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32千字
字数
2018-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全面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原始手稿、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编辑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这一文本的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源流进行了翔实的梳理和考证。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文本学研究与对马克思思想的新理解
- 误解之一:文本研究只是做版本考证而不研究思想
- 误解之二:文本研究只是复述原著的思想而没有理论建树
- 误解之三:文本研究有意回避现实问题因而体现不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 导论在文本学研究的视野内
- 一、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一般图景勾勒
- 二、文本解读中两种不同的探究路径
- 三、作为文本个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 第一章思想的传承、决裂和锻造
- 一、对一种流行的解释思路的质疑
- 二、融入青年黑格尔派
- 三、从发生歧见到进行反叛
- 四、十一部文本所昭示的思想进程
- (一)“克罗茨纳赫笔记”:历史对于理解现实的意义
-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所有制、阶级和国家法关系的探究
- (三)《1843年通信》:“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 (四)《论犹太人问题》:单个问题(宗教)上的论战和厘清
- (五)《〈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及其依靠力量
- (六)“巴黎笔记”:把对“副本”的批判推进到对“原本”的批判
- (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诠释现状的“异化劳动”视角
- (八)《神圣家族》:对青年黑格尔派部分成员的思想清理
- (九)《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对社会有机体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关系的甄别
- (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和经济地位的实证考察
- (十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费尔巴哈哲学实现彻底剥离
- 第二章未完成的文本如何表述思想
- 一、《神圣家族》工作的继续与完成
- 二、解读《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 三、剖析费尔巴哈与“制定新观点”
- 四、清算“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
- 第三章 思想的参与者——“赫斯问题”
- 一、赫斯是在什么意义上参与写作的
- 二、马克思、恩格斯与赫斯之间关系的流变
- 三、赫斯是如何与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
- (一)在布鲁塞尔期间赫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
- (二)写作关于贝克尔和库尔曼的评论
- (三)联系《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事宜
- (四)批判卢格
- (五)对恩格斯两幅画和马克思的字句的分析
- 四、“真正的社会主义”与赫斯的关系
- 第四章文本命运与版本源流
-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的刊布情形
- 二、遗稿的保存、归档情况
-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遗稿及最初保存情况
- (二)恩格斯的标注和归类
- (三)伯恩施坦及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处理
- (四)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的收藏
- 三、从零散刊布到全书出版
- (一)梅林大致明了全书的总体结构,但由于轻视其思想的重要性而没有将其出版
- (二)伯恩施坦由于不明白遗稿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甚至不知道它们是哪一部书的组成部分,所以只是零散刊登了一些章节
- (三)迈尔有意识地把马克思、恩格斯遗稿中不同地方、不同部分的内容按类、按逻辑、按篇目挑拣出来进行整合,并用俄文发表了关于施蒂纳和布鲁诺·鲍威尔部分
- (四)梁赞诺夫首次完成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结构的“重建”,把不同地方的手稿组合起来了,但可惜的是,他也没有能够全文发表此书
