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经典名作,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杰出代表作。

内容简介

本书把当前的现代性诊断为“风险社会”,其主要特征在于,人类面临着生存的风险,而这种风险正是由工业社会所制造的。

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充斥着组织化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尤其令人不安的是,风险的制造者以风险的承受者为代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贝克认为,西方社会中的主导性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不仅卷入了风险制造,而且参与了对风险真相的掩盖。贝克力倡自反性现代化,其特点是,既洞察到现代性中理性的困境,又试图以理性的精神来治疗这种困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部分 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社会的轮廓
  • 第一章 论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的逻辑
  • 科学的污染物分配与社会的风险处境
  • 论现代化风险对知识的依赖
  • 具有明确阶级属性的风险
  • 文明风险的全球化
  • 两个时代和两种文化:论风险生产与感知的关系
  • 世界社会的乌托邦
  • 第二章 风险社会的知识政治
  • 文明的贫困化?
  • 错误、欺骗、过失和真相:论理性的纷争
  • 公众的风险意识:二手的非经验
  • 得到承认的现代化风险之政治动力
  • 展望:20世纪末的自然与社会
  • 第二部分 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工业社会生活方式的去传统化
  • 矛盾心态:个体从发达劳动力市场获得解放
  • 第三章 超越地位与阶级?
  • 作为个体化“原动力”的劳动力市场
  • 个体化与阶级形成:马克思和韦伯
  • 个体化雇员社会的来临
  • 第四章 “我就是我”:性别空间与家庭内外的冲突
  • 工业社会是一个现代等级社会
  • 从男女角色中获得解放
  • 不平等意识的形成:选择的机会与约束
  • 未来的可能场景
  • 第五章 个体化、制度化与标准化:生活处境和人生模式
  • 个体化的分析维度
  • 德国个体化浪潮的特点
  • 人生模式的制度化
  • 第六章 劳动的去标准化
  • 从标准化的充分就业体系到灵活而多元的未充分就业体系
  • 第三部分 自反性现代化:科学与政治的一般化
  • 回顾与展望
  • 第七章 超越真理与启蒙的科学?
  • 简单科学化与自反性科学化
  • 失去垄断的科学
  • 认知实践的封建化
  • 论“副作用”的可评估性
  • 第八章 破除政治的边界
  • 现代化体系中的政治与亚政治
  • 丧失功能的政治系统
  • 令政治失势的民主化
  • 政治文化与技术发展:进步意识的终结?
  • 医学亚政治:一个极端案例
  • 技术政策的困境
  • 工业自动化的亚政治
  • 总结与展望:未来的可能场景
  • 参考文献
  • 中译本修订说明
  • 注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风险社会》。“风险社会” 已成为社会学界一个主流议题。在风险社会的研究中,贝克(风险现实),吉登斯(风险制度)和拉什(风险文化)三位最具代表性。德国社会学家贝克认为,现代社会的风险在根源、范围、效应以及识别难度等方面,与工业时代的风险有很大不同。工业社会在其实现之时,却踮着常规性之脚,经由副作用的后梯,而向世界历史的舞台作了告别 —— 任何一本社会理论的插画书都不曾预估到这一方式,这些理论通常只用政治爆炸(革命、民主选举)来作阐释。其次,这一视角进一步指出,此刻搅乱世界的那些 “反现代主义” 场景,如对科学、技术、进步的批判,以及新社会运动等,与现代性并不相悖,相反,它们体现了现代性具有一贯性的延伸发展,这种发展已经超出工业社会的蓝图。本书从两个方面探讨有关工业社会的自反性现代化的核心观念。首先,围绕连续性和断裂性的相互交错,在工业社会中,财富生产的 “逻辑” 支配风险生产的 “逻辑”,而在风险社会中,这种关系颠倒了过来。工业社会的结构图景建立在一对矛盾之上,其中一方是现代性的普遍原则,如公民权、平等、功能分化、论证方法和怀疑主义,另一方则是现代性制度的运作结构 —— 上述原则只能在此得到选择性实现。也就是说,工业社会因自己的实现而动摇了自身的基础。连续性成了非连续性的 “肇因”。诸如哥伦布这样的人物,扬帆出航,探索新国家、新大陆,无疑是相信 “风险” 的。但这都是个人风险,而不是全体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危险,如核裂变或核废料储藏所引发的问题。在那个时代的语境中,“风险” 的言外之意是勇气和冒险,而不是指地球生命可能的自我毁灭。风险本身和(公众)对风险的感知。至于是风险在加剧,还是我们看待风险的观念在变化,这个我们并不清楚。风险和风险感知正在逐渐汇合,互为条件,彼此加强。由于风险只能是包含在知识中的风险,因而这两个方面并不是两件事情,而完全是一回事。如果我们只确认两性关系的表面现象(其主题包括性、感情、婚姻、亲子关系等),我们就不能认识到除此以外的其他方面,包括工作、职业、不平等、政治和经济。这一切的失衡交错(无论多么不一致)恰恰使这一议题颇为棘手。谈论家庭需要讨论工作和金钱,谈论婚姻也要讨论教育、职业和流动,继而讨论(广泛的)同等教育条件下的分配不平等。个体化进程对两性关系的影响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男性和女性脱离了传统的模式及角色分派,开始追求 “属于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关系日益弱化,人们被逐入二人世界的模式,在其中搜寻自己的幸福伴侣。共享内心世界 —— 如婚姻和两人结合的理想所表达的 —— 并不是一种原始的需求。在工业时代,雇佣劳动和职业已经成为引导生活的轴线。它和家庭一同构成了一个双极坐标系,从而使这个时代的生活趋于稳定。我们可以从纯粹的工业世界中找出一个理想类型式的人生纵剖面来进行阐述。虽然童年时代完全附着于家庭,但孩子们早已通过他们的父亲了解到,职业是走向世界的关键。批判就意味着进步。只有当医学反对医学,核物理反对核物理,人类遗传学反对人类遗传学,信息技术反对信息技术的时候,人为创造的未来才可能得到外部世界的理解与评估。为各种形式的自我批判创造条件并不是什么危险的事情,相反,这可能是提前发现错误的唯一途径,这类错误迟早都会对我们的世界造成不利。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