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已婚男性在社交媒体进行婚外“交友”过程中,对性脚本的构建、实施和诠释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

内容简介

Web3.0时代,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对国人生活的深度嵌入,婚外性开始借助社交媒体这一新的媒介工具,并呈现出新特点。

在此背景下,本书以国内某知名社交媒体为调查对象,前后花费三年时间,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28名已婚男性的网络约见行为进行了虚拟民族志研究。

以此为棱镜,本书从日常生活实践的生活伦理视角,展布转型期已婚者特别是男性已婚者构建、演绎婚外性脚本的行为、过程和心理,揭示了人们对婚姻的复杂性认知,也丰富了性社会学的相关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社交媒体是现代婚姻的“隐形杀手”吗
  • 一 婚外性的演变
  • 二 社交媒体成为Web 3.0时代性的重要出口
  • 三 社交媒体“隐形杀手”论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多维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 陌生人社交媒体
  • 二 “交友”
  • 三 婚姻稳定性
  • 第二节 西方的相关研究
  • 一 婚姻稳定性传统研究
  • 二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不忠研究
  • 第三节 国内的相关研究
  • 一 婚姻稳定性研究
  • 二 出轨、一夜情、“交友”等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国内现有研究相对滞后
  • 一 对互联网情境的观照不够充分
  • 二 对“本土知识”的观照较为欠缺
  • 三 对转型期中国男性婚外性的研究相对缺位
  • 四 急需定性研究方法的补充
  •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框架和视角
  • 一 理论框架
  • 二 理论视角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田野说明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田野说明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 恪守研究伦理
  • 二 个案基本情况
  • 三 双重身份问题的应对
  • 小结
  • 第四章 陌生人伦理
  • 第一节 陌生人伦理的出现
  • 一 陌生人社会的到来
  • 二 陌生人伦理的出现
  • 第二节 陌生人社交媒体的流行
  • 一 脱域化与网络社交
  • 二 陌生人社交媒体的流行
  • 第三节 匿名社交媒体——撩撩
  • 一 广告策略:恰好遇见你
  • 二 LBS技术:附近的人
  • 三 自我呈现:远离尬聊
  • 四 弱关系社交:既隔离又联结
  • 小结
  • 第五章 显规则与潜规则
  • 第一节 显规则与潜规则
  • 一 显规则和潜规则
  • 二 显规则:《撩撩管理规范》
  • 三 潜规则:“交友”流程
  • 第二节 撩撩婚外“交友”的比较分析
  • 一 常见婚外性的形式
  • 二 撩撩婚外“交友”的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性爱乌托邦
  • 第一节 个人资料与自我呈现
  • 一 照片的自我呈现
  • 二 网名的自我呈现
  • 第二节 目标筛选
  • 一 强调自我审美偏好
  • 二 强调对方“交友”的可能性
  • 三 强调“朋友”关系的可持续性
  • 第三节 搭讪
  • 一 搭讪的重要作用
  • 二 搭讪的互动符号
  • 三 搭讪的段位
  • 四 搭讪和网络调情
  • 第四节 边界
  • 一 婚外“交友”的底线
  • 二 情感剥离
  • 第五节 “战略”与“战术”
  • 一 “战略”与“战术”
  • 二 “战略”:借助常态表征的保护
  • 三 “战术”:逃避配偶凝视的手段
  • 小结
  • 第七章 自我建构婚外“交友”合法性
  • 第一节 婚外“交友”的合法性问题
  • 一 合法性概念
  • 二 婚外“交友”对社会规范的背离
  • 第二节 婚外“交友”者自我建构合法性
  • 一 合法性建构方式:行动归因
  • 二 受访者常见的行动归因
  • 小结
  • 第八章 自我审查与疗愈
  • 第一节 混合人生
  • 一 混合人生
  • 二 多元自我
  • 第二节 自我审查
  • 一 个案M02:我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绝不坏
  • 二 个案M01:我是被家里逼着结婚的
  • 三 个案M05:算是给生活一个出口吧
  • 四 个案M28:中国式婚姻中的丈夫都很好
  • 第三节 自我疗愈
  • 一 情绪: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基础
  • 二 网络的抑制解除效应
  • 三 成为自己的治疗
  •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 研究发现
  • 二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讨论
  • 一 性观念的变迁
  • 二 过渡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共生
  • 三 纯粹关系:对未来婚姻制度的社会学想象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一 关于研究对象
  • 二 关于研究方法
  • 三 关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火车上的陌生人:恰好遇见你?

