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15千字
字数
2016-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微观杭州》以微博体图文介绍杭州社会、经济、文化,记录历史、创新发展、百姓生活。
内容简介
作为商务印书馆“微观中国”系列丛书的一本,《微观杭州》以新媒体传播方式“微博体”图文并茂地向读者介绍杭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通过大量鲜活的细节表现丰富的见闻与故事,记录与发掘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创新发展以及百姓生活。全书共收录430余条微博和190余幅图片,分为都市·乐活、轶史·钩沉、地域·物产、西湖·印象、互联·创新、舌尖·记忆、古城·寻踪、吴越·包融、佛国·诗话、时尚·潮涌共十个部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世界上最华贵的天城
- Preface The Most Luxurious City in the World
- 都市·乐活
- 今日西湖
- 西溪湿地
- 娟娟饭馆
- 办张公园年卡
- 爱情之都
- 西湖龙井
- 让洞于民
- 问路
- 小吃街夫妻档
- 开茶节
- 翻丝棉大妈
- 红树醉西泠
- 王奶奶的西湖绸伞情缘
- 交芦田庄
- 创意民宿
- 排长队的李记酥鱼
- “三无”餐厅
- 吴山庙会
- 热衷游泳
- 赏桂花
- 运河水上巴士
- 心之向往
- 时尚的广场舞
- 千变杭州
- 浣纱溪的遗憾
- 放心
- 安宁的模样
- 服装第一街
- 夏天到,蝈蝈儿叫
- 小酒吧老板
- 美丽校园
- 小区绿化
- 学院路夜市
- 堵城的交通
- 喜“闲”的杭州人
- 适宜散步的城市
- 杭城小弄堂
- 火柿映西溪
- 热心红娘伍大姐
- 爱心凉茶摊
- 林荫隧道
- 钢镚儿找零
- 孝道文化
- 现代化城市建设
- 虎跑泉趣事
- 免费凉茶
- 城区
- 轶史·钩沉
- 宋城抛绣球
- 月老和月老祠
- 相亲圣地
- 秦始皇和杭州
- 此为胜处
- 荷花与美酒
- 杭州通司徒雷登
- 小热昏的第六代传人
- 传说中的才女
- 不应忘却的范市长
- 为何西溪鳞塘多
- 胡适的烟霞洞
- 东、西穆坞的方向为什么是反的
- 苏东坡的红颜知己
- 望仙桥上盼仙归
- 斗富不成成“豆腐”
- 油条的起源
- 杭城故事
- 风雨茅庐
- 梅妻鹤子的传说
- 西溪且留下
- 岳王庙里忆岳飞
- “受降镇”小史
- 李渔操办文化产业
- 昌化石缘
- 钱塘第一井
- 立马回头
- 广济桥
- 外婆的同学录
- 宋江路
- 桃花错
- 未央村
- 知味之余,知音不断
- 杭城雅号
- 子久草堂
- 杭州话里的“爹爹”
- 碑林
- 十门城谣
- 浣纱路
- 凤凰展翅越千年
- 八卦田
- 古韵书香文澜阁
- 地域·物产
- 王星记“杭扇”
- 快似风走的张小泉剪刀
- 轻车熟驾
- 地铁站纳凉
- 塘栖的枇杷
- 湖滨“呆萌”小松鼠
- 酱一酱再吃
- 市井纳凉
- 吴山夜市
- 美景美食的西溪
- 书吧
- 炒新茶
- 龙井白露私房茶
- 蒸谷米
- 天空之镜——千岛湖
- 小朋友的小天堂
- 塘栖“土灶月饼”香
- 餐厨垃圾处理的“杭州模式”
- 杭州最美骑行道
- 里西湖的划艇
- 孔凤春
- 民间绝技“翻九楼”
- 城市文化墙
- 市树
- 蒋村船拳
- 民间圣音“楼塔细十番”
- 萧山萝卜干
- 虎跑的铁杆粉
- 玉兰花
- 江南铜屋
- 杭州天堂伞
- “小阿六头”
- 杭州竹篮
- 江南雨伞
- 大井巷
- 杭帮菜
- 西湖·印象
- 夜西湖
- 浴鹄湾
- 雪湖热游
- 十里荷花
- 西湖记忆
- 桥未断,为何叫断桥?
