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独处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选择和改变的能力。

内容简介

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都要面对独自一个人的生活。

在当今社会,孤独是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现代人面对的孤独大体有三种:没有伴侣、没有知己,因缺少必要的联结而感受到的孤独。这是受生活逼迫而生的非选择性孤独;一个人生活,认为既然已经一个人了,那不妨就尽情享受自己的时间吧,这也是一种选择性孤独;远离尘世喧嚣,一个人在静默中深刻直面自己内心“存在的孤独”,这是希求自由和解放而陷入的选择性孤独。

作者从社会现象和人的精神角度带领我们去认识孤独,从心理学和哲学角度向我们展现了独处的意义。我们不必美化孤独,更不用去刻意追求孤独,。如果我们可以在孤独中生出一种坚定的直面内心的力量,就能开辟出生机盎然的心灵花园。只有学会了更好地独处,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独处即孤独?
  • 第1章 拥有自由自在的人生
  • 三种孤独
  • 独处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 没有独处的时间,人就会偏离中心
  • 与自己的内在联结
  • 如何拥有“深度自我”
  • 内心真正自由地生活
  • 精神层次高和精神层次低的人
  • 忠于心动的感觉
  • 人生中要懂得“绕道而行”
  • 在意的事就要执着到底
  • 第2章 孤独对现代人的意义
  • 不要盲目追求“标准家庭模式”
  • 独处积极论与消极论的交锋
  • 单人席位的三个积极意义
  • 不恋爱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 成熟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
  • 婚姻的形式正在变得多样化
  • 不用交一百个朋友
  • 来自聊天软件的同伴压力
  • “键盘侠”的行为
  • 孤独即个性
  • 第3章 一个人生活的能力
  • 单身时代的必备能力
  • 关于“单身能否幸福”的大规模调查
  • 找不到在一起的理由
  • 新丁克家庭
  • 不要问对方的手机密码
  • 晚年一个人生活也幸福
  • 一人食——常夜锅
  • 独自旅行
  • 以一个人生活为基础建立联结
  • 第4章 活出真正的自我
  • 适时放弃,适度努力
  • 成熟就是不苛求他人的理解
  • 社交媒体放大了现代人被认可的欲望
  • 不要刻意获得他人认可
  • 失爱恐惧
  • 成为真正的自己
  • 新型抑郁症
  • 第5章 摆脱依恋障碍
  • 形成“内心的基石”
  • 回避型的抑制性依恋障碍
  • 冲动型的脱抑制性依恋障碍
  • 无法结婚的真正原因
  • 无法和他人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 如何改变依恋障碍
  • 第6章 今生且独行
  • 克尔凯郭尔的“孤独个体”概念
  • 成为孤独个体的条件
  • 进入深层时间
  • 每天5分钟,独处静思
  • 第7章 独处的条件
  • 不要强求他人的认可
  • 做自己生活的主宰
  • 活在当下
  • 不制订无意义的长期计划
  • 人生的午后更应关注内在
  • 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去生活
  • 找到人生的使命
  • 找到能深度交流的人
  • 拥有个人时间和个人空间
  • 第8章 倾听内心的声音
  • 与内心建立联结
  • 从关注内在感受开始
  • 按下内心的暂停键
  • 接纳内心的感受
  • 等待内心的“回答”与回应心声
  • 在咖啡馆尝试聚焦疗法
  • 聚焦疗法帮你思考人生问题
  • 第9章 孤独的天才
  • 孤独的哲学家
  • 孤独的赞歌
  • 永恒的爱
  • 独处的智慧
  • 不开音乐会的钢琴家
  • 保护自己的“小宇宙”
  • 独处是幸福人生必不可少的条件
  • 后记 接纳孤独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