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从不同层面剖析19世纪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史学名作。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19世纪上半叶,即清代嘉、道、咸三朝世界白银的供求,分析了中国银钱并用的货币体系如何被卷入世界经济,进而使中国有机地被世界溶蚀。

作者分别从国际贸易的线索分析了鸦片、白银在国际收支中扮演的角色;从银钱并用分析了货币体制造成的社会秩序紊乱、政府税收不足带来中国内部的社会动乱;从思想史的角度讨论了由经济现象引起的思想论争,评析了这一时期经世思想主要流派的观点以及与同期西方思想的比较。最后作者将由经济发展而引发的思想论争延展至世界观与制度层面的讨论,从外部、内部、内外结合的不同层面剖析了19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种融多学科、多视角为一体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 总序
  • 作者中文简体字版序
  • 王序
  • 谢辞
  • 凡例
  • 导论
  • 货币与中国
  • 从盛清到晚清:来自世界的溶蚀
  • 上篇 全球联结:白银与世界
  • 第一章 脆弱的帝国
  • 铜钱体系
  • 16—19世纪初期的白银使用
  • 16—18世纪中国的白银供应
  • 小结
  • 第二章 鸦片:罪魁祸首?
  • 白银外流的时间、空间和数量
  • 国际收支中的白银和鸦片
  • 中国茶叶与生丝的出口(1850—1886)
  • 世界白银减产及其与中国的联系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秩序的紊乱
  • 跨区影响
  • 区域内由城到乡所受的影响
  • 清王朝的危机
  • 小结
  • 中篇 经济论争所凭借的文化资源
  • 第四章 货币论争与政策
  • 王瑬的建议
  • 王瑬论著的主要反应
  • 王瑬与包世臣、陈鳣的对话
  • 魏源与许楣的批评
  • 更多的货币讨论
  • 政府最后采行的货币政策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思想的启示及与西方比较
  • 微不足道的外来影响
  • 灵活的经济思想传统
  • 中西比较
  • 小结
  • 下篇 不同学术观点的竞争
  • 第六章 两种经世流派的不同社会理论
  • 对人性的体悟
  • 国家观
  • 国家、上天与古圣先贤之间
  • 国家权力与市场力量之间
  • 商业、贸易和消费
  • 私产
  • 历史变革
  • 小结
  • 第七章 经学、古文与经世
  • 经世学者们的现实利益
  • 思想倾向
  • 小结
  • 第八章 放任派主张的暂时胜利
  • 对放任派经济建议的认可
  • 自强运动时期的干预政策
  • 思潮的变化
  • 货币危机和放任思想的抬头
  • 19世纪后期的危机和干预倾向
  • 小结
  • 终篇
  • 白银外流的严重性
  • 世界经济和中国王朝的衰落
  • 经世思想和社会现实
  • “流产的资本主义”?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