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1千字
字数
2019-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专题:中国科技70年·道路与经验。
内容简介
本期收录文章《规划科学技术:《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新中国 70 年来中国科学院的创新、改革与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工程》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国家使命·科学担当——“中国科学院70年”科学家精神掠影
-
不忘初心创新科技牢记使命报国为民
-
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
-
规划科学技术:《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
新中国 70 年来中国科学院的创新、改革与发展之路
-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工程
-
中国航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
从蓝图到宏业——华罗庚的所长就职报告与中国科学院的数学事业
-
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的选育(1960—2000年)——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新中国农业科技
-
青蒿素:从中国传统药方到全球抗疟良药
-
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1951—1999年)
-
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70年
-
《科技强国建设之路 · 战略与思考》
展开全部
回顾党百年辉煌历史,高瞻远瞩、举旗定向,让我心潮澎拜、倍感鼓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年前的中国,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现在的中国已实现小康;百年前的中国经济衰败,如今的中国可以在疫情期间实现经济正增长,如今的中国令人瞩目。这百年间的进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和奋斗。如今,正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新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要更加努力奋斗,发扬革命先辈的 “红色 " 精神,扬起时代风帆,去乘风破浪,描绘新中国的新蓝图!
研究成果产出与研究领域拓展
在 “文革” 及以前的研究基础上,中国科技史学者开始考虑撰写系列的学科史和通史,如《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1990 年,席泽宗 [17] 对中国学者的古代科技史研究作了如下评述:“我们在某一学科、某一方面的研究上,很可能远远超过李约瑟;但在总体上,我们还没有赶上李约瑟。” 撰写本国的科学技术史丛书是中国学者们的一个重要的阶段研究目标。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中科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就提出撰写丛书的构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李约瑟工作的刺激。但由于当时的研究基础不足,加之后来受到政治运动的干扰,此项工作一直未能开展。1991 年,该计划被中科院批准为 “八五” 重点项目,卢嘉锡院长担任总主编及编委会主任。这套丛书由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牵头组织撰写,百余位学者参与编研工作,共出版 26 卷,包含综合类 3 卷(通史、科学思想、人物),专史类 19 卷(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学、医学、水利、机械、建筑、桥梁、矿冶、纺织、陶瓷、造纸与印刷、交通、军事技术、度量衡),以及工具书类 4 卷(辞典、图录、年表、论著索引)(图 4)。这套丛书反映了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文献和考古资料的运用上超越了李约瑟的著作,改变了中国学者长期依靠李约瑟理解和阐述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的局面 [8]。除了 26 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者们还组织撰写了几部系列的中国古代学科史专著,包括《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数学史大系》《中国物理学史大系》和《中国工程技术史大系》。此外,内蒙古师范大学还组织撰写了《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这些论著充分反映了几十年学科史和专题史的成果。中国学者还努力尝试开拓新的学术领域,实现由古代到近现代、由中国到世界的拓展。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科技史学者较少涉足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学者认为近现代中国科技落后,以当时 “成就描述” 型的研究模式来看不值得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对近现代历史的研究涉及对重要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存在一定的风险。“文革” 结束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成立近现代科学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简史》。20 世纪 90 年代,董光璧出版了专著《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并组织团队编写《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中科院于 1990 年成立 “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并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设立樊洪业主持的院史研究室,1991 年开始编辑出版内部刊物《院史资料与研究》。类似的机构史编撰和资料整理为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出版方
中国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主的科技智库类期刊,其定位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是中国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点媒体平台。该刊重点刊登两院院士和科学家就我国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的研究报告,以及对重要前沿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的评述。以科学家深厚的科学积累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宏观战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并更广泛、更有效地向社会和公众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