- (五)《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出版
- (六)《德意志意识形态》佚失稿的发现并发表
- 四、《费尔巴哈》一章的不同版本
- (一)梁赞诺夫版(Marx-Engels-Archiv,Bd.1.Zeitschrift des Marx-Engels-Instituts in Moskau, hrsg.von D.Rjazanov, Frankfurt/Moskau, 1926)
- (二)阿多拉茨基版(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 historisch-kritische Gesamtausgabe,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В.Адораского, Bd.5, 1932)
- (三)巴加图利亚版(“Тезисы о Фейербахе” и “Немецкая идеология”. Научноинформацинный бюллетень Сектора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 К.Маркса и Ф.Энгелъса, Москва, 1965)
- (四)新德文版(Deutsche 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e, 1966)
- (五)MEGA2试编本(Marx-Engels Gesamtausgabe, Probeband, 1972)
- (六)广松涉版(《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1974)
- (七)英文版(Collected Works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 Volume 5, 1976)
- 五、MEGA2编排方案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庐山面目”
- 六、版本考证与文本解读、思想阐释的关系
- 附录:《德意志意识形态》发表情况一览表
- 第五章“离开思辨的基地来解决思辨的矛盾”
- 一、布鲁诺·鲍威尔的反批评依据的是什么材料
- 二、“莱比锡宗教会议”场景描绘
-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难题及布鲁诺·鲍威尔的“解决”
- 四、“征讨”费尔巴哈
- 五、面对感性时的尴尬和幻觉
- 六、在费尔巴哈和施蒂纳之间
- 七、费尔巴哈学派哲学前提再定性
- 八、人格化了的批判即作为主体的批判
- 九、批判的“液体”聚集态变成了“结晶”态
- 十、与“莫·赫斯”的诀别
- 十一、一段思想因缘的了断
- 第六章理解人生与历史的方式
- 一、人生以什么作为出发点
- 二、书写“人”的传记
- 三、精神追求史还是“思维的绝技”
- 四、“唯一者”体系与德国哲学的思考方式
- (一)“唯一者”的家政与“近代人”的精神谱系
- (二)施蒂纳的思想是典型的德国哲学历史观的思考方式
- 五、观念能否解释古代历史的演变
- (一)古代人对“事物世界”的关系
- (二)残缺的古代哲学史能否表征古代历史
- (三)究竟该如何理解古代
- 第七章究竟该如何把握精神
- 一、近代是如何过渡而来的
- 二、精神的实质及其创造活动
- 三、精神的变形、流转形态
- 四、把握精神的规则
- (一)把真实的历史看作只是思想的“异在”
- (二)把认识的真理变为对真理的认识
- (三)认为观念可以支配人的行为
- 五、“彻底或可靠的历史反思”
- 六、“die Hierarchie”问题
- 第八章 自由之境及观念嬗变:政治、社会与人道
- 一、在自己的虚构中“享乐”
- 二、政治自由主义
- (一)施蒂纳认为,国家是基于“人性”而建立的共同体,它的存在既保障了“政治自由”的实现,又构成其进一步发展最明显的阻障,所以政治自由只是自由主义的初始阶段
- (二)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主义”只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落后状态的德国思想家的“善良愿望”和“幻想”,国家基于现实利益关系而处于各不相同的状态,怎么能保证“政治自由”的实现?!
- (三)秉持这样一种总的看法,马克思检视了施蒂纳在政治自由主义框架内的一系列观点,认为自由主义不能解释近代社会的基本状况
- 三、社会自由主义(共产主义)
- (一)什么是“社会自由主义”?施蒂纳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叫作“社会自由主义”?
- (二)马克思认为,施蒂纳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是通过“四个逻辑虚构”来实现的
- (三)马克思还谈到施蒂纳对共产主义的“四个历史虚构”
- (四)由上述前提中,马克思还概括出施蒂纳对共产主义的若干“洞察”并进行了批驳
- 四、人道自由主义
- (一)人道自由主义何以是必要的?
- (二)什么是人道自由主义意义上的“人”呢?
- (三)人道自由主义也必须被超越
- (四)马克思质疑施蒂纳上述推论的前提,认为“须要跳出哲学的圈子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去研究现实”,透视自由
- 第九章从“人”到“我”思维路径批判
- 一、“唯一者”谱系及其逻辑
- 二、“利己主义者的现象学”批判
- (一)三种利己主义的转换
- (二)利己主义转换的现实困难
- (三)人的二重化问题
- (四)探求自身=创造=反思=虚妄?
