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个妈妈写给女儿的睡前故事,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二十年来陪伴两百万孩子长大。

内容简介

我叫陈淼淼,在上海一师附小上学。我爸爸是外科医生,每天下班回家都要躺在椅子里看《新民晚报》,再喝一点黄酒,跟别人家爸爸没什么两样。但我的妈妈,是个碰一点黄酒就会变蓝的精灵。发现这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之后,我才知道,妈妈是坐在江西路口红教堂前的大树上唱歌,碰到爸爸的。那时她刚来人间,刚开始知道感情是什么。妈妈还说,街上走着的那些人,影子泛着蓝瓦瓦的光的,都是来人间生活的精灵。我没觉得做人有什么好,也没觉得精灵有什么不好,可爸爸妈妈不这么想,精灵总要回精灵的世界去……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一. 我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 二.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
  • 三. 孩子的生活可真不容易
  • 四. 我有精灵助考
  • 五. 精灵爱人间
  • 六. 爸爸还是要离婚
  • 七. 孩子能做什么
  • 八. 小孩学坏并不容易
  • 九. 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
  • 十. 永别了,妈妈
  • 续章
  • 一. 陈淼淼长大了
  • 二. 神秘的林子
  • 后记 《我的妈妈是精灵》20年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哀伤中学到对命运的顺从——《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

