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是《百科知识》杂志2018年第20期。

内容简介

本期封面文章《聚焦改革开放40年 今天我们活的更长》。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法国校园禁用手机是否值得借鉴
  • 聚焦改革开放40年
  •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不靠谱 ”等3则
  • 人类世造就“热室地球”
  • 本特利——给雪花照张相
  • 极简生活背后的心理学
  • 科学流言榜
  • 世界上有代表性的P4实验室
  • 昆虫剪影
  • “A2奶”有何神奇之处
  • 雪山“兔”影
  • 你知道吗
  • 扬州江蹙海门帆散去
  • 武术的起源
  • 医疗卫生:从“赤脚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金融霸主盛衰记
  • 殷墟发现无字甲骨坑”等3则
  • 红海滩,燃烧在渤海边的“烈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三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 2017 年 9 月 29 日发表的《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指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 1981 年的 67.9 岁提高到 2016 年的 76.5 岁。追根溯源,经济是基础,科技是手段,制度是保障,文化是向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夯实了中国人日益长寿和健康的基础,表现为:中国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大病保险制度、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借助科技的动力和翅膀,中国的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药品、疫苗研发步伐加快;环保理念和健康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描述 “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 —— 囤物倾向。如果这种倾向进一步发展,就可称为囤物症。确实,物品不仅占据物理空间,还占据 “心理空间”。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研究者通过数字广度记忆、空间跨度测验和威斯康星卡片测验等方法测量发现,强迫性囤积的人在工作记忆和执行能力上都比普通人弱。喜欢囤积的人在空间注意力上较差。这表明,更多的物品和更少的认知资源之间是有相关关系的。更有趣的是,那些有严重囤积倾向的人对自己的记忆能力也有自知之明,自认比普通人记忆力要差。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的记忆力自信心不足。当然,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直接证据。不过,从理论上说,空间中的物品过多,我们无疑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搜寻目标物品。因此,这会占用原本稀缺的注意力广度。另一方面,喜欢囤积物品的人将更多精力花在购买、获取物品上,这也会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对于这点,来自金钱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旁证是,贫穷会损害认知能力,而其原理在于我们对物品的 “斤斤计较” 太过耗神。相反,少些物品,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将卸下更多负荷,从而能轻装上阵,专注在最重要的任务上。这也许是物品极简的好处之一。因而,囤物除了跟认知有关,还跟自我有关。研究发现,在让人感觉失去控制的压力情境下,人们会出现保存资源的行为,以备未来所需。同时,人们也会出现较强的消费意愿,通过购买更多必需品(也就是所谓的囤货)来重获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因此,在消费心理学领域,研究者认为人对有些物品过于依恋,导致这些东西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例如,好莱坞电影《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中的女主角贝瑟尼对手机非常依赖,以至于在穿越到没有手机的时代后仍念念不忘,甚至焦虑。但逐渐适应了之后,她说:“在没有手机后,我身体的其他器官都变得更加敏感了。” 这时,影片中来自没有手机的旧时代的主角艾利克斯问她:“难道手机在未来已经成为身体的一个器官了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均预期寿命稳步提高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计,上海、北京等地的人均预期寿命均已超过 80 岁。2016 年,上海和北京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 82.51 岁和 82.03 岁,高于全球高收入国家和地区 80.8 岁的水平。此外,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 70 岁的有 26 个省(市、区)。从总体水平看,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有些地区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人的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的人均预期寿命在 2015 年前的 15 年内平均增长了 5 岁;2015 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为 71.4 岁。但中国人早在 2010 年就达到了这一预期寿命值,这同样证明,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上面提到的人均预期寿命,并非指现在的人的寿命,而是预计现在出生的人在保有目前的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下有可能活到的年龄。影响健康和寿命的因素很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研究表明,医疗因素占到 8%,气候因素占 7%,社会因素占 10%,遗传因素占 15%,占比最大的因素是生活方式,为 60%。根据长期的研究和调查,人的预期寿命与遗传、医疗管理、医疗技术、较好的生活水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优质的环境都有关。也就是说,人们要活得更长,除了需要有家族长寿基因,还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充足的饮食和营养,心理压力小,先进的医疗管理、技术水平,以及优质的自然环境(包括森林覆盖率高,水、土壤和空气污染少等)。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逐年提高说明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78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是以出版百科全书和其他工具书为主,同时出版各种学术著作和普及读物的国家级大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