- 孤山,孤还是不孤?
- 杨公堤
- 西湖的水,我的泪
- 北山路秋梧桐的震撼
- 白娘子的雷峰塔
- 西湖船娘
- 长桥不长,为何叫长桥?
- 西湖的山
- 花港红鲤
- 一树桃花一树柳
- 风月无边
- 西湖又叫什么湖?
- 丰子恺与西湖杨柳
- 南宋御街
- 莲滩鹭影
- 十里锒铛
- 夜探宝石
- 秋芦飞雪
- 曲水寻梅
- 回归富春山居的恬静
- 一座山的守望
- 西湖的观法
- 音乐喷泉
- 纳凉圣地紫来洞
- 西湖猫
- 坐画舫和看画舫
- 白堤
- 扬帆西湖
- 夜骑西湖“六吊桥”
- 临安大明山赏枫叶红
- 雨纷纷
- 灵峰探梅
- 西泠印社
- 徐志摩的丑西湖
- 泛舟湖上
- 傍晚江南
- 雨巷觅浪漫
- 王澍的世外桃源
- 高庄之秋
- 满陇桂雨
- 冬日西湖美妙的音符
- 互联·创新
- 智慧城市
- 鲁冠球与万向集团
- “农夫山泉有点甜”
- 自来水管将放出“农夫山泉”
- 诺贝尔奖背后的华立集团
- 微公交
- 阿里巴巴
- “互联网+”和老店采芝斋
- 城市阳台
- 智慧医疗
- G20平安志愿者
- 动漫
- 移动革命
- 到处支付宝
- 刷微信坐地铁
- 最富的区
- 地铁也卖萌
- 云栖小镇
- 出门不带钱
- 大四的CEO
- 可以出售的好空气
- 创客的野心
- e+时代的“萝卜车”
- 支付宝的老家
- 旧厂房的昨日今朝
- 古仓新生
- “西湖发布”微矩阵
- 小镇实现大梦想
- 双创小镇
- 电博会
- “土”产品也来赶时髦
- 西溪谷
- 跨境电商生鲜产品
- 传感谷
- 网购的不平等条约
- 淘宝卖茶具,却讲出了人生
- 创意良渚基地
- “潘多拉”盒子
- 创意者的先驱
- 淘宝孕育出的“网红经济”
- 浙大科技园
- 让汉服走向世界
- 公交全员WiFi
- 西溪创意产业园
- I-hangzhou
- 杭州国际动漫节
- 古城·寻踪
- 胡雪岩故居——破败后的辉煌
- 最后一片消失的绿野
- 余杭双塔
- 夜游河坊街
- 西溪别韵
- 钱塘江为何又叫“之江”
- 飞来峰
- 青芝坞
- 西山游步
- 枫林咽泉
- 满陇桂无语
- 三台山
- 徒步林径幽
- 信义坊
- 小河直街
- 秋意
- “小西湖”华家池
- 宋江村的来历
- 吴山广场
- 赏雨好去处
- 古杭州城门
- 吴山天风
- 西湘记
- 桥的故事
- 秋雪庵
- 三墩
- 越剧首演地
- “塘栖”的由来
- 夏日避暑地
- 盛夏的老宅子
- 御街
- 半山的来历
- 一块朝内挂的匾
- 贴沙河
- 人家尽枕河
- 历史的杭州
- 方回春堂的金字招牌
- 江南私家名园郭庄
- 坚守只为那份信念
- 有“腔调”的富义仓
- 江墅铁路遗址公园
- 一所大学一座城
- “头顶天,脚踏边”
- 寂寞的“饾版”技艺
- “欧Ⅲ公园”背后的城市记忆
- 良渚博物院
- 杭州话“儿”字童谣
- 南宋官窑博物馆
- 朝晖枫叶
- 宋城
- 胡庆余堂老师傅
- 舌尖·记忆
- 奎元馆的两碗面
- 乌米饭非黑米饭
- 胖子烧饼
- 咸豆浆怎么了
- 猫耳朵
- 龙井虾仁
- 青梅滋味
- 小笼包
- 小钵头甜酒酿
- 金黄脆嫩油墩儿
- 宝宝的荷花糕
- 吴山酥油饼
- 一品南乳肉
- 灵隐寺的腊八粥
- “甘其食”包子
- 葱包烩儿香
- 独当一面的片儿川
- 西湖莼菜汤
- 东坡肉
- 湖畔居喝茶
- 吃馆子和懒得烧
- 撤不去的茶食
- 知味观点心
- 东坞山豆腐皮
- 红糖麻花
- 芡实糕
- 老头儿油爆虾
- 康康饭店
- 楼外楼
- 城东美食小街
- 蛋黄南瓜
- 幸福双
- 西湖醋鱼
- 吴越·包融
- 古荡蚕桑
- 细十番
- 越剧
- 滚灯
- 不能买饭的饭馆
- 孤山名人
- “别墅型”的民居
- 水上人家
- 最后的绿皮火车
- 民间艺人节
- 城标起航
- 邻居节
- “62”骂人?
