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

内容简介

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李开复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十七个月 向死而生
  • 引言 从心选择
  • 第一章 顽童
  • 父亲和母亲的相遇
  • 我的出生
  • 童年
  • 小学
  • 母亲的关爱
  • 父亲的影响
  • 第二章 飞往美国
  • 转折
  • 初到橡树岭
  • 攻克英文
  • 东西方教育的差异
  • 橡树岭高中
  • 死党
  • “校刊”和公司
  • 12份大学申请
  • 第三章 我的大学
  • 哥伦比亚大学——人生新的起点
  • 大学生活——贫穷而快乐的日子
  • 转系
  • 玩游戏,打桥牌
  • 打工生涯——发现别样的世界
  • 遇到真爱
  • 第四章 博士生涯
  • 装了芯片的售货机
  • 走进卡内基·梅隆
  • 语音识别
  • 李老师的催眠术
  • “比尔”赢得奥赛罗大赛世界冠军
  • 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
  • 破格留校
  • 第五章 工作在苹果
  • 最酷的苹果
  • 海盗文化
  • 苹果危机
  • 小精灵“调戏”女主持人
  • 学习管理的艺术
  • 自荐成为多媒体部门总监
  • 未选之路
  • 最年轻的副总裁
  • 离开苹果
  • 第六章 SGI
  • 没有用的创新
  • 黯淡的日子——把部门卖掉
  • 去微软,回中国
  • 心理治疗
  • 第七章 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
  • 不可能的任务
  • 进驻希格玛
  • 张亚勤归来
  • 聪明人的重力场
  • KFC、拱猪、黑猩猩
  • 无处不在的白板
  • 如何对老板说“不”
  • 兵团作战
  • 卷起袖子做老师
  • 向比尔汇报
  • 最火的研究院,最伤感的别离
  • 第八章 西雅图五年
  • 反垄断案
  • 盖茨流泪
  • 流产的.NET
  • 我的MSN时代
  • 亲历Windows Vista的研发
  • 灾难——Windows Vista全部重写!
  • 帮助中国
  • 陪盖茨在中国救火
  • 作别微软
  • 第九章 最艰难的60天
  • “能得到李开复是最好的”
  • 高尔夫球场上的面试
  • “开复,我们被起诉了!”
  • 每本商业杂志的封面都是我
  • 人生中最艰难的60天
  • 不再熟悉的朋友
  • 出庭前的“魔鬼训练”
  • 庭审——“拳击手套该拿下来了!”
  • 宣判——“我们赢了第一回合!”
  • 与历史和解
  • 第十章 谷歌的童话世界
  • 感受谷歌
  • 魔鬼试题
  • 谷歌中国
  • ICP牌照风波
  • 做好搜索
  • 自我管理
  • 坚守的意义
  • 再见,谷歌
  • 第十一章 世界因你不同
  • 我与中国大学生的不了缘
  • 建立我学网
  • 世界因你不同
  • 后记:走近李开复
  • 再版后记:我的世界因你不同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5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富有的人不是拥有最多的人,而是需求最少的人。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这就是这本书,总结呈现出来的一句话:成功并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改变骄傲

