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1千字
字数
2021-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著名学者张京华教授《庄子哲学辨析》的修订本。
内容简介
书中,引文凡古籍均用夹注注明篇卷,主要古籍并列出版本信息;凡近人著作均按出版社统一要求用脚注补注出版项及页码;书后并附“庄子研究知见书目”,替代原来的“部分引用和参考书目”;全书主题、结构及最后结论,归结为“儒道二家‘天←→人’关系坐标体系”,故再依本书原稿草图,补绘一份示意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庄子哲学:认识论
- 一 小大之辩
- 二 逍遥
- 三 “相对主义”
- 四 彼是方生之说
- 五 齐物
- 六 知之濠上
- 第二章 庄子哲学:本体论
- 一 天运
- 二 浑沌
- 三 宇宙
- 四 形而上学
- 五 有与无(一)
- 六 复根
- 七 道
- 八 道的属性:道无所不在,又复归于一
- 九 有与无(二)
- 十 玄之又玄
- 十一 有与无(三)
- 十二 道的属性: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 十三 自化
- 第三章 庄子哲学:社会观
- 一 养生
- 二 生死如一
- 三 真人
- 四 圣人
- 五 至德之世
- 六 倒置之世
- 七 与世同波
- 第四章 儒家理想与原则的奠立:孔子和孟子
- 一 贫贱之师
- 二 亲子关系与仁学
- 三 三代历史与政治理想
- 四 言必称尧舜
- 五 性善说与心理分析
- 六 王政与君道
- 七 予岂好辩
- 第五章 儒家的发展:《礼记》和《易传》
- 一 礼节
- 二 乐和
- 三 王制
- 四 孔子的“权”与礼学的“成”
- 五 八卦和大衍之数
- 六 天人秩序的还原
- 七 应天
- 八 礼三本
- 九 《易传》的“道”与庄子的“道”
- 十 多元和相对原则的完备
- 第六章 儒家思想的转变:荀子和韩非
- 一 天论:天人相参和天人之分
- 二 性恶论:性伪之分和性伪合
- 三 礼论
- 四 兼王霸和法后王
- 五 儒家的转变和原则的澄清
- 六 荀韩的师承渊源
- 七 韩非的历史观
- 八 “道生法”解
- 九 法治:循名责实
- 第七章 早期儒家学说的政治实践
- 一 汉仪的制定
- 二 汉代学术
- 三 罢黜百家的实质
- 第八章 庄子和老子的比较
- 一 直觉认识论
- 二 古代物理学
- 三 道论
- 四 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
- 第九章 庄子哲学的后世影响和后世对庄子哲学的改造
- 一 荀子和韩非
- 二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
- 三 郭象和裴□
- 四 对庄子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评价
- 五 空前绝后,往而不返
- 第十章 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 一 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
- 二 儒道天人坐标体系
- 三 现代西方自然科学哲学比较:从经典物理学到相对论物理学
- 四 现代西方自然科学哲学比较:天体物理学和量子力学
- 五 庄子仍在徘徊
- 庄子研究知见书目
- 1999年版后记
- 新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