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哲学研究所。

内容简介

本书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如《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新发展理念,特别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了多重视域的批判性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编辑委员会
  • 本辑特稿
  • 深入把握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时代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但时代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已经前进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 二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 三 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 关于史前认识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一 探讨认识的发生要顾及前语言的认识形式
  • 二 关于原始思维逻辑的特质及其与形式逻辑的关系
  • 三 由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过渡的机制问题
  •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之间
  • 一 “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一个过渡性的理论范畴
  • 二 危机的缓解与革命的退潮
  • 三 在“货币”中发现“资本”
  • 四 “价值”与“工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的直接理论准备
  • 市民社会批判与人的解放
  • 一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裂: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的时代背景
  • 二 市民社会中人的双重生活:天国的生活与尘世的生活
  • 三 犹太精神:市民社会的本质精神
  • 四 人的解放:市民社会批判的目标指向
  •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超越
  • 一 “政治经济学的前提”的批判
  • 二 劳动价值论的“哥白尼革命”
  • 三 “理论总问题”的转换
  • 马克思辩证法的真实意义
  • 历史、文本与问题
  • 一 《资本论》的最初介绍(1902~1922)
  • 二 《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问世(1923~1938)
  • 三 《资本论》的进一步传播(1939~1949)及拓展性讨论
  • 马克思历史道路理论的具体构建
  • 一 现代社会之主题:“劳动-资本”的辩证结构
  • 二 历史道路之横向:世界经济体系的共时性结构
  • 三 历史道路之纵向:“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历时性结构
  • 青年马克思论科学与哲学的分野
  • 一 对感性现象的不同理解
  • 二 对实证知识的不同态度
  • 三 对心灵宁静的不同影响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回溯性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历史运用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基本特征
  •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历史启示
  • 论青年毛泽东的劳动观
  • 一 青年毛泽东劳动观的理论背景
  • 二 青年毛泽东劳动观的实践维度
  • 三 短暂的启蒙与深刻的印痕:青年毛泽东劳动观的理论评析
  • 问题意识与发展理念变革
  • 一 问题是发展理念变革的基础
  • 二 社会发展总问题的新特征
  • 三 基于问题转型的发展理念变革
  • 新发展理念的双重属性
  • 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二 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属性
  • 三 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关系属性
  • G20杭州峰会与太和博弈
  • 一 G20峰会的由来与中国角色的复杂性
  • 二 博弈的零和、负和、正和、太和
  • 三 一切博弈本质上都是太和博弈
  • 四 兼容性:改革开放在中国和世界
  • 五 全球治理中的太和博弈
  • 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要义
  • 论创造的意义
  • 一 创造与成就
  • 二 创造与世界
  • 三 创造与认识
  • 四 创造与根据
  • 五 创造与义务
  • 六 创造与真理
  • 七 创造与规定
  • 结语
  •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
  • 寻求与确立全国各族人民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
  • 一 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
  • 二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汲取营养
  • 三 打造人类共同体,共建“全人类共同价值”
  •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论“自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维度
  • 一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自由”
  • 二 西方“自由”概念的发展
  • 三 马克思的自由观
  • 关于“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
  • 一 中国共产党提出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
  • 二 中国共产党强调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三 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原则
  • 现代性视域中的“平等”问题及解决路径
  • 一 古代和现代的平等观念
  • 二 现时代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
  • 三 走向平等之路
  • 建设文化强国:从应对挑战到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 一 建设文化强国的主要挑战
  • 二 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国方案
  • 三 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国经验
  • 信息时代生态城市建设之事实与价值关系探析
  • 一 事实与价值的哲学内涵
  • 二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
  • 三 事实与价值范畴视域下的生态城市建设
  • 论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 物化问题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矛盾:论卢卡奇的批判方式
  • 当代西方剥削理论评析
  • 一 当代西方剥削理论的最新进展
  • 二 回到马克思——重新审视西方剥削理论
  • 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
  • 一 “绝对的历史主义”与“实践的一元论”
  • 二 经济与文化
  • 三 市民社会与国家
  • “意识形态一般”的思想语境与理论图式
  • 一 意识形态批判语境中的“劳动力再生产”
  • 二 “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图式:主体传唤与意识形态机器
  • 三 远未终结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超越可能与理论效应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