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对李维《罗马史》前10卷的评注。是一本怀古的、品德高尚的共和派手册。

内容简介

马基雅维里在本书中涉及了他关于政治、道德、命运和必然性等重大观点。在本书中他告诫共和国的公民、领袖、改革家和奠基人如何自我治理,如何捍卫他们的自由,避免腐败。书中讨论了古代与现代的共和主义,在这里我们尤其可以看到他与亚里士多德政治主张的密切关系,也涉及了他对基督教的批判,显示了他本人对自己时代世俗化与现代性的看法。

《论李维》无疑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重要的作品之一,被哈林顿说成是为中世纪后的欧洲恢复和应用基本上是古典意义的政治自由所做的重要的尝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论李维
  • 第一卷
  • 前言
  • 第一章 城邦的一般起源;罗马的起源
  • 第二章 共和国的类型,罗马共和国的类属
  • 第三章 护民官使共和国更趋完美,导致此一创设的变故
  • 第四章 平民和罗马元老院之间的不和,促成了共和国的自由与强大
  • 第五章 谁是自由更可靠的保障,民众还是权贵;谁是纷争的主因,侵夺者还是守成者
  • 第六章 罗马能否建立一个消除平民和元老院相互敌视的国家
  • 第七章 对于维护共和国的自由,指控权有多大的必要
  • 第八章 指控权对共和国多么有利,谣言就对它多么有害
  • 第九章 若要建立新共和国,或撇开其古老制度对它进行彻底改造,只能大权独揽
  • 第十章 共和国或王国的创建者值得赞美,一如施行专制者应当受到谴责
  • 第十一章 论罗马人的宗教
  • 第十二章 应当如何估量宗教的重要,意大利是如何因为罗马教会缺少信仰而颓败的
  • 第十三章 罗马人如何利用宗教整饬城邦,建功立业,平息骚乱
  • 第十四章 罗马人依照必然性解释征兆;在被迫违背信仰时,也精明地做出尊守信仰的表象;对亵渎信仰者皆予严惩
  • 第十五章 萨谟人求助于宗教,作为对付困境的非常手段
  • 第十六章 习惯于受君主统治的人民,假如偶然获得了自由,也难以维持
  • 第十七章 腐败的人民在获得自由后,也极难维护这种自由
  • 第十八章 在腐败的城邦里,假如有一个自由的国家,以何种方式来维护它?如果没有这样的国家,以何种方式来建立它?
  • 第十九章 在杰出的君主死后,软弱无能的君主尚能自保;在软弱无能的君主死后,软弱无能的君主无法维护任何王国
  • 第二十章 两个有德行的君主相继主政,便可成就大业;组织良好的共和国可以使德行后续有人,其获取与扩张也能蔚为大观
  • 第二十一章 君主和共和国缺少自己的军队,将蒙受奇耻大辱
  • 第二十二章 罗马的贺拉提乌斯三兄弟和阿尔巴的库里阿提乌斯三兄弟事件,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 第二十三章 不可孤注一掷却不拼尽全力;固守关隘往往有害
  • 第二十四章 健全的共和国制度赏罚分明,绝不会用它们相互抵消
  • 第二十五章 试图对自由城邦的过时状态进行革新的人,至少要保持其古老模式的表象
  • 第二十六章 新君主对于他所攫取的城邦或领地,务必使其万象更新
  • 第二十七章 知晓如何运用大善大恶者,寥若晨星
  • 第二十八章 罗马人为何不像雅典人那样感激自己的公民
  • 第二十九章 更加忘恩负义者是谁,是人民还是君主?
  • 第三十章 君主或共和国应当以什么方式避免忘恩负义的祸害,将领或公民应当以何种方式避免被它摧毁?
