第一章实验室规模生物反应器的使用
- 第一节 概述
- 一、生物反应器及其分类
- 二、实验室规模生物反应器
- 第二节 实验室规模发酵罐的种类及使用
- (一)摇瓶
- (二)搅拌式发酵罐
- (三)气升式发酵罐
- (四)塔式发酵罐
- (五)利用固定化细胞的生物反应器
- 第三节 固态发酵设备的种类及使用
- (一)浅盘式反应器
- (二)填充床反应器
- (三)转鼓式反应器
- 第四节 固定化细胞及固定化酶反应器的种类和使用
- 一、搅拌罐式反应器
- 二、固定床反应器
- 三、流化床反应器
- 四、膜式反应器
- 第五节 混合、传质和供氧
- 一、概述
- 二、生物反应器中的搅拌器及搅拌流型
- 第二章消毒、灭菌及除菌技术
- 第一节 实验室无菌操作技术
- 一、实验室常用的物理因素除菌的种类和方法
- 二、化学药物的消毒与灭菌
- 第二节 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方法
- 一、培养基配制原则
- 二、培养基的种类及应用
- 三、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 第三章微生物培养与纯种分离技术
- 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
- 一、固体培养法
- 二、液体培养法
- 三、厌氧微生物培养方法
- 第二节 微生物纯种分离技术
- 一、选择培养技术
- 二、纯种分离技术
- 三、发酵菌种的自然选育综合实验
- 四、发酵菌株的初筛综合实验
- 第四章微生物诱变育种
- 一、出发菌株的选择
- (一)出发菌株对诱变剂的效应
- (二)染色体组倍数对诱变剂的效应
- 二、细胞悬浮液的制备
- (一)同步培养
- (二)菌龄
- (三)细胞悬浮液浓度
- (四)细胞悬浮液的制备
- 三、诱变剂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选择
- (一)诱变剂的选择
- (二)诱变剂量的选择
- (三)诱变处理方法的选择
- 四、中间培养
- 五、突变型菌株的分离
- (一)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分离
- (二)抗性突变株的分离
- 第五章菌种保藏、接种物的制备及接种技术
- 第一节 菌种保藏方法
- 一、传代保存法
- 二、液体石蜡覆盖保存法
- 三、载体保存法
- 四、悬液保存法
- 五、冷冻保存法
- 六、噬菌体的保藏法
- 七、基因工程菌的保藏
- 八、菌种保藏管理
- 第二节 接种技术、种子制备及其扩大培养
- 一、接种技术
- 二、种子制备及其扩大培养
- 第三节 菌种衰退及复壮方法
- 一、菌种的衰退及其表现
- 二、菌种的复壮
- 第四节 国内外主要菌种保藏中心介绍
- 一、国内的菌种保藏中心
- 二、国外著名菌种保藏中心
- 第六章酒精发酵
- 第一节 淀粉质原料的选择及粉碎处理
- 一、原料选择的原则
- 二、原料粉碎处理原理
- 第二节 淀粉质原料的蒸煮工艺
- 一、原料蒸煮处理的目的
- 二、原料蒸煮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 三、淀粉质原料的蒸煮工艺
- 第三节 淀粉质原料的糖化工艺
- 一、实验目的
- 二、原料糖化处理的目的
- 三、与糖化有关的酶类及其特性
- 四、淀粉质原料的几种糖化方法
- 五、影响糖化醪质量的主要因素
- 六、糖化醪中需要测定的指标
- 第四节 酒精酵母的培养
- 一、实验目的
- 二、酒精酵母的培养目的
- 三、酵母所需的营养物质
- 四、酵母斜面培养基的制备
- 五、化验室阶段酒母的扩大培养
- 六、淀粉质原料培养基的制备
- 七、酒母车间扩大培养方法
- 八、影响酒母质量的主要因素
- 九、酒母培养中异常现象的处理
- 十、活性干酵母(AADY)的利用
- 第五节 淀粉质原料的酒精发酵
- 一、实验目的
- 二、酒精发酵的理论基础
- 三、淀粉质原料的酒精发酵工艺
- 四、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
- 五、酒精异常发酵及其处理
- 第六节 糖蜜原料酒精发酵实验
- 一、糖蜜原料的主要特点
- 二、糖蜜发酵前处理
- 三、原料处理的方法
- 第七节 酒精蒸馏实验
- 一、实验目的
- 二、基本原理
- 三、工艺流程
- 四、酒精蒸馏操作
- 第七章柠檬酸发酵
- 第一节 柠檬酸发酵机理
- 第二节 柠檬酸发酵微生物——黑曲霉
- (一)黑曲霉形态
- (二)黑曲霉生活周期
- (三)黑曲霉细胞化学组成
- (四)黑曲霉酶系
