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用户推荐指数
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8千字
字数
2022-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多劳多得,拉开差距,确保组织更有活力。
内容简介
如何在战略目标牵引下,构建"对内公平、对外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激发员工的内驱力,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书从薪酬战略、薪酬策略、人力经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岗位定薪、动态调整、薪酬优化以及薪酬管理等多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薪酬体系设计的路径、方法和工具,是企业开展薪酬管理的实践性指导手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薪酬战略
- 1.1 薪酬与薪酬战略
- 1.1.1 薪酬的定义、内涵与发展
- 1.1.2 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
- 1.1.3 薪酬战略的典型实践
- 1.2 薪酬战略要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 1.2.1 薪酬体系为企业战略服务
- 1.2.2 薪酬体系要随着企业战略进行动态调整
- 1.2.3 不匹配的薪酬战略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 1.3 贯彻付薪理念,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
- 1.3.1 基于企业战略明确企业的付薪要素
- 1.3.2 付薪理念是制定薪酬体系的前提
- 1.3.3 贯彻企业的付薪理念,传递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 1.4 构建有特色的薪酬体系,激发人才活力
- 1.4.1 良好的薪酬体系是吸引人才的有力保障
- 1.4.2 业绩与能力并重,激励员工提升能力
- 1.4.3 薪酬导向高回报率人才,激发人才活力
- 第2章 薪酬策略
- 2.1 薪酬策略是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导向
- 2.1.1 薪酬策略是薪酬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 2.1.2 薪酬策略需要体现企业的文化特征
- 2.1.3 薪酬策略要与企业的组织架构相匹配
- 2.2 构建有外部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提升薪酬吸引力
- 2.2.1 薪酬水平要体现企业经营战略
- 2.2.2 市场对标,定位企业的薪酬水平
- 2.2.3 薪酬水平要向核心人才倾斜
- 2.3 规范薪酬结构,分类分级设计薪酬结构
- 2.3.1 配合全面的人才管理,分类分级规划薪酬结构
- 2.3.2 优化固浮比,合理确定浮动薪酬占比
- 2.3.3 融合岗位要求与个人能力,开展宽带薪酬设计
- 2.4 设计差异化的激励机制
- 2.4.1 贡献完全可量化的岗位,采取个人提成制
- 2.4.2 注重团队协作,运用项目分享制
- 2.4.3 业绩贡献难以量化,采用目标奖金制
- 2.5 典型的绩效薪酬策略
- 2.5.1 减人增效加薪,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 2.5.2 推行团队分享制,多劳多得
- 2.5.3 通过合伙人制,实现组织利益与风险共担
- 第3章 人力经营
- 3.1 依据企业经营目标,编制“三定”计划
- 3.1.1 “三定”计划是薪酬预算编制的依据
- 3.1.2 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完成岗位设置
- 3.1.3 根据岗位设置,科学合理定编
- 3.2 科学经营人力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
- 3.2.1 正确认识人力成本,避免陷入认知误区
- 3.2.2 科学分析人力成本,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
- 3.2.3 做好人力成本分析,发挥人力经营杠杆作用
- 3.3 做好薪酬预算管理,把钱花在刀刃上
- 3.3.1 薪酬是经营成本,需要进行预算与控制
- 3.3.2 薪酬预算的目标和方法
- 3.3.3 薪酬预算的管控与调整
- 3.4 优化薪酬总额决定机制,提升人才活力
- 3.4.1 建立薪酬总额与业绩联动机制,促进价值创造
- 3.4.2 做好薪酬递延支付,以丰补歉
- 3.4.3 薪酬增量导向核心岗位与骨干,体现价值导向
- 3.5 做好人效分析,为人效提升指明方向
- 3.5.1 人效是人力经营的导向
- 3.5.2 甄选关键人效指标,全面评价人力经营效能
- 3.5.3 开展人效分析,实现人效提升
- 第4章 薪酬水平
- 4.1 知己知彼,开展薪酬调查
- 4.1.1 调查薪酬,为设计薪酬水平提供指导
- 4.1.2 有目的地收集薪酬信息,全面了解市场薪酬水平
- 4.1.3 有针对性地处理与分析数据,最大限度地保障准确性
- 4.2 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强化外部竞争力
- 4.2.1 对标分析,确定现有薪酬的市场水平
- 4.2.2 对照企业战略,明确薪酬水平的市场定位
- 4.2.3 定期维护薪酬水平,确保薪酬外部竞争力
- 4.3 分类对标,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
- 4.3.1 为不同职位分类制定不同的薪酬水平
- 4.3.2 基于岗位特点差异化设计薪酬水平
- 4.3.3 员工创造的价值不同,薪酬水平不同