- 西湖绸伞
- 用音乐为逝者送行
- 演奏会
- 垃圾与文化博物馆
- 鬼节
- 茶道之源
- 书法新闻
- 金属球
- 天竺筷
- 舒羽的情思
- 大学校园里的小茶园
- 水乡婚礼
- “到门”何解
- 浙派古琴
- 当苏轼遇见“苹果”
- 耶稣弄堂
- 杭州话“跑单帮”
- “煨灶猫”到“灰灶猫”
- 南北相融的酒球会
- 杭州人不会说杭州话
- 湖蟹坐飞机——“悬空八只脚”
- 工大向日葵
- 杭州话里的“虾”
- 中国扇博物馆
- 晓风书屋
- 晕车也值得
- 腊八粥
- 中国伞博物馆
- 杭剧
- 印世界
- 用“闹”发嗲
- 商人重利亦重情
- 数数童谣
- 佛国·诗话
- 深山静寺
- 扫叶人
- 佛都
- 幽谷之中寻法华
- 江南名石“绉云峰”
- 活佛济公
- 禅意图书馆
- 阿弥陀佛的生日
- 灵隐寺
- 弘一与叔同
- 三生石
- 飞来峰下弥勒佛
- 月下白云庵
- 来一场身体的修行
- 杭州寺庙
- 山门在寺外的仙林寺
- 伊斯兰教的杭州圣地
- 天竺三寺
- 灵隐寺里寻佛缘
- 灵隐之隐
- 上天竺的斋饭
- 腊八节
- 灵隐寺里韦陀像
- 菩萨过生
- 呼猿洞的来历
- 观音道场上天竺
- 校园里的寺庙
- 东南佛国
- 吴越寺塔
- 时尚·潮涌
- 文史书店
- 找不到教室的大学
- 人情味
- 星级公厕
- 此地免费
- 新式环卫工
- 防空洞的华丽变身
- 爱心熊猫
- 流动书柜
- YHA国际青年旅舍
- 自行车,城市新风景线
- 浪漫公交
- 杭州姑娘的旗袍
- “彩虹”隧道
- 斑马线前车让人
- 公园中的夕阳乐
- 下沙大学城
- G20峰会在杭州
- 龙井夜骑族
- 跑在风景里的马拉松
- 滚叔街拍
- 时尚女装街
- 临安登山
- 千岛湖边的马拉松
- 最美杭州人
- 木马电影复古市集
- 万人过后不留一片垃圾
- 茶香丽舍
- 没有橹的刚朵拉
- 毅行
- 车与人,礼相揖
- 微型市集
- 家庭医生
- 西溪湿地的慢生活
- 悦览树书店
- 懒墅庭院
- 武林路皇后公园
- 浙江卫视中国蓝
- 杭州国际设计周
- 老厂房也有春天
- 最美司机吴斌
- 最美学子徐建龙
- 寄往G20的明信片
- 最美妈妈吴菊萍
-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 “轮到我了”
- 楼友会
- 浙江第一码头
- 拾荒情
- 图书馆排队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