  • 第三十一章 罗马将领从未因过失而受到过分的惩罚;共和国因他们的愚昧或政策失当而受到伤害时,他们也从未受到惩罚
  • 第三十二章 当人民有迫切需要时,共和国或君主不可拖延造福于他们
  • 第三十三章 如果国家内部产生弊端,或在外部遇到逆境,更为稳妥的办法是妥协而非对抗
  • 第三十四章 独裁官的权力对罗马共和国有益无害;公民不以自由投票授予别人权力,而是为自己攫取权力,则对公民生活极为有害
  • 第三十五章 十人执政团是由公众和自由投票所设,但是它的设立为何有损于共和国的自由
  • 第三十六章 地位尊贵的公民,不可蔑视人微言轻的公民
  • 第三十七章 土地法给罗马造成了什么麻烦;在共和国制定追溯既往但与城市古老习俗相悖的法律,最为有害
  • 第三十八章 软弱的共和国很难做到当机立断,也不知如何决断;它的政策不是出于选择,而是出于被迫无奈
  • 第三十九章 不同的民族常常遇到相同的事变
  • 第四十章 罗马十人团的设立及其应当引以为戒的地方;这件事既能拯救共和国,也能毁灭它,其要点何在
  • 第四十一章 不经适当的过渡,由谦卑突然变为傲慢,由仁慈突然变为残忍,既不明智,也无成效
  • 第四十二章 人易腐败
  • 第四十三章 为个人荣誉而战的人,才是杰出而可靠的战士
  • 第四十四章 没有首领的民众是无用的;不可先威胁用权,然后再谋求权力
  • 第四十五章 不遵守法律,尤其是立法者本人所为,便树立了恶劣的先例;在城市里日日都有新的侵害,于统治者最有害
  • 第四十六章 人的野心节节攀升,先是谋求不受他人侵害,继而便要侵害他人
  • 第四十七章 人易于被大道理所骗,却不会在具体事务上出错
  • 第四十八章 如果不想把官职授予卑鄙小人或恶棍,那就让更卑鄙更邪恶或更高尚更完美的人去谋求它
  • 第四十九章 像罗马这类有着自由开端的城市,也难以找到维护自由的法律;立刻身陷奴役的城市,则几乎不可能找到这种法律
  • 第五十章 不可使委员会或长官拥有中止城市行动的能力
  • 第五十一章 共和国或君主在被迫行动时,也应装出自愿的样子
  • 第五十二章 对强大的共和国中得势的骄横之徒进行压制,最为稳妥可靠的办法,就是预先防范他用来得势的手段
  • 第五十三章 人民时常被善良的假象所骗而自取灭亡;强烈的向往和宏愿能够导致这种结局
  • 第五十四章 稳健的人如想控制群情激愤的民众,需要多少权力
  • 第五十五章 民众没有腐败的城市易于管理;有平等的地方,难以建立君主国,没有平等的地方,难以建立共和国
  • 第五十六章 城市或地区有大事发生之前,都会有某种征兆,或有人能预见到它
  • 第五十七章 平民合则强,分则弱
  • 第五十八章 群体比君主更聪明、更有一贯性
  • 第五十九章 与共和国或君主结成的同盟,哪一个更为可靠
  • 第六十章 在罗马任命执政官或其他任何官职,从不考虑年龄
  • 第二卷
  • 前言
  • 第一章 罗马人建立帝国的原因,是德行还是运气
  • 第二章 同罗马人作战的民族;他们捍卫自由的执着精神
  • 第三章 通过摧毁周边的城市,允许外邦人轻易分享它的荣耀,罗马变成了一座巨型城市
  • 第四章 共和国有三种扩张的方式
  • 第五章 宗派和语言的多样性,以及洪灾和瘟疫,湮没了历史的记载
  • 第六章 罗马人如何征战
  • 第七章 罗马人给每个殖民者多少土地
  • 第八章 人们为何离开故土,侵入别人的家园
  • 第九章 列强之间开战的一般原因
  • 第十章 金钱并非如俗见所言,是战争的筋骨
  • 第十一章 和名声虽好但实力不济的君主交好,实为不智之举
  • 第十二章 担心受到进犯时,是主动出击,还是坐等战争
  • 第十三章 卑贱者飞黄腾达,更多地依靠欺诈而非武力
  • 第十四章 认为可以用谦卑战胜傲慢的人,往往是在自欺
  • 第十五章 弱国总是优柔寡断;决断迟缓总是有害
  • 第十六章 当今的军队极不符合古代体制
  • 第十七章 当今的军队是否应当重视炮兵;对它的普遍看法是否正确
  • 第十八章 鉴于罗马人的权威和古代战争的先例,应当更加重视步兵而不是骑兵
  • 第十九章 进行扩张的共和国若是治理不善,不按罗马人的德行行事,只会走向覆灭,不会带来昌盛
  • 第二十章 君主或共和国利用雇佣军或援军有何危险
  • 第二十一章 罗马人派出的第一个军事执政官,是派往卡普阿;这事发生在他们开始征战的四百年以后
  • 第二十二章 人们在判断大事时经常出错
  • 第二十三章 罗马人对必须决断的事情做出判断时,一贯避免中庸之道
  • 第二十四章 一般而言,要塞弊多利少
  • 第二十五章 攻打一座陷入分裂的城市,利用其分裂去夺取它,是适得其反的策略
  • 第二十六章 谤言和虐待只会产生仇恨,没有任何益处
  • 第二十七章 精明的君主或共和国应满足于胜利;不满足最易导致失败
  • 第二十八章 对公众或私人受到的损害不予报复,会给君主或共和国带来危险