- 4.4 保持薪酬外部竞争力的同时,兼顾内部公平性
- 4.4.1 薪酬外部竞争力与内部公平性的关系
- 4.4.2 薪酬外部竞争力优先
- 4.4.3 薪酬外部竞争力与内部公平性兼顾
- 第5章 薪酬结构
- 5.1 差异化薪酬构成,引导员工聚焦到价值创造的关键点上
- 5.1.1 明确薪酬总体结构,导向企业经营目标
- 5.1.2 差异化设计不同职类的薪酬构成
- 5.1.3 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设计不同的薪酬构成
- 5.2 针对薪酬构成要素,明确关键设计点
- 5.2.1 基于岗位特点设计基本工资,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
- 5.2.2 将绩效奖金与绩效结果挂钩,强化激励作用
- 5.2.3 从员工需求角度设计福利,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 5.3 合理搭配固定和浮动薪酬,确保“劳有所得,绩有所得”
- 5.3.1 分级设定薪酬固浮比,保障薪酬的激励性
- 5.3.2 基于岗位特点,设定适用的薪酬固浮比
- 5.3.3 设计内部二次竞争机制,牵引价值创造
- 5.4 适时优化薪酬结构,激活组织
- 5.4.1 围绕经营管理导向,优化薪酬构成要素
- 5.4.2 加大浮动薪酬比例,拉大差距
- 5.4.3 改变薪酬等级,增加薪酬管理的灵活性
- 第6章 岗位定薪
- 6.1 岗位分析是设计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的前提
- 6.1.1 岗位分析是岗位价值评估的基础
- 6.1.2 选择岗位分析方法,收集并分析信息
- 6.1.3 进行岗位描述,完善岗位说明书
- 6.2 岗位价值评估为薪酬设计奠定合理的基础
- 6.2.1 用“尺子”来评估岗位的相对价值
- 6.2.2 结合企业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子”
- 6.2.3 科学处理评估数据,确保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 6.3 依据岗位价值评估结果,导出职位等级体系
- 6.3.1 梳理岗位层级,形成清晰的岗位架构
- 6.3.2 形成岗位价值等级表,明确岗位相对价值
- 6.3.3 建立职位等级体系
- 6.4 实行宽带薪酬,提升薪酬的灵活性和激励性
- 6.4.1 基于岗位价值评估设定薪级数,适配成长通道
- 6.4.2 确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点值,保证薪酬对优秀人才的激励性
- 6.4.3 设计合理薪酬带宽,保障薪资增长合理性
- 6.5 导出薪级薪档表,强化薪酬应用灵活度
- 6.5.1 明确岗位的价值产出弹性,确保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 6.5.2 保持薪酬等级适度重叠,激发员工的活力
- 6.5.3 科学设置薪档数量,为新老员工预留晋升空间
- 6.6 人岗匹配,以岗定薪,套改测算
- 6.6.1 以岗定薪,基于薪级薪档表确定员工薪级薪档
- 6.6.2 处理好套改特殊情况,提升员工与薪酬的匹配度
- 6.6.3 套改测算分析,确保薪酬体系平稳落地
- 第7章 动态调整
- 7.1 正确理解薪酬的动态调整
- 7.1.1 薪酬调整要小步走、年年有
- 7.1.2 薪酬调整依据要明确,确保公平公正
- 7.1.3 差异化薪酬调整,打破平均主义
- 7.2 适时调整薪酬,适应市场水平
- 7.2.1 保持薪酬总体增长,降低员工离职率
- 7.2.2 岗位变动晋升调薪,激励员工做出更大贡献
- 7.2.3 关键岗位调薪,保障岗位薪酬竞争力
- 7.3 绩效考核结果与调薪融合应用
- 7.3.1 基于绩效等级矩阵确定调薪幅度
- 7.3.2 导向绩效考核结果优秀的人才
- 7.3.3 绩效考核结果差的员工降薪降级
- 7.4 围绕人力经营目标,把握薪酬调整时机
- 7.4.1 把握薪酬调整时机,发挥良好的激励作用
- 7.4.2 在人力经营范围内,对薪酬调整幅度进行管控
- 第8章 薪酬优化
- 8.1 全面开展薪酬诊断,有针对性地优化薪酬体系
- 8.1.1 开展薪酬诊断,了解薪酬体系的合理性
- 8.1.2 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8.1.3 量化薪酬诊断分析,科学指引薪酬决策
- 8.2 分析薪酬构成,推动实现内部平衡
- 8.2.1 寻求薪酬的保障和激励功能的平衡点
- 8.2.2 深入剖析薪酬构成情况
- 8.2.3 多维度开展薪酬效益分析
- 8.3 对比薪酬竞争力,提升薪酬吸引力
- 8.3.1 薪酬竞争力是吸引和保留人才的关键
- 8.3.2 明确企业薪酬定位,选定市场标杆
- 8.3.3 全方位对比薪酬水平,指明薪酬吸引力提升方向
- 8.4 明确影响内部公平性的原因,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 8.4.1 开展薪酬内部公平性分析,提升员工归属感
- 8.4.2 分类分级对比,为薪酬结构差异化设计提供依据
- 8.4.3 提炼影响薪酬内部公平性的原因,奠定公平分配的基础
- 第9章 薪酬管理
- 9.1 薪酬管理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
- 9.1.1 建立清晰明确的薪酬政策
- 9.1.2 从薪酬保密到薪酬公开
- 9.1.3 健全薪酬核算与支付机制
- 9.2 明确薪酬管理权责,实现薪酬统一管理
- 9.2.1 建立薪酬管理部门,统筹薪酬管理
- 9.2.2 直接主管和HR负责人的薪酬管理职责
- 9.2.3 规范薪酬激励审批流程和权限管理
- 9.3 建立有效的薪酬沟通机制
- 9.3.1 良好的薪酬沟通是薪酬体系落地的保障
- 9.3.2 及时开展薪酬沟通,确保薪酬管理有序推进
- 9.3.3 薪酬沟通需要各方协同配合
- 9.4 关注薪酬变革风险,减轻变革阻力
- 9.4.1 薪酬变革要循序渐进,谋定而后动
- 9.4.2 缓解抵制情绪,减轻变革阻力
- 9.4.3 把握变革中的关键要素,降低变革风险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