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甄选刘禹锡诗作的精华,加以注释、评析。

内容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中唐著名诗人。初与柳宗元齐名,并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并称“刘白”。刘禹锡早年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后被贬斥蛮荒之地,但是他的性格比较倔强,因此,他的诗显得清峻明朗,包涵深刻的人生体味和丰富的哲理意蕴。

他的诗文集今传有《刘宾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本书选诗271题341首,按年编次,每首加以必要的解说和注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诗人创作和思想变化的过程,同时又较好地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贞元、永贞时期
  • 华山歌
  • 省试风光草际浮
  • 春有情篇
  • 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
  • 马嵬行
  • 白鹭儿
  • 浑侍中宅牡丹
  • 请告东归发霸桥却寄诸僚友
  • 谢柳子厚寄叠石砚
  • 淮阴行五首并引
  • 题招隐寺
  • 柳絮
  • 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谒韦令公
  • 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
  • 逢王二十学士入翰林因以诗赠
  • 蒲桃歌
  •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1]
  • 摩镜篇
  • 八月十五夜玩月
  • 春日退朝
  • 阙下口号呈柳仪曹
  • 墙阴歌
  • 桃源行
  • 萋兮吟
  • 途次敷水驿睹华州舅氏昔日行县题诗处潸然有感
  • 秋晚题湖城池上亭
  • 赴连州途经洛阳诸公置酒相送张员外贾以诗见赠率尔酬之
  • 秋江早发
  • 顺阳歌
  • 宜城歌
  • 纪南歌
  •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 君山怀古
  • 元和时期
  • 聚蚊谣
  • 百舌吟
  • 飞鸢操
  • 秋萤引
  • 阳山庙观赛神
  • 咏古二首有所寄
  •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御
  • 酬元九院长自江陵见寄
  • 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
  • 酬元九侍御赠壁州鞭长句
  • 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
  • 伤秦姝行并引
  • 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因而戏和
  • 哭吕衡州
  • 遥伤丘中丞并引
  • 送僧元暠南游并引
  • 寄杨八拾遗
  • 酬窦员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韵
  •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十一院长元九侍御
  • 汉寿城春望
  •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 泰娘歌并引
  • 早春对雪奉寄澧州元郎中
  • 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并引
  • 朗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而继和
  • 酬窦员外旬休早凉见示
  •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
  • 经伏波神祠
  •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
  • 团扇歌
  • 采菱行
  • 踏歌词四首
  • 堤上行三首
  • 竞渡曲
  • 蛮子歌
  • 视刀环歌
  • 秋风引
  • 喜康将军见访
  • 碧涧寺见元九侍御如展上人诗有三生之句因以和之
  • 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
  • 伤独孤舍人并引
  • 征还京师见旧番官冯叔达
  • 酬杨侍郎凭见寄二首
  •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荆州道怀古
  •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 度桂岭歌
  • 酬柳柳州家鸡之赠
  • 答前篇
  • 答后篇
  • 沓潮歌并引
  • 答杨八敬之绝句
  • 代靖安佳人怨二首并引
  • 敬酬彻公见寄二首
  •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
  •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辄著微诚再有长句时蔡戎未殄故见于篇末
  • 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 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
  • 酬马大夫登洭口见寄
  • 插田歌并引
  • 元日感怀
  • 南中书来
  •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
  • 平蔡州三首
  • 城西行
  • 平齐行二首
  • 莫傜歌
  •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
  • 海阳十咏并引
  •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并引
  • 长庆时期
  • 鄂渚留别李二十六表臣大夫
  • 松滋渡望峡中
  • 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
  • 伤愚溪三首并引
  • 寄唐州杨八归厚
  • 重寄绝句
  • 酬冯十七舍人宿赠别五韵
  • 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发榜后诗因而继和
  • 酬杨司业巨源见寄
  • 寄杨八寿州
  • 酬杨八副使赴湖南途中见寄一绝
  • 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中别墅
  • 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有柳色春藏苏小家之句因而戏酬兼寄浙东元相公
  • 送裴处士应制举并引
  • 和乐天题真娘墓
  • 和乐天柘枝
  • 闻韩宾擢第归觐以诗美之兼贺韩十五曹长时韩牧永州
  • 畬田行
  • 蜀先主庙
  • 观八陈图
  • 竹枝词九首并引
  • 竹枝词二首
  • 纥那曲词二首
  • 送景玄师东归并引
  • 别夔州官吏
  • 鱼复江中
  • 巫山神女庙
  • 自江陵沿流道中
  • 望洞庭
  • 洞庭秋月行
  • 武昌老人说笛歌
  • 西塞山怀古
  • 经檀道济故垒
  • 九华山歌并引
  • 谢宣州崔相公赐马
  • 晚泊牛渚
  • 秋江晚泊
  • 夜闻商人船中筝
  • 宝历时期
  • 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
  •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 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谢寄
  • 令狐相公见示河中杨少尹赠答兼命继声
  •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筚篥歌
  • 湖州崔郎中曹长寄三癖诗自言在诗与琴酒其词逸而高吟咏不足昔柳吴兴亭皋陇首之句王融书之白扇故为四韵以谢之
  • 望夫石
  • 金陵五题并引
  • 罢和州游建康
  • 金陵怀古
  • 台城怀古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 谢寺双桧
  • 和乐天鹦鹉
  • 韩信庙
  •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
  • 大和时期
  • 令狐相公俯赠篇章斐然仰谢
  • 酬令狐相公赠别
  • 罢郡归洛阳闲居
  •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
  • 故洛城古墙