  • 第二十九章 命运不想让人阻挠它的计划时,它就遮蔽人的心智
  • 第三十章 真正强大的共和国和君主获得友情,靠的不是金钱,而是德行和强盛的威名
  • 第三十一章 信任被放逐的人有多么危险
  • 第三十二章 罗马人攻占城市的种种手段
  • 第三十三章 罗马人给予他们的军队将领多大的权限
  • 第三卷
  • 第一章 教派或共和国若想长久生存,经常需要回到自己的源头
  • 第二章 适时装疯,不失为明智之举
  • 第三章 若想维护新获得的自由,必须杀死布鲁图斯之子
  • 第四章 如果被剥夺者仍然在世,身居王位的君主也不得安宁
  • 第五章 什么原因使王位继承者失去王国
  • 第六章 论阴谋
  • 第七章 从自由变为奴役,或从奴役变为自由,何以有时不流血,有时腥风血雨
  • 第八章 凡是想改变共和国的人,要尊重它的目标
  • 第九章 若想总是福星高照,务必因时制宜
  • 第十章 如果敌人迫使军队将领不择手段,他不能临阵脱逃
  • 第十一章 以寡敌众的人,即使处于劣势,只要能够挺过最初的一击,也可以获胜
  • 第十二章 精明的将领作战时应当让士兵背水一战,消除那些让敌人背水一战的因素
  • 第十三章 弱兵强将和弱将精兵,哪一个更可靠
  • 第十四章 战斗中出现的新花样和新声音,能够产生何种效果
  • 第十五章 应由一人而不是数人统领军队;将多有害
  • 第十六章 真正的德行只在危难之时显现;太平时代的得势者不是贤达,而是富贵门第
  • 第十七章 不可先迫害一个人,然后又让他主持大事
  • 第十八章 能预见到敌人的计谋,是将领的最大优点
  • 第十九章 统治民众,安抚是否比惩罚更重要
  • 第二十章 较之于罗马的任何军队,善意对法利希人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 第二十一章 汉尼拔采取不同的处事方式,为何能在意大利取得和西庇阿在西班牙一样的成果
  • 第二十二章 曼利乌斯·托克图斯的严厉和瓦勒里乌斯·科维努斯的友善,给他们带来了同样的荣耀
  • 第二十三章 卡米卢斯被赶出罗马的原因
  • 第二十四章 延长任期使罗马遭受奴役
  • 第二十五章 论辛辛那图斯和众多罗马公民的贫困
  • 第二十六章 女人祸国
  • 第二十七章 如何让分裂的城市团结;若想控制城市必须维持其分裂的看法为何错误
  • 第二十八章 应当提防公民的功业,因为在善举背后,往往潜伏着专制的萌芽
  • 第二十九章 人民犯罪的根源在于君主
  • 第三十章 希望运用自己的权力造福于共和国的公民,先要消除嫉妒心;在看到敌人时,务必整饬城市的防务
  • 第三十一章 强大的共和国和杰出的人,无论面对何种命运,都能保持同样的勇气、同样的尊严
  • 第三十二章 人们用什么方式阻碍和平
  • 第三十三章 要想打胜仗,务必让军队保持自信并信任将领
  • 第三十四章 什么样的名望、言辞和看法使人民支持一个公民;他们在任命行政长官时,是否比君主更高明
  • 第三十五章 充当某种意见的首领有何危险;这种意见越是不同寻常,其危险就越大
  • 第三十六章 法兰克人为何在战斗开始时无比勇猛,后来却连女人都不如
  • 第三十七章 在大战之前是否有必要进行小规模战斗;若想避免这种战斗,应当如何摸清新的敌人
  • 第三十八章 如何造就一个能够获得军队信任的将领
  • 第三十九章 将领应当熟悉地形
  • 第四十章 在战争中运用欺诈是荣耀之事
  • 第四十一章 保卫祖国应当不计荣辱,不择手段
  • 第四十二章 被迫做出的承诺不必遵守
  • 第四十三章 出生在同一个地区的人,无论何时几乎都保持相同的天性
  • 第四十四章 运用残暴无耻的手段,往往可以获得用正常手段无法获得的东西
  • 第四十五章 何为较好的战术:先抵挡住敌人,形成相持之势后再去攻击他们,还是一开始就倾全力猛攻
  • 第四十六章 城市的家族为何长期保持某种习俗
  • 第四十七章 优秀的公民应当爱国而不计私仇
  • 第四十八章 看到敌人犯下大错时,要谨防上当受骗
  • 第四十九章 共和国要想维护自身的自由,每天都要采取新的防范措施;昆图斯·法比乌斯因为什么功绩得到了“马克西姆斯”的称号
  • 英译本注释征引文献一览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天中未来(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天中未来(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门从事综合出版服务与版权多元开发的全版权运营公司,以专业的版权运营为依托,打造出版机构、作者、及优质IP品牌。经营范围包括:内容运营、有声制作,版权贸易,IP改编,产品开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