    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最基本构成单元,其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与当前生产关系相匹配的组织与活动模式。中国进入 21 世纪以来,以农业传统为底色,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前进,使得教化伦理遮蔽生活伦理的固有模式出现松动。传统的儒教生活伦理,在现代陌生人社会,乏力应对家庭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无法给出恰当的秩序安排。新兴社交媒体的不断进步,仅作为家庭关系朝向美好完满安顿愿望的催化剂,如何回应城市化、工业化、网络化的新型社会生产关系,才是当前暴露出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的根本原因。在高速发展的后工业社会中,大量的陌生人闯进你我的生活空间,犹如我们在通往每个人心底渴求的完美幸福的火车上,遇见一个个陌生人,他们是恰好出现的?还是命里该有的?他们的出现,为处于过渡状态中的新旧伦理关系带入了什么东西?无论广泛的社会观点对新媒体干涉婚姻给出怎样的负面指责,在宏观叙事的遮蔽下,家庭成员的个体特殊性,如何对外部世界作出恰当的回应,是当前社会演进时期必须动态解决的课题。01 “我” 是谁 “你以往的成长路径,决定了你是谁。” 熟人社会教化伦理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长久以来是用于教化民众,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存在。可以说,教化伦理所要应对的问题,是熟人社会和宗族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组织关系,并以获得普遍认同为权力,指导社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固定秩序。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的父辈生活在一个集体主义时代的 “单位社会” 里,当他们走出家门,所要面对的一切资源,几乎都是 “单位” 的。所在的行业领域是国家计划确定的,生产资料是国有资产,生产关系的主体是同事。人们在日常所面对的,通常都是熟悉的人,教化伦理在这个时期,强化了社会对于婚姻和家庭的传统认知。这个时期的文化期待、观念制度做到了全国统一。就拿婚姻来说,从组织介绍、到单位批准、再到权威证婚人,这是组建家庭必要的一套流程。几乎每一个家庭必须完全服务于国家发展的社会再生产。“一颗螺丝钉” 为了号召人们投身于社会建设并掀起热潮,一些基于理想与阶级层面的口号、标语,使宏大叙事遮蔽了个体叙事,这两个叙事空间的表述关系呈现出一强一弱的结构。在这种非常稳定的社会中,所有的资源都是给定的,物质财富是平均分配的,“单位” 几乎主导了个人与家庭的一切。这种社会就是身份社会,人们根据身份,来确定彼此之间的信用,以及评估自我安全感。基于物质集中和熟人关系的社会,个体在其中表现为稳定性和服从性。人们的观念和所处的时代是高度统一的,人的意义感也是高度集中的。个人和家庭,是社会再生产这台巨大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婚姻生活在其中呈现出高稳定、低质量的特征。传统家庭除了作为社会大生产最基本的一个单元以外,还承担着生育、教育、赡养等职能。就个体来说,在志同道合的事业同伴这种普遍关系之外,宗族或血缘关系是熟人社会情感安全来源,并选择由亲至疏来构建亲密关系基础。男权叙事传统以血缘为核心,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里,祖辈、父辈、子孙,邻里、乡野、草木等等,到处都是熟悉的人、事、物。生活在自己无比熟悉的场域中,多数人会有一种时空静止的错觉,由此我们才会偶尔但深刻的感受到:一眨眼… 一晃就过去了…。而封闭的熟人社会之外的资源,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 “一切皆可合法掠夺之物”。所以在处理熟人社会与陌生场域之间的基本办法中,生发出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固有文化因子:衣锦还乡和落叶归根。而在这之前,需要男性劳动力在家庭以外,进行 “合法掠夺”。在农业社会生产中,是以体力为主、知识为辅的结构,即便是在以骡马、船舶为交通工具的长途商贸活动里也是如此,何况还经常伴有暴力行为。所以得益于先天的生理优势,男性劳力在此期间占据主导地位。而家庭内部的秩序,则会交由女性来管理。从抽象意义上说,这种父系氏族社会中的婚姻与家庭,是为了更好地分配食物。由于男性在传统农业社会掌握了话语权,由是形成了男权叙事的社会传统,同时也生发出了一个全社会的普遍认同,那就是一个男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男子汉气概。而这一切,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正悄然地发生着改变。 02 “我” 在哪意义感需要被 “看见”,否则你我形同陌路。颠覆:场景和意义的碎片化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世贸后,社会生产的轨道转向全球化,为 “生于斯、死于斯” 的熟人社会敞开了一个广阔且复杂的时空。紧接着就是互联网开始普及,其引发的智能技术革命,直接颠覆了传统的 “男耕女织” 生产结构。以知识为主要生产力的社会大分工,从家庭中释放了女性劳动力,以往的性别桎梏被彻底打破了。全球化逐步展开,花样繁多的消费需求,直接使原本绑定在一个抽象目标上的个体,产生了以微观自我为核心的叙事冲动。