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费正清奖得主林郁沁著作,展现中国民间工业崛起之路。

内容简介

从牙粉、灭火器到胶印机,书斋里的文人如何转型成为全球化工大亨?

在20世纪初的中国,陈蝶仙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文化企业家,他不仅是多产的小说家、杂志编辑,还是工业领袖。他在自己的书斋里捣鼓化学,用当地特产的乌贼骨制作牙粉,研制灭火器,也报刊专栏里分享制造美妆的攻略、推广家政常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他译介国外的科学技术,改良制造工艺,利用媒体人的资源营销,开创著名品牌“蝴蝶牌”,产品畅销全球。

费正清奖得主林郁沁,以微观视角,讲述一代民间工业家如何进入全球资本与知识、技术的流通。他们的成功,也预示了中国在21世纪经济崛起的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 致谢
  • 导论
  • 第一部 世纪之交的杭州士绅实验
  • 第一章 无用之用
  • 第二部 制造业知识:1914—1927
  • 第二章 “一分牛脂,两分苏打”:为闺阁准备的配方(1914—1915)
  • 第三章 常识的事业:灭火器(1916—1935)
  • 第三部 物品制造:1913—1942
  • 第四章 中国乌贼与全球流通:家庭工业社
  • 第五章 名中玄妙:从书斋名到商标
  • 第六章 编纂现代工业知识(1930—1941)
  • 结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百年前陈蝶仙的努力和创新,对于今天的中国工业,依然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她生动地把陈蝶仙比作一位 20 世纪初的创客;纵观全球,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本土工业,都经历了一条从引进到模仿借鉴,最终完成产业升级,形成原生创新的路径。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规模,产业链最为齐全的工业国家。在今天,3D 打印、开源程序与众筹创业等新技术的发展,似乎更加拉平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跨国大公司与个人创业者之间的鸿沟。林郁沁说,一百年前的陈蝶仙,已经证明了中国人从不缺乏创新所需的聪明才智,所以如何在这个技术飞跃的时代,有效地激发新一代中国人的创新精神,把它转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创新所需要的活力,是一个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清代中晚期,由于上海等沿海地区对外通商口岸的建立与商业的发达,使得江浙沿海地区的士绅知识分子成为了最先 “开眼看世界” 的人群,从中诞生了一批投身西方科技知识传播与兴办实业的先行者。2. 陈蝶仙的成功,主要归功于 20 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波发展黄金期,推动力包括政府的推动鼓励,以及 “实业救国” 思想的普及。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光启书局

      光启书局,全称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是一家致力于内容生产和融合传播的综合性出版社。光启立意“认识世界”和“理解中国”,深耕历史、城市、思想学术、人文艺术等领域。通过文化的当代表达与传播,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