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心理学
类型
6.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8千字
字数
2022-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是给艺术爱好者的科学指南,从心理学角度解答你关于艺术的种种疑惑。
内容简介
这本书探讨了关于艺术的长久以来的谜题,并使用社会科学方法(访谈、实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来阐明这些问题。经过检验的研究揭示了普通人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以这种方式思考。
这些问题包括:到底什么是艺术?我们从艺术中体验到“真正的”情感了吗?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刻意回避负面情感时,为什么还要从艺术中寻找悲伤和恐惧呢?我们如何判断什么是好的艺术?审美判断有什么客观的标准吗?
目录
- 版权信息
- 赞誉
- 推荐序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1章 艺术:永恒的问题
- 第2章 从“什么是艺术”到“人们认为什么是艺术”
- 哲学家对艺术的定义
- 定义艺术为何如此之难
- 用“何时是艺术”取代“什么是艺术”
- 用“人们认为什么是艺术”取代“什么是艺术”
- 小结:艺术是一种社会构建概念
- 第二部分 艺术与情感
- 第3章 大音无言:聆听音乐中的情感
- 音乐表达的是具体情感还是更一般的情感
- 音乐表达情感的基本机制
- 习得的还是天生的
- 音乐中的情感是否有普适性
- 小结:音乐是一种普适的情感语言,这种说法有其道理
- 第4章 音乐产生的感受:音乐听众的情感
- 我们从音乐中能感受到哪些情感,我们又如何得知这一点
- 我们能否区分在音乐中听到的情感与从音乐中感受到的情感
- 从音乐中感受到的情感很“特别”吗
- 对音乐的情感反应:习得还是天生
- 小结:音乐能够激发非典型的情感
- 第5章 色彩和形式:视觉艺术的情感内涵
- 感知画作中的情感:是社会习俗还是普遍存在的天生能力
- 艺术中的情感感知是将情感内容归因于简单视觉形式的更广泛倾向的一部分吗
- 小结:从抽象视觉艺术中感知情感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过程
- 第6章 艺术博物馆中的情感:为什么我们不会产生哭泣的冲动
- 司汤达综合征
- 美国版“司汤达综合征”
- 寻找证据
- 小结:视觉艺术也许比音乐更难激起情感反应
- 第7章 痛苦的魅力:对艺术中消极情感的悖论式享受
- 怪诞的图像
- 电影中的恐怖场景
- 电影中的悲剧场景
- 音乐中的忧伤
- 小结:内容越悲伤,我们越感动
- 第三部分 艺术与评价
- 第8章 因为美,还是因为熟悉
- 心理学家参与争论
- 寻求共识
- 小结:艺术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但我们不知道原因何在
- 第9章 没有汗水,哪来精品:努力偏差
- 来自心理学家的检验:被感知到的努力的影响
- 小结:对创作过程的认知影响着我们评价艺术的方式
- 第10章 一模一样:完美复制就不是艺术吗
- 极端的审美主义观
- 象征观
- 实验能告诉我们什么
- 小结:关注艺术家的本质会对艺术品的评价产生影响
- 第11章 “可是我的孩子也能画出那种画!”
- 小结:艺术通过展现其背后的思想影响我们
- 第四部分 艺术的功用
- 第12章 灵丹妙药:艺术会让我们更聪明吗
- 古老而令人困惑的问题:学习能力迁移
- 艺术教育能够改善学业表现吗
- 玩音乐不能让你更聪明吗
- 音乐与数学显然有关
- 如何看待莫扎特效应
- 两个近迁移的成功案例
- 另一种方向:寻求一般性的思维习惯
- 小结:重视思维习惯,而非考试分数
- 第13章 他人的生活:虚构和共情
- 三种共情
- 文学:将我们自己投射到他人生活中
- 表演:扮演他人的生活
- 小结:表演与共情的关联可能比阅读与共情的关联更强
- 第14章 艺术创作能增进幸福感吗
- 参与艺术项目能降低孩子的皮质醇水平
- 绘画能改善孩子和成人的情绪
- 参与“过家家”游戏的孩子们
- 小结:艺术的疗愈功效
- 第五部分 艺术创作
- 第15章 成为艺术家需要哪些条件
- 典型儿童的艺术发展过程
- “天才儿童”的艺术发展过程
- 1万小时定律与天赋论:支持天赋论的4个理由
- 天赋加努力仍然不够
- 小结: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艺术,但谁知道艺术为什么会出现呢
- 第六部分 结语
- 第16章 艺术的真相
- 艺术能被定义吗
- 音乐向听众表达了情感吗
- 音乐能激发听众的情感吗
- 画作能向观众表达情感吗
- 视觉艺术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吗
- 为什么我们会享受艺术带来的消极情感
- 审美评价具有客观性吗
- 创作时的努力程度会影响我们的审美评价吗
- 完美赝品也是艺术吗
- 孩子能画出像杰克逊·波洛克作品那样的画作吗
- 艺术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吗
- 阅读小说能让我们变得更有共情力吗
- 艺术有疗愈作用吗
- 艺术家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