不断更新的产业领域,引导着越来越多的行业细分,有能力看到、触及到多维度的消费需求,才能在知识产业中安身立命。有多少个层面的消费需求,就有多少个追寻意义感的通道。此前抽象且高度集中的意义感,化整为零,分布于千万个精彩的个体生命中了。“我” 分布于无数个平行宇宙离开宗族、血缘组成熟人社会的人们,在一个陌生的场域聚集在一起,迫切的需要快速形成一种新的信用机制。在以追求效率为生产前提的普遍意识下,原有的生产资料大集中,社会生产力统一调控,全民总体生产目标集中朝向在快速分解。犹如一个怦然绽放的烟花一样璀璨,由经济引导,社会文化、个体心理开始转型,身份社会得以快速转型成为契约型社会,人们开始享受由社会生产效率快速提高所带来的开放和自由。在知识型社会的多维度、全地域、开放多元等多重属性面前,原本有序、固化的熟人关系,在复杂多元的个体叙事的割离下,在 “意义” 这个层面上,转化了大量的陌生人。最熟悉的陌生人连同自然意义上的陌生人一起,在这条行驶的越来越快的后工业列车上,随时会闯入你为自己定制的 “包厢” 里。 03 “我” 在干什么 “你很难发觉,那些困住你的栅栏,最初他们是保护你的屏障。” 做这些有什么用?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有用,是要解决眼下的任务问题。而有意义,是要通过完成目标来满足自我获得感。我们每天尽力修饰外表,掌握有技巧的话术,隐藏自己的情绪。为的就是能够及时把握时机,提高效率。在商品社会,人人都成了带有社交属性的商品,努力的把自己推销出去。在不同的生活情境和工作场景当中,戴上恰当的面具,显示出与当前相符合的面相。现代社会的高流动性,逼迫着大多数人随时要准备好切换一个又一个场景。然而人并不是机器,以结果为导向所产生的预期,与多任务处理能力之间,或多或少有着差距。当下的结果与中长期目标有偏离甚至断裂的时候,焦虑就出现了。家,是一个人长途跋涉的起点,万里征程的归宿。传统的男权叙事基础在知识型社会当中,必要性和无可替代性已经消失。在知识型社会,花样繁多的消费需求,催生出了细分的行业领域。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消费场景和生产模式的快速迭代。如今外出 “狩猎” 已不再需要肌肉和力量,在互联网革命开始后,智力在生产上是第一位甚至是唯一的。我们的婚姻,不再像父母似的,是基于传统生产观念的伴侣式婚姻。原先由 “单位制” 提供的大量保障和福利,现今已经分散到市场和社会来调节。对于个人来说,家庭作为兜底机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型生产关系,人们开始计算婚姻对自己的好处。传统的家庭角色和分工开始变得有弹性,我们开始考虑婚姻对自我满足和自我发展的价值。家庭成员的分工协作能力和资源供给实力,是人们自我满足的必要配置。现代婚姻把物质基础看的非常重要,有车有房要彩礼、工作户籍看背景,看起来像是基于传统观念的延续,实际上是人们根据现实考虑做出的决定。男女在体质上有差异,智力上可没有。普遍的来看,男性和女性在机会上已经趋平。仅从对男性关怀的角度来说,长期的父权制文化和相应社会实践,所滋养的支配性男性气概和所谓的 “妇道女德”,已经失去了源自社会生产分工逻辑的根基,它由保护你的屏障变成了约束你的栅栏。从社会普遍意义上来说,这已经成为了看待男性的一种刻板印象:在家里该怎样对待老婆,在社会上该如何对待人际关系。在这之上进行指导的,是你应该有怎样的男子汉气概。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套看待女性的刻板印象:像你这种女强人,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在车上抽会儿烟?或者在马桶上待一会?每一个家庭都有普遍相同的抽象的幸福目标,在普遍意义之下的,是如繁星般不同的特殊性愿望。为了更好的自我实现,家庭被越来越多的赋予了工具属性,双方在心理情感上的契合降到了次要地位,甚至直接被忽略掉了。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家庭是一个人自我人格的发生和滋养空间,它首先是 “自我” 的抱持性环境。只有 “看见” 彼此的意义感,“你” 和 “我” 才会全然相遇。而这是一种既费时又费力,在中短期内会拖慢家庭参与社会生产效率的情感交互。这就导致个体的自我意识,普遍无法在婚姻当中寻求安顿。长久以来,他人取向在社会传统观念中占据主导地位,你在熟人社会中是怎样的位置,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个人的情绪和感受并不重要。而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匿名社交的属性,让个体在宗族、家庭之外,寻找到了照顾自我情绪和自我尊严的多维空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在我们与沉浸式体验之间,创造了无数个介质,QQ、微信、微博、抖音、陌陌等,它们能够洞察到用户最细微的情感需求,这等于为我们打开了越来越多的 “平行宇宙”。当个体面对每一个维度的 “平行宇宙” 时,都会呈现一个特定的面相。这些面相的背后,是个体自我情绪的充分表达欲望。这些情绪欲望,中介于:个体寻求终极、抽象的自我实现目标 —— 当下困顿的生活、混沌的意义感,即当下与未来之间的试错手段。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只要有社交,都会成为()的媒体。大概是这个结论吧。也确实如此,传统社交场合不也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一本学术性质有点浓的社会学著作

        虽然这本书里写的是赤裸裸的现实,通过学术化的方式表达出来,感觉更充满了哲理性和客观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