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7.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7千字
字数
2018-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现代中国法治的艰难历程,呈现法制移植在现代中国展开的复杂状态。
内容简介
本书稿研究的“司法官”,主要包括审判官(当时一般称推事)和检察官两类司法人员(因研究关联,也会部分涉及司法行政人员、法政毕业人员等)。时间上限为1906年,因为中国现代新式司法机构和司法官群体始于该年;下限截止到1928年,因为该年民国北京政府终结。需说明的是,在此期间中国存在多个政权,如南京临时政府、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等,这些政权的司法官个体与群体,在此暂不论及。简言之,本书稿以掌控中央政权的清政府和民国北京政府的司法官个体与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现代中国法治的艰难历程,呈现法制移植在现代中国展开的复杂状态。围绕这一主题,书稿从现代司法官产生的“旧”路径与“新”通道,清末制度变革与司法官群体组合构成,辛亥鼎革后司法官群体的分流与重组,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法律界的交游网络与内外生态,法治环境与个体选择等方面展开论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亲历清末官制改革 一位刑官的观察与因应
- 第一节 唐烜及其日记
- 第二节 改革中的部院筹设
- 第三节 部院之争
- 第四节 新旧之间的司法变革
- 第五节 士风、仕气与司法执业
- 第二章 “新人”如何练就 清末一位留日法科学生的阅读结构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难过语言关
- 第二节 学习法科
- 第三节 日常阅读
- 第四节 公私生活
- 第五节 思想变动
- 第三章 制度变革与身份转型 清末新式司法官群体的组合、结构及问题
- 第一节 中央官制改革中的大理院:制度与人员
- 第二节 地方审检厅的初设与人员组合
- 第三节 规范化之努力 司法官考选
- 第四节 群体结构分析
- 第五节 身份转型及其问题
- 第四章 鼎革之际 沈家本的民国元年
- 第一节 变政 朝礼、服色与历法
- 第二节 法界首领 “虚名之累人也”
- 第三节 感受民元政局
- 第四节 生命暮年 著述与生活
- 第五章 民国初年司法官群体的分流与重组
- 第一节 辛壬之交 逃散与维持
- 第二节 京师司法改组与资格确定:法政三年毕业且有经验者
- 第三节 京外司法改组与风潮
- 第四节 “以消极的紧缩主义行积极的改进精神”:司法官甄拔
- 第五节 政权更迭与人事嬗变
- 第六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法律界的交游网络与内外生态
- 第一节 入职法界与人际网络
- 第二节 日常交游与“圈子”内外
- 第三节 政局变动与法界反应
- 第四节 司法系统之“内外交困”
- 第五节 “断不可使法界亦卷入政治风潮”
- 第七章 变动时代中一位司法官的职业之路
- 第一节 法政教育与法律职业
- 第二节 职业的多变与反复
- 第三节 执业“片段”之解析
- 第四节 内心世界 知识与信仰的分离
- 第八章 司法官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法制:路向与功用
- 第一节 西方与东方 法制改革的路向
- 第二节 左与右 法制的功用定位
- 结语 维护型改造者 法律职业与现代中国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