      每日一书:《世界因你不同》。“成功并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 李开复病中,我才体会到,生命是一个旅程,每一个当下都值得品味。而所谓只争朝夕,过分追求一个宏大的目标,去最大化影响力,也许包含着一种功利的需求,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人生。这一切其实皆与初衷背道而驰。我暗暗下定决心,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一定改变我的骄傲。除了拥有一个宏大的理想,我是否让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快乐。我是否享受着每一个偶然的来临,我是否享受着与每一个缘分的片刻神交。乔布斯曾说过:“记住你即将死去。” 这句话如今已成为我的座右铭,它每天提醒我看清楚什么才是生命中重要的选择;所有的荣耀与骄傲、难堪与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最终,人生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 —— 那些生命中最美好的体验。从 2006 年强调专注搜索开始,我压抑着身边跃跃欲试的年轻工程师要做更酷、更炫产品的呼声,同时也把那些 “想快赚钱,买流量” 的声音屏蔽在我们的世界之外。“解决断网问题、提高搜索质量、让整合搜索呈现得更完美”—— 这是谷歌中国创立后最专注的事情。直到今天,谷歌中国的搜索质量已堪称最精确、最完整、最即时。而谷歌整合搜索以及搜索百宝箱的推出,让用户获得了最好的搜索体验。我们的市场份额也从 2006 年的 16.1% 提高到 2009 年的 31.0%。“Lead your life” 而不是 “Live your life(过一生)”,也就是说,不要只是 “过一生”,而是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这些,人的一生就不会再有遗憾。美国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所注重的准则是:自由、独立、自主学习、重视理解、重视实践。老师重视学生发表的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反驳老师。美国教育中一个基本思想是:教育不是死的,不是让学生去把握一系列静态的知识,而是教学生通过理解、思考、创新,来继续增进对知识的理解,然后再进一步去发展新的知识。这样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更能够将优秀人才的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也更适合 21 世纪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一直认为,美国的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从阅读中思考,从辩论中思考,从而获得启示,进而将独立思考变成了一种能力。美国教育家斯金纳(B. F. Skinner)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他所说的正是自修之道,也是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有些年轻人得知我一辈子只有一份感情,或者说第一次恋爱就结婚了,感到十分不可思议。尤其是我在 21 岁就组成了家庭,感到有点震惊。其实,对于我来说,正是因为有了稳定的感情依靠,使得我在美国读博士期间,不再感觉到孤独,也让我有了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做科技研发的动力。在导师的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我开始了疯狂的科研工作。我每天上午 8~9 点起床,到学校完成自己必须做的课业、助教等工作,中午回家,从中午 1 点工作到凌晨 2~3 点,一星期有 6 天都是如此,只有星期天是承诺妻子的 “休息日”。就算星期天,我也会多次上机去看看我的实验是否在跑。一天 18 个小时,一周 100 多个小时,我坚持了三年半。苹果所谓的 “海盗” 精神,我一直有所耳闻。在苹果,公司的信条是: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公司创办初期,乔布斯曾在楼顶悬挂一面巨大的海盗旗,向世人宣称:我就是与众不同。乔布斯还在他的 “海盗” 房子里放了一架贝森朵夫(Bosendorfer)的钢琴以及一对一万美元的音箱,有的时候,他会为员工即兴弹奏一段激昂的钢琴曲,整个大厅里充满了激情。钢琴的旁边,乔布斯放了一辆宝马(BMW)的摩托车,一进门就看到它在那儿闪着银光,“另类” 而 “霸道”。1998 年春天,SGI 已不再是我加入时那个欣欣向荣的公司了。多项业务踯躅不前,资金链也越来越紧张。那一年,SGI 公司换了来自惠普的新总裁瑞克・贝鲁佐(Rick Belluzzo)。在惠普,他提出赔钱卖打印机,但依靠墨水赚钱的理念,帮助惠普打下了一片江山,显然,这类定价游戏是他的专长,因为他是会计师出身。对他来说,一切都得拿财务数字说话。我在微软雷德蒙总部里第一次见到了比尔・盖茨。比尔那时候 40 岁出头,虽然掌管着全世界最大的软件帝国,但他依然是一副典型的技术人员打扮,Polo 衬衫,头发凌乱,两只眼镜片上泛着油光。他的态度非常亲和,说话的语调是轻轻的,办公室里全部是橡木家具,有一种朴实和古老的感觉。微软投资研究院的传统由来已久,这源于盖茨对 “科技能够改变世界” 的信念。微软设立研究院,有一个固定的目标是 “支持长期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而不受产品周期所限”,这是一种耐心的表现。所有的员工都相信:微软最神奇的时刻总是它作为 number 2(第二名)去学习、赶超 number 1(第一名)并把第一名击溃的时候。不过,一个产品队伍一旦失去了假想敌,它就会松懈,盖茨和鲍尔默也会撤回对它的投资和支持。比如说,在 Internet Explorer 击败 Netscape 之后,微软就降低了投资,致使它的浏览器多年没有再进步,直到又出现了火狐这个 “敌人”,才又开始振作。盖茨和鲍尔默的管理风格迥异。比尔・盖茨为技术而痴迷,每年都会到一座临水而建的二层小木屋里 “闭关”,在这一周时间里,盖茨连续数小时审阅技术报告,描绘微软帝国新的蓝图,而一周结束后,直升机带着木屋主人乘风而去。在每次的盖茨 “闭关” 结束之后,微软总会有惊世之举 ——IE 浏览器、Tablet PC、网络游戏业务等等横空出世。斯蒂夫・鲍尔默和专注于技术的盖茨不同,他是一名实实在在的管理狂人,可以说,他是微软公司的头号啦啦队长,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他说话声音很大,非常有力量,而且很感性,很有穿透力。他是一个全能领导者,既有商业头脑,又有战略眼光,能鼓舞士气,还富有激情,精通财务。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一个员工刚加入 Google,但是他找不到一间办公室有空座位,于是就直接搬进了 CEO 艾瑞克・施密特的办公室,艾瑞克面露难色,小声地对这位员工说,“你要不要去问问别人,看还有没有别的选择?” 那个员工出去晃了一圈,回来说:“我到处去问了,他们都说我就坐这儿最好。” 于是,这位员工和施密特共用一间办公室,时间长达半年。在这半年间,Google 正处在上市的过程中,每次施密特接到和上市有关的机密电话,都只有跑到室外去打。半年后,Google 终于买了新办公大楼,施密特刻意挑选了一个面积非常小的办公室,根本不可能容纳第二个人,他这才终于得到了清净。这样的故事,在别的公司可能只是 “奇闻轶事”,但对于 Google 来说,却是确有其事。最让我震撼的是 Google 对公众利益的态度。Google 上市时,坚持让股民直接买 Google 的股票,而不是由大投资银行分配给大户,这种做法得罪了不少投资银行,但却得到了民众的好评。Google 是一家先让用户满意,然后再考虑赚钱,如果不赚钱也没有关系的公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将每一段经历串成珍珠项链