  • 鹤叹二首并引
  • 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
  •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
  • 秋夜安国观闻笙
  • 洛下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
  •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 有所嗟二首
  •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雪后眺望因以留别
  •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
  •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三相国唱和之什翰林旧侣继踵华城山水清高鸾凤翔集皆忝夙眷遂题是诗
  • 初至长安
  • 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
  • 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 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引
  •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 城东闲游
  • 唐郎中宅与诸公看牡丹
  • 赏牡丹
  •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绝
  • 裴相公大学士见示答张秘书谢马诗并群公属和因命追作
  •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 与歌者何戡
  •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
  • 答白刑部闻新蝉
  • 早秋集贤院即事
  • 送王司马之陕州
  •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 终南秋雪
  • 和乐天早寒
  • 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 和乐天以镜换酒
  • 送浑大夫赴丰州
  • 曲江春望
  • 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韩湖州自代因寄七言
  •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 和乐天南园试小乐
  • 答乐天戏赠
  • 和乐天春词
  • 曹刚
  • 与歌童田顺郎
  • 田顺郎歌
  • 叹水别白二十二
  • 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宾客
  • 始闻蝉有怀白宾客
  • 忆乐天
  •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 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
  • 送李尚书镇滑州
  • 庙庭偃松诗并引
  • 微之镇武昌中路见寄蓝桥怀旧之作凄然继和兼寄安平
  • 和郓州令狐相公春晚对花
  •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 吟白君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 与歌者米嘉荣
  • 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
  • 赠乐天
  •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 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
  • 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
  • 和西川李尚书伤韦令孔雀及薛涛之什
  • 郡斋书怀寄河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
  •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 题于家公主旧宅
  • 西山兰若试茶歌
  • 姑苏台
  • 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
  • 吴兴敬郎中见惠斑竹杖兼示一绝聊以酬之
  • 杨柳枝词九首
  • 浪淘沙九首
  • 酬朗州崔员外与任十四兄侍御同过鄙人旧居见怀之什
  •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
  • 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
  • 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
  • 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
  • 昼居池上亭独吟
  • 酬喜相遇
  • 开成、会昌时期
  •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
  •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
  • 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
  • 酬乐天斋满日裴令公置酒席上戏赠
  •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 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
  • 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继和以寄苦怀
  • 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
  • 和令狐相公南斋小燕听阮咸
  • 秋中暑退赠乐天
  • 酬乐天咏老见示
  • 洛滨病卧户部李侍郎见惠药物谑以文星之句斐然仰酬
  • 令狐仆射与予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然音问相继今年十一月仆射疾不起闻予已承讣书寝门长恸后日有使者两辈持书并诗计其日时已是卧疾手笔盈幅翰墨尚新律词一篇音韵弥切收泪握管以成报章虽广陵之弦于今绝矣而盖泉之感犹庶闻焉焚之帐之前附于旧编之末[1]
  • 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 送春曲三首
  • 思黯南墅赏牡丹花
  • 酬端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一绝
  • 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
  • 始闻秋风
  • 秋词二首
  • 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
  • 学阮公体三首
  • 偶作二首
  • 附 赠李司空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被低估的诗人刘禹锡

    唐代李白杜甫王维(杜甫于唐代名气没有我们知道的那么大)把诗歌带向了无人可及的高度;生活在中唐,又有韩愈、白居易开宗立派,名声高起;到了刘禹锡,很多人只记住了他的《陋室铭》,事实是刘禹锡亦是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的一颗大星。在此略陈一二:       刘禹锡的诗歌颇有哲理,“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在唐代诗人里并不多见。苏轼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不是很像,从中可以窥见刘诗对后世的影响。       刘禹锡二十三年弃置身,但他却不悲古伤今,而是赞美秋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开掘诗歌传统题材时善于创新,赋秋日以诗情,以豪迈,怎不令人击节赞叹。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刘禹锡对于民歌的学习也颇有成就。此时的刘禹锡已是贬谪之身。诗中从没有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身世慨叹。         至于其怀古诗《西塞山怀古》不输老杜,《乌衣巷》匹敌李白。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