    一部披着童话外衣的生活实录,通过少女陈淼淼的视角,质朴呈现了爱情、亲情、友情这些成长关键词的自然面貌,读者将随主人公一起感悟生活的复杂而朗阔,体会成长的艰辛与珍贵。妈妈,一个无法摆脱宿命的精灵莫言说,阅读就是读自己。其实,写作也一样,凡真诚的写作归根到底,是作者借故事与细节以浇自己胸中块垒。虽然陈丹燕解释了精灵这个形象的灵感来源,虽然这本书是写给女儿和她同龄人的,甚至整部作品都是以女儿陈淼淼的视角来推进的,但当知道陈丹燕不光是个小说家,还是个狂热的旅行家后,读者一定会意识到,精灵这个形象就是作者自己生活状态的隐喻。现实中的陈丹燕,正如她自己所承认,没有像一个 “正常” 人那样生活:长年累月地,她像一个自由不羁的精灵一样在世界的尽头游荡,丈夫和女儿被她撇在家里任他们 “自生自灭”。一个在循规蹈矩的生活里安放不下不羁灵魂的女人,也只有 “精灵” 这个词适合她了。它很好传递了一个有点儿自闭、深度文艺、痴迷旅行的妈妈,在穿梭于自我与环境、理想与现实之间时呈现的状态。至于每年不得不大半时间在外旅行,她在《我的旅行哲学》里给出了原因:“第一,我热烈地爱着这个世界,而不是某一个地方,哪怕它是我的故乡;第二,也许我真的不那么热爱上海,它无所不在的商业气味常常让我喘不上气来,但实际上我对它有很深的感情。” 其实与其相信某个具体的解释,不如承认一个事实:她有个不羁的灵魂。一方面过着精灵一样的生活,一方面要给家人以完整的爱,也渴望得到家人完整的爱。于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故事蓄势待发。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得承认,精灵这件事一点儿都不魔幻。在人间,没有简单活着的福份从《白蛇传》到《我的妈妈是精灵》,多少年过去了,成精这件事一直有个漏洞没被修复,就是碰不得酒。碰了酒,来自杭州的妖精也好,来自上海的精灵也罢,都会暴露原型。这一暴露,它们以人为基础辛苦构建起来的一切将面临全面崩塌。维持那个体系的完整,或者修复业已崩塌的体系,是推动这类故事前进的不竭动力。现实生活中,一颗自由而不羁的心,有极温柔的一面必然有极锋利的一面,它的安放,在现实中要面临烈度不小的冲撞。这个故事就是这样。一次晚餐中,妈妈误喝了黄酒,暴露了自己是精灵的事实。紧接着陈淼淼得知,表面恩爱的父母早已同床异梦,只等 “我知道妈妈真相的那一天,他们就离婚。”“只在一夜之间妈妈不是真正的人,爸爸妈妈不是恩爱夫妻,什么都是假的。” 在最初的惊愕之后,陈淼淼接受了妈妈是精灵这件事。妈妈只是和常人不一样,不一样这件事本身没什么不好,而精灵具备的那些魔法,却能让孩子拥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比如可以背着她到处飞,用特异功能帮她补课,还给她打开一扇通往精灵世界的窗…… 但在爸爸这儿,这事就一点儿也不浪漫了。他 “不想和一个不是真正的人在一起生活一辈子。不愿意一辈子都睡在沙发上。” 他接受不了一个精灵作为爱人。“魔法对许多东西有用,就是不能真正影响一个人的心。” 阿德勒的 “优越感” 理论在不肯苟且的感情这里不适用,更何况,精灵和人相比也不全是优越,爸爸起初爱上妈妈,也并不是因为她的魔法。妈妈是精灵这是无可更改的事实,精灵一直装成人形却要付出可怕的代价。即便它令女儿恐惧,令丈夫痛苦,也令她自己困惑。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观察世界的眼睛逐渐睁开,生活的复杂性会陆续呈现在一个孩子面前。正如作品中所说的:“人间的生活,有时候,你想要的东西,真不一定有。小孩子不一定能当成好朋友,爸爸妈妈不一定真的在一起一辈子……” 如何面对生活的复杂性,面对关系中的缺憾和自身的缺憾,面对生活的暗面,是一个人成长中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天空无痕,不代表鸟没有飞过如果没有晚餐后那个变故,陈淼淼的生活就是一系列小确幸加偶尔小烦恼,比起单亲的同学李雨辰,她要幸福许多。但让生活露出复杂真相的那杯黄酒,今天不出现,明天也会出现。一个成天只管学习的小学生,一夜之间感受到了 “比湖还要大的悲伤,比海还要大的悲伤,比整个天空还要大的悲伤。” 那是一种难以自拔的无力感。一开始她惊恐,不知所措,拒绝接受,后来气恼,甚至自责:她觉得事情到今天的局面,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只是倒错了酒,说不定整件事是对自己犯过错误的总惩罚…… 孩子都这样,觉得这个世界是为自己而造,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一切负有责任。面对冲突的时候,人们常常被失去的恐惧和求之不得的痛苦所淹没,忽视了冲突中包含的爱与机遇,成长便止于冲突。但在《我的妈妈是精灵》里,我们读到了顺从与和解。陈淼淼决定在朋友李雨辰的帮助下挽救家庭。和父母其中一方讨论对方的好,装病,出走,装着学坏…… 无论看起来低级还是高级,所有努力不过是证明了一个事实:“一个孩子试图挽回父母已经有了原则分歧的婚姻是不可行的。” 在《我的妈妈是精灵》的讲述中我们看到, 孩子和大人一起面对苦难的过程中,克服了卡通化的认知和情绪。他们 “从哀伤中学习到对命运的顺从”,慢慢理解人生 “是一种吸引人的辽阔和一种令人黯然神伤的限制。” 天空无痕,不代表鸟没有飞过。身处卑微,看到世态人性的真相在此之前,陈淼淼和所有孩子一样,觉得拥有完整亲情是天经地义的事,是爸爸妈妈必须为她负有的责任。在交朋友这事儿上,陈淼淼也不无 “心机” 地选了李雨辰,理由是:“找一个倒霉蛋当朋友,我想这样的人应该是自卑的,对我的关心,肯定心里很感谢,然后她就对我忠心耿耿。” 但在一夜之间,在即将失去完整家庭、失去妈妈的失重感里,陈淼淼眼里有了别人的痛苦,体会到了亲情和友情中那些最珍贵的成份。在这次变故中,陈淼淼近距离观察了爸爸妈妈的感情。她第一次了解了爸爸妈妈相爱的过程,发现了 “真正爱上什么人,也是很好的事,它让妈妈会很美地笑。” 她也知道了爱是一种让轻盈的灵魂变得有份量的元素。这让人想到《小王子》里小狐狸的讲述:爱是驯化。被某人驯化后,这个世界的样子都会某人相关。就像小狐狸看到麦浪,就会想到小王子金黄的头发。陈淼淼起初没意识到离婚对爸爸来说还是个生活的盼头。成功促进爸爸放弃离婚之后,陈淼淼 并没有尝到胜利者的快意,却注意到爸爸对生活没有了期待,这让他迅速没劲下去,“变成一个又老又苦的人”。在和朋友李雨辰分享心事、共度难关的过程中,陈淼淼得以重估友谊的价值。她明白了平等是友谊的基础,体会到 “当你和什么人真的成为朋友以后,能为朋友做事是让人高兴的。” 这期间,陈淼淼第一次认真打量自己拥有的生活:“在我的一生中,好像从来都没好好地注意过我的家,原来是这么美好的一个家,连吹到我家的风,都是美好的。” 这样直抒胸臆的文字在整个作品里不多见,读到这里让人不由得悲从中来:单纯的幸福如露亦如电,转瞬即逝。这一切,也许印证了杨绛先生所说的:“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性的真相。” 道理是灰色的,故事之树长青看故事梗概,似乎是个悲剧,但烈度没有典型意义上的悲剧那么强。准确来说是一部正剧:“悲伤” 发生的同时,也伴生着对幸福的重新确认。陈淼淼不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的圣地亚哥,也不是《鸟根》里的鸟根,不是冥冥之中对自己天命有感知的早慧少年。她只是一个生活在上海居民区的平常小孩,遇到类似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这样谁也无能为力的事。但作品最能打动人之处,正是她的普通 ——“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首歌”。关于讲述这个故事的初衷,陈丹燕说:“我想让孩子能体会到,生活的伤害并不能摧毁亲人之间的爱。” 本书印量超过数百万册的事实证明,她的努力是有成效的。不是每个人成长中都要面对父母的离异,但长大本身就是分离的过程,与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一点点地分离开的过程。这个意义上,作品所涉及的话题其实是普遍的。道理是灰色的,故事之树长青。虽然是一部写给孩子的书,但文字里并没有鸡汤式的说教。她只是以孩子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给我们展开了陈淼淼的悲伤,讲述了她抗争与顺从的过程。“小孩子的灵魂长得不牢,是不可以吓的。小孩子在爸爸妈妈的一声大喝里,就会做出莫名其妙的事。”“老师说他的屁股是尖的,一坐下来会东倒西歪。” 这样的语言,朴素而美丽,读 来让人享受。阅读的享受不止来自知道一个故事,甚至不止于受到了什么启发,还在于从文本本身获得一点一滴的感动与会心。文本是一粒种子,如果这粒种子健壮,在阅读的土壤里,它就能生出无限欣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个妈妈都是精灵

      边读边哭我是孩子,也是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总是温柔的,像超人一样,会飞,会变出孩子需要的一切。孩子大了,会发现妈妈也有弱点,也有可怕的一面,孩子会害怕,老公也会厌烦,那就是妈妈该离开的时候了。妈妈离开了,但爱还在。也不用悲伤,因为妈妈只是找回了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辰山植物园文学园长,陈丹燕,谢谢你陪我们一起长大。记得去看第一人称复数新一集:自然律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