        1022 页的详实内容,开复老师传奇的人生经历给了我诸多启发的。


        看完之后,我更多地思考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以及每个个体所拥有的机会感到珍惜。
        书中两段特殊的事件让我印象深刻:
        1. 鸽院长项目:答应别人做的事因为拖延没完成,被拒绝。做人言出必行是是十分重要的品质。
        2. 盖茨流泪(盖茨也有委屈也有无奈)
        作为微软董事长,我日子是那么痛苦,我为什么还要做呢?因为我不服气。我不服气业界把我们评为霸权,说我们自私,说我们欺负用户。他们为什么不去做做调查,看看是谁开创了这一番事业,成就了无数软件公司,造福于用户?他们为什么不去理解一下,我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说我傲慢,说我欺负别人?我只是为了理想,甚至牺牲了我个人的私生活,也牺牲了我的家人,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掌握大格局的人往往不被理解,往往被大众误解,夹杂着各种猜测和偏见。此时明确自己的初心很重要,以及对此的真诚态度。在这之中,你能看到真实的人情冷暖。
        文中也有不少描述中西方教育的巨大差异,中国内地名校毕业生单一且功利的价值观,透露出的中国目前教育的窘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得不说,看名人传记,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人的真实全貌,每一个人都是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才慢慢走向成熟的。也因此知道自己生命中的某些可能,人生苦短,如果有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就去勇敢实现它吧 ^_^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35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