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书让你真正读懂叶芝。

内容简介

创作生涯长逾半个世纪的叶芝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上承浪漫主义先辈,以勤勉而虔诚的创作接续着一个亘古常新的想象传统,构筑起自己完整而严谨的象征体系,又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从诸多名篇中浮现的巨大身影为无数后辈诗人瞻望。对于想要精读和系统把握现代诗歌的读者而言,叶芝无疑是一个适宜的起点。

象征主义者叶芝同时也是思想深邃的哲学和历史研究者,他那些哲思深蕴的诗作以玄奥晦涩的风格著称,虽然中译本众多,但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阅读它们的感受仍然如处云雾。本书的写作亦是由想要窥透作者深意真正读懂一首诗的好奇心启动,历时四年而成,细读苦研仿佛拨云见月的过程。

全书辑录叶芝各个时期代表诗作一百首,采用前中文后英文并对其中六十余首逐行详细解读的编排体例(另有三十余首未加注,是为留白以供读者练习)。

作者在研读叶芝诗作和散文等一手材料,对其哲学思想和象征体系有了清晰理解的基础上,以贴近作者的贯通视点对诗篇进行细致文本分析,以贴切的语言翻译和阐释,意图提供一个既能展现叶芝思想体系与诗歌创作概貌、又富于细节和深度的叶芝诗作精注本,令普通读者也能像诗歌研究者一样领悟杰作精髓,从字里行间去到他的心乡幻境,开启一段穿越月色宁谧的行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叶芝和他的拜占庭诗篇
  • 十字路
  • 快乐牧羊人之歌
  • 悲伤的牧羊人
  • 斗篷、船与鞋
  • 印度人谈造物主
  • 印度人致其所爱
  • 蜉蝣
  • 戈尔王的疯狂
  • 被偷走的孩子
  • 柳园深处
  • 渔父的幽思
  • 玫瑰集
  • 时间十字架上的玫瑰
  • 菲古斯与德鲁伊
  • 世间的玫瑰
  • 和平的玫瑰
  • 战斗的玫瑰
  • 茵尼斯弗里湖岛(1888)
  • 爱的怜悯
  • 爱的哀伤
  • 爱的哀伤
  • 当你老了
  • 白鸟
  • 梦见死亡
  • 谁与菲谷斯同行?
  • 双树
  • 致与我拥火夜谈的
  • 致未来时光中的爱尔兰
  • 《苇间风》
  • 仙军过境
  • 情绪
  • 爱者言及心中的玫瑰
  • 风中仙军
  • 无法静息的仙军
  • 进入微光
  • 游荡的恩古斯之歌
  • 他为降临于他和他所爱的改变伤怀,盼望世界末日的到来
  • 他请求所爱平静
  • 诗人致其所爱
  • 他记起被遗忘的美
  • 他写给所爱某些韵诗
  • 帽子与铃铛
  • 爱者为他多变的情绪请求原谅
  • 他言及一个满是情侣的山谷
  • 隐秘的玫瑰
  • 静女(1897)
  • 激情的磨难
  • 诗人恳求元素之力
  • 他想往天上的锦绣
  • 都尼的小提琴手
  • 玫瑰十字之歌
  • 《七重林中》
  • 七重林中
  • 获得安慰的荒谬
  • 切莫给出全部的心
  • 亚当的诅咒
  • 红发汉拉罕的爱尔兰之歌
  • 《绿盔集》
  • 没有第二座特洛伊
  • 饮酒歌
  • 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 面具
  • 《责任》
  • 三博士
  • 当海伦之世
  • 《库尔的野天鹅》
  • 库尔的野天鹅
  • 我是你的主人
  • 野兔的锁骨
  • 一个爱尔兰飞行员预见自己的死亡
  • 月相
  • 猫与月
  • 圣人与驼子
  • 迈克尔·罗巴尔茨的双重幻象
  • 《迈克尔·罗巴尔茨与舞者》
  • 复活节,1916
  • 二度降临
  • 为女儿的一次祈愿(1919)
  • 战时的一次冥思
  • 《塔楼集》
  • 驶向拜占庭
  • 一九一九
  • 轮子
  • 丽达与天鹅
  • 在学童中间
  • 一个既老又年轻的男人
  • 《旋梯集》
  • 纪念伊娃·戈尔-布斯与康·马尔凯维奇
  • 自我与灵魂的一次对话
  • 血与月
  • 象征
  • 洒泼的牛奶
  • 十九世纪及其后
  • 斯威夫特的墓志铭
  • 拜占庭
  • 选择
  • 上帝的母亲
  • 摇摆
  • 《或为歌词》
  • 简疯子与主教的交谈
  • 关于普罗提诺的德尔斐神谕
  • 《最后的诗》
  • 仿日本诗
  • 一英亩草地
  • 德尔斐神谕之后文
  • 长足虻
  • 马戏团动物的逃散
  • 获得安慰的库乎林
  • 本布尔宾山下
  • 《幽暗的水域》
  • 开场诗
  • 《月下:未出版早期诗》
  • 一朵花开了
  •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