- 三、思维能否“建构”世界
- (一)“开列清单”凸现“思维绝技”的特点@@@
- (二)通过语言叙述完成对“世界”的“建构”
- (三)借助观念转换实现对现存世界的“占有”
- (四)思维在现实中遇到的困难
- (五)剪不断、理还乱的谜团
- 第十章“独自性”能否超越“自由”
- 一、由“自由”悖论引申出“独自性”问题
- 二、独自性与自由的差别
- 三、个案分析:“身为奴隶者”的自由和独自性
- 四、“独自性”的“假设”性质和“贫乏”问题
- 第十一章 权利、法律与犯罪:“属人”还是“为我”
- 一、自由主义视角下“人”与“我”的分野
- 二、内涵复杂的Recht的中译问题
- 三、权利的“神圣化”与“现实化”
- (一)权利的主体归属
- (二)现实中权利(法)的异己状态
- (三)几种权利观的辨析
- (四)权利产生的客观基础与历史条件
- 四、把法律看作是普遍意志,意味着什么
- 五、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
- (一)“通常理解”的和“非通常理解”的犯罪
- (二)犯罪无关乎抽象个体,而是现实关系的产物,具有历史发展的不同形式和特征
- 第十二章什么样的社会能使人的“个性”得以彰显
- 一、“通行本”目录和正文中遗失了哪些内容
- (一)社会一词的自然意义
- (二)作为“监狱”的社会
- (三)作为家庭的社会
- (四)作为国家的社会
- 二、“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症结何在
- (一)地产的析分
- (二)地役权的赎买
- (三)大地产对小地产的吞并
- (四)私有财产、国家与法的关系
- (五)通常理解的和非通常理解的竞争
- 三、独特的超越方式和途径——“暴动”
- (一)暴动意味着什么?
- (二)暴动如何进行?
- 四、作为社会的超越形态的“联盟”
- (一)从土地的再分配方式中看联盟的形成
- (二)联盟中具体的活动单位——劳动组织内的分工现象
- (三)货币的特性、货币危机的发生和货币功能的变迁
- (四)作为“合法的财产的保证形式”的国家
- (五)“反对联盟的暴动”
- (六)将联盟中的现实存在及其关系“宗教化”和“哲学化”
- 第十三章“享乐”与现实生活
- 一、很多人其实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生命”
- 二、“类”思维导致了现实生活中的“无我”状况
- 三、回到“我的自我享乐”吧
- 四、从社会变迁看享乐生活和享乐观念的演进
- 五、两种思路之间是否存在互补、对接的可能性
- 第十四章唯物史观的阐释方式与论证逻辑
- 一、《序言》对观念论的嘲讽和质疑
- 二、怎样理解恩格斯对标题所做的修正
- 三、1842—1845年的思想图景及其实质
- 四、社会、历史的现实前提及运动
- 五、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和方法
- 第十五章唯物史观的理论视域和现实归旨
- 一、人的现实处境及其“解放”的途径
- 二、感性世界·人·历史·自然:超越费尔巴哈式直观
- 三、“原初的历史关系”、因素和意识发展的阶段
- 四、分工的后果及其前景
- 五、异化的逻辑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 六、“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及其后果
- 七、唯物主义历史观对唯心主义的超越
- 八、唯物主义怎样才能透视清楚唯心主义
- (一)每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该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
- (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往往具有普遍性形式
- (三)把历史解释成思想和精神统治的过程的观念有三种方式
- 第十六章“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与环节
- 一、“世界历史”形成前后两个时代的巨大变迁
- 二、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和对立
- 三、城市中行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四、商人作为一个特殊阶层的出现及其影响
- 五、工场手工业的产生
- 六、人口跨国度的迁徙和“流浪时期”
- 七、“商业和工场手工业集中于一个国家的现象”
- 八、大工业的垄断与“世界历史”的形成
- 九、防止历史解释中的简单化、极端化
- 第十七章“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之辨
- 一、“现实的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发展
- 二、个人是怎样隶属于共同体的
- 三、共同体缘何会制约个人的个性和自由
- 四、个人自主活动对“生产-交往形式”的促进和改变
- 五、古代共同体→现代市民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变迁
- (一)在古代世界向封建制度的过渡中,作为社会历史前提的“现实的个人”没有成为社会的主体,“战争”便成为不同共同体之间“一种通常的交往形式”
- (二)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与个人劳动的对立使“现实的个人”丧失了一切现实的生活内容,成了抽象的个人
