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从不同层面剖析19世纪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史学名作。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19世纪上半叶,即清代嘉、道、咸三朝世界白银的供求,分析了中国银钱并用的货币体系如何被卷入世界经济,进而使中国有机地被世界溶蚀。

作者分别从国际贸易的线索分析了鸦片、白银在国际收支中扮演的角色;从银钱并用分析了货币体制造成的社会秩序紊乱、政府税收不足带来中国内部的社会动乱;从思想史的角度讨论了由经济现象引起的思想论争,评析了这一时期经世思想主要流派的观点以及与同期西方思想的比较。最后作者将由经济发展而引发的思想论争延展至世界观与制度层面的讨论,从外部、内部、内外结合的不同层面剖析了19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种融多学科、多视角为一体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 总序
  • 作者中文简体字版序
  • 王序
  • 谢辞
  • 凡例
  • 导论
  • 货币与中国
  • 从盛清到晚清:来自世界的溶蚀
  • 上篇 全球联结:白银与世界
  • 第一章 脆弱的帝国
  • 铜钱体系
  • 16—19世纪初期的白银使用
  • 16—18世纪中国的白银供应
  • 小结
  • 第二章 鸦片:罪魁祸首?
  • 白银外流的时间、空间和数量
  • 国际收支中的白银和鸦片
  • 中国茶叶与生丝的出口(1850—1886)
  • 世界白银减产及其与中国的联系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秩序的紊乱
  • 跨区影响
  • 区域内由城到乡所受的影响
  • 清王朝的危机
  • 小结
  • 中篇 经济论争所凭借的文化资源
  • 第四章 货币论争与政策
  • 王瑬的建议
  • 王瑬论著的主要反应
  • 王瑬与包世臣、陈鳣的对话
  • 魏源与许楣的批评
  • 更多的货币讨论
  • 政府最后采行的货币政策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思想的启示及与西方比较
  • 微不足道的外来影响
  • 灵活的经济思想传统
  • 中西比较
  • 小结
  • 下篇 不同学术观点的竞争
  • 第六章 两种经世流派的不同社会理论
  • 对人性的体悟
  • 国家观
  • 国家、上天与古圣先贤之间
  • 国家权力与市场力量之间
  • 商业、贸易和消费
  • 私产
  • 历史变革
  • 小结
  • 第七章 经学、古文与经世
  • 经世学者们的现实利益
  • 思想倾向
  • 小结
  • 第八章 放任派主张的暂时胜利
  • 对放任派经济建议的认可
  • 自强运动时期的干预政策
  • 思潮的变化
  • 货币危机和放任思想的抬头
  • 19世纪后期的危机和干预倾向
  • 小结
  • 终篇
  • 白银外流的严重性
  • 世界经济和中国王朝的衰落
  • 经世思想和社会现实
  • “流产的资本主义”?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建议该名为,“封建清朝被发生关系”🤣

    没有货币自主权,被人卡了脖子。是时候发行数字人民币,和美元脱钩了。作者一直强调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其实真相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可不叫融入世界,那是 “被发生关系”。新中国经济史上只有两件大事:1 改革开放.2 加入 WTO. 这才是融入,这才是自主性。本书最有价值的启发反而是鸦片战争:鸦片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付钱🤣这可还行?谁受得了啊,当然不行。这样一来战争成为必然。美国用军队保护美元,英国用军队保护鸦片🌚。鸦片战争也可以叫做 “白银战争”,但翻译成人话应该叫做:“支付战争”🤣坏消息:英国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好消息:鸦片有的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银线》这本书篇幅不长,涉及的内容却特别丰富,主要讲到了三个方面:第一,清朝的货币流通状况,以及蕴含的症结:银铜并用,作为价值锚定的白银高度依赖进口,这就会导致银贵钱贱;第二,国际局势对中国的影响:拿破仑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造成全球白银减产,以白银为货币的清朝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导致了通货膨胀、鸦片泛滥、税负加重、士兵薪饷缩水战斗力下降等一系列恶果;第三,为了应对危局,清朝知识分子提出了国家发行纸币的建议,这距离建立现代货币制度已经迈进了一大步。而当时这个建议引发的讨论,背后的理念涉及了 “国家干预主义和市场自由主义” 两种经济理论的交锋,只不过是用传统的儒家话语体系表达的。最终清政府倾向了国家干预主义,发行了最早的纸币,但是还有很多领域仍然采取放任主义方法,这种摇摆也导致清政府没能将国家整合起来,应对新的外部挑战。在本书中,作者用大量数据还原了清朝后期的经济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不仅串起了 19 世纪中国的白银进出口、政治形势、全球经济、儒学理念,也把今天的现实串联了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在 19 世纪,中国经济实际上早就参与到了早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西班牙银元的蝴蝶效应,可以传导成中国贸易和货币、汇率的风暴,甚至影响国运。货币主权是现代国家的必备特征之一,没有货币主权的国家形态,很难应对外部挑战。这个问题,对照日本的历史来看就更明显。从 12 世纪宋朝开始到 15 世纪,中国是东亚的货币中心。日本、越南、朝鲜都曾使用宋钱,而没有自己的货币体系。日本一直使用中国的铜钱作为本国货币,他们在三四个世纪里也没有建立货币主权的概念。但是,在 1600 年以后,日本从朝鲜学会了冶炼金银的技术,开始发展自己的货币体系。到 18 世纪后期,由于向中国出口白银,导致日本白银供应不足,日本幕府开始发行大额硬币,大名们也开始发行可以兑换的纸币--这基本和王鎏的思路一样。只是日本没有受儒家经典的太多制约,这样一来,日本的货币就逐渐控制到了政府手中。这种经济制度层面的基础,为后来日本通过国家主导的维新实现富强,提供了经济制度层面的重要条件。今天的中国经济独立性更强,政府也建立了绝对的货币主权,但是在贸易、货币、汇率等方面,今天的人们与 19 世纪的人们的迷茫其实大致相同:该侧重凯恩斯主义还是市场自由主义?我们可以细细品一品 19 世纪的精英是如何看待贸易、货币和汇率问题的,看一看他们的思考和决策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白银流出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