- (五)黑曲霉生长和发酵条件
- (六)柠檬酸发酵工艺
- 第三节 柠檬酸提取
- 一、柠檬酸溶液的净化
- 二、浓缩
- 三、结晶
- 四、干燥与包装
- 第四节 柠檬酸发酵分析
- 一、柠檬酸测定
- 二、柠檬酸结晶中的检出
- 三、压滤残渣中含酸量的测定
- 四、酸解终点确定
- 第八章抗生素发酵
- 第一节 抗生素的分类
- 第二节 抗生素的生产工艺
- 一、青霉素发酵
- 二、青霉素效价的测定
- 三、青霉素发酵液中苯乙酸残留量的测定
- 四、发酵液中还原糖测定
- 五、发酵液中氨态氮的测定
- 第三节 四环素的发酵和萃取
- 第四节 有机溶剂萃取红霉素
- 第五节 液体发酵法生产链霉素
- 第九章发酵乳制品及乳酸菌制剂
- 第一节 酸乳制品的生产工艺
- 一、概述
- 二、发酵剂的制备
- 第二节 酸奶的加工工艺
- 一、酸奶的类型
- 二、酸奶的生产
- 第三节 乳酸菌饮料
- 一、乳酸菌饮料的工艺流程
- 二、乳酸菌饮料的加工方法
- 三、乳酸菌制剂
- 第十章酿造调味品
- 第一节 发酵法酿制食醋
- 一、传统食醋发酵工艺
- 二、新型制醋发酵工艺
- 三、保健果醋发酵工艺
- 第二节 发酵法酿制酱油
- 一、制曲
- 二、低盐固态发酵法
- 三、天然晒露发酵法
- 四、无盐固态发酵法
- 第三节 发酵法酿制酱类产品
- 一、概述
- 二、几种酱类产品的生产技术
- 第十一章葡萄酒酿造
- 第一节 酿造场所
- 第二节 二氧化硫的应用
- 一、SO2在葡萄酒酿造中的作用
- 二、SO2的形式
- 三、SO2的用量
- 四、SO2的添加时间
- 第三节 葡萄酒酵母
- 一、葡萄酒酵母的来源
- 二、酵母的不同形态和特性
- 三、葡萄酒酵母需要的成分
- 四、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
- 五、葡萄酒活性干酵母的使用
- 第四节 物理与化学因素对发酵的影响
- 一、物理因素的影响
- 二、化学因素的影响
- 第五节 葡萄浆和葡萄汁的制取
- 一、葡萄破碎与除梗的工艺要求
- 二、渣汁分离的工艺要求
- 三、葡萄汁的改良方法
- 第六节 干白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 一、概述
- 二、干白葡萄酒工艺流程
- 三、原料处理
- 第七节 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
- 一、概述
- 二、干红葡萄酒生产工艺
- 三、甜红葡萄酒生产工艺
- 第十二章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 第一节 生物碱的分类及其结构
- 第二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 一、性状
- 二、颜色
- 三、旋光性
- 四、溶解度
- 五、碱性
- 六、沉淀反应
- 七、显色反应
- 第三节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
- 一、总生物碱的提取
- 二、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 三、生物碱的分离
- 第五节 生物碱的结构测定
- 一、生物碱的降解反应
- 二、生物碱的光谱特征
- 第六节 长春碱与长春新碱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二、实验原理
- 三、实验材料
- 四、实验方法
- 第七节 三颗针小檗碱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二、实验原理
- 三、实验材料
- 四、实验方法
- 第八节 马钱子生物碱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二、实验原理
- 三、实验材料
- 四、实验方法
- 第九节 麻黄碱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二、实验原理
- 三、实验材料
- 四、实验方法
- 第十三章酶的固定化
- 第一节 固定化酶及其基本概念
- 一、酶的固定化方法
- 二、微生物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 三、整细胞的固定化
- 四、动植物细胞的固定化
- 五、微生物细胞的固定化
- 六、糖化酶的固定化
- 第二节 应用固定化糖化酶生产葡萄糖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