- (三)在未来社会,生产力的总和为联合起来的个人所占有,个人的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
- 六、个体与社会关系之思的深化、发展与当代意义
-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与“哲学论证”
- 一、诉诸“思维”和“情感”的“社会主义”
- (一)“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形成及其实质
- (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表现和派别
- 二、“人道主义”能否超越“社会主义”
- (一)充满“最粗暴的关系”和“粗暴的对立”的共产主义
- (二)尚未“把人类的特性完全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
- (三)作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归结的人道主义
- 三、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建筑基石”
- (一)消解生活与幸福之间的二重性
- (二)第一块建筑基石:个体与总体关系的融通
- (三)第二块建筑基石: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
- (四)第三块建筑基石:作为个体自由自觉活动的劳动
-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史:理解与叙述
- 一、文本与思想的理解和叙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首先评论的是格律恩对圣西门《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中思想的理解和叙述
- (二)接下来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的是格律恩对圣西门另一部重要著作《实业家的政治问答》的评论
- (三)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的是格律恩对圣西门1825年出版的另一部作品《新基督教》的评论
- 二、是什么影响着思想家分析问题的深刻性
- (一)改弦易辙未能保证格律恩分析的准确和到位
- (二)对“人的本质”的一种“心理学上的解释”
- (三)“数学的社会主义者”问题
- (四)现代社会的“表现”和“基础”
- (五)生产与消费复杂关系再辨正
- 三、“德国人”怎样撰写“法国”思想史
- (一)写作思路:掠过古代历史而“只讲18世纪”
- (二)洛克:特定时间段的思想记录与代表性观点的推断
- (三)博胥埃和普芬多夫:如何使思想叙述得完整、准确和到位
- (四)卢梭:哪些论述是其思想中“最重要的地方”
- (五)杜尔哥:“符合于自己的时代”却不符合于格律恩的臆造
- (六)孔多塞等:资产者是怎样“成为”共产主义者的
- (七)摩莱里:几个核心观点的转译
- (八)蒲鲁东:在被认可与被否定之间
- (九)结论:一个“掩耳盗铃式的剽窃者”给予我们的启示
- 第二十章 超越现实的苦难需要“救世主”吗
- 一、同一个人物,两种极端的评论
- 二、“库尔曼式”的“启示”方式
- 三、“精神王国”的论证和展示
- 四、“潜入新世界的规则”
- 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与人类之“爱”
- 一、以“爱”来宣传的共产主义是一幅什么图景
- 二、“爱”能否成为一种“新宗教”
- 三、以“爱”来观照现实无法真正触及症结
- 四、在什么意义上必须拒斥人类之“爱”
- (一)据此提出的社会拯救方案是“违背政治经济学的幼稚见解”
- (二)更为重要的是,为了避免对共产主义运动可能造成的伤害必须拒斥人类之“爱”!
- (三)我还想特别提醒学界思考一下:像《反克利盖的通告》这类文献我们究竟该如何概括和把握其思想
- 第二十二章面对现实,如何避免走向肤浅和天真
- 一、现实境况及其描述
- 二、现实变革的主体与方式
- 三、现实变革的前景和方向
- 四、德国现实探究中的“人学”转向
- (一)自然科学
- (二)政治经济学
- (三)历史学
- (四)谈谈哲学
- 五、“歌德现象”:德国国民性讨论
- (一)对歌德三部杰作思想内容的理解
- (二)“研究了社会材料”和“站在革命之上”的歌德
- (三)歌德身上体现的是什么样的“人”的什么样的精神特质
- 综论“新哲学”的体系特征、思想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之辨
- 二、“新哲学”的对象、方法和特征
- (一)对象:由“思辨形而上学”转向“现实的”“感性世界”
- (二)方法:由“两极对立”转向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思考
- (三)功能:由“解释世界”的哲学转向“改变世界”的哲学
- 三、在思想史进程与当代实践格局中
- (一)“意识形态”内涵变迁
- (二)“消灭哲学”含义辨正
- (三)社会结构的整体把握
- (四)资本批判与“共产主义”建构
- 参考文献
-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的版本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对象
- 三、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的文献
- 四、其他文献
- 后记
- 一
- 二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