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推进医养结合实现健康老龄化

内容简介

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基础,推进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本书突出医养结合的体制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本书由三个篇章组成,从理论和逻辑自洽性的纵向“经度”和内容和体系完整性的横向“纬度”两条交织的线索组织。第一篇章为总报告,纵向“经度”,重点回答业界普遍关心的若干开放性理论问题,对总体发展的评价,提出政策建议。第二篇章为分报告,主要解决横向“纬度”,各分报告从“要素”的角度分维度地深入剖析“医养结合”。第三篇章为国际报告,针对国外主流的医养结合“治理体系”做深度分析。第四篇章为国内报告,以市县、企业为单元,辅以省为单元,针对国内兴起的医养结合“治理体系”做深度分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报告(2020)》编委会
  • 作者简介(以篇章排列)
  • 各章执笔人
  • 第一章 中国特色医养结合道路的基本内涵、发展脉络和行动方略
  • 第一节 医养结合发展背景与意义
  • 一 医养结合的背景
  • 二 医养结合的内涵
  • 三 医养结合的意义
  • 第二节 医养结合发展成就与机理
  • 一 维护基本权利
  • 二 回应老龄需求
  • 三 提升供给效率
  • 四 拓展产业边界
  • 五 促进供需匹配
  • 六 改善治理绩效
  • 第三节 医养结合发展动力与趋势
  • 一 医养结合发展动力
  • 二 医养结合发展趋势
  • 第四节 医养结合发展面对的问题与瓶颈
  • 一 医养结合发展程度不充分
  • 二 医养结合发展水平不均衡
  • 三 医养结合要素支撑能力弱
  • 四 医养结合生态秩序不清晰
  • 第五节 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 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政策和营商环境
  • 二 发挥平台作用,扩大医养类服务消费总量
  • 三 加快新基建,加大数字智慧医养支持力度
  • 四 强化要素支撑,确保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
  • 五 发挥体制优势,促进医养结合体协同共治
  • 第六节 结语
  • 第二章 我国医养结合政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家级医养结合相关政策现状分析
  • 一 政策发展脉络分析
  • 二 政策主要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各地医养结合专项政策现状分析
  • 一 政策总体现状
  • 二 政策完善度分析
  • 三 政策创新度分析
  • 四 综合指数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医养结合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 一 主要问题
  • 二 未来发展建议
  • 第三章 医养结合服务内容与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医养结合服务发展背景
  • 第二节 医养结合核心服务内容及服务模式
  • 一 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及内容
  • 第三节 现阶段医养结合的主要服务模式
  • 一 养老机构自建医疗服务机构
  • 二 养老机构签约医疗机构,合作实现医疗服务需求
  • 三 医疗机构增设养老床位,开展养老服务
  • 四 通过社区服务机构开展上门服务
  • 五 养老供需发展带动的新服务模式
  • 第四节 医养结合服务关键要素
  • 一 医疗资源配置等级决定了服务触达深度
  • 二 医养结合模式中医疗的精准定位是单体良性发展的要素
  • 三 打通支付渠道是医疗机构拉动服务的核心要素
  • 四 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是医养结合持久发展的要素
  • 五 专业人才是医疗服务质量的支撑要素
  • 第四章 医养结合人才发展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医养人才建设现状和问题
  • 一 医养人才的内涵和外延
  • 二 医养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 三 医养人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医养人才建设的新机遇
  • 一 产业发展带来新需求
  • 二 政策红利释放新动能
  • 三 科技进步驱动人才新形态
  • 第三节 医养人才建设路向
  • 一 完善医养人才专业教育体系
  • 二 构建医养人才职业标准体系
  • 三 构建医养人才职业管理与成长体系
  • 四 构建医养人才非正式照护体系
  • 第五章 医养结合资金要素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资金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和政策历程
  • 第二节 医养结合资金的来源状况
  • 一 资金体系的根本保障——社会保险
  • 二 必不可少的资金来源——政府补贴
  • 三 日益重要的资金来源——商业保险
  • 第三节 医养结合的重要资金来源——长期护理保险
  • 一 制度发展概况
  • 二 筹资来源与保障对象
  • 三 保障水平与给付方式
  • 四 试点地区的经验
  • 第四节 医养结合资金要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 一 尚未形成统一资金保障体系,资金保障水平低
  • 二 医养结合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过于依赖政府
  • 三 医养结合资金保障资源分配及使用不平衡
  • 四 医养结合资金要素的发展对策
  • 第六章 医养结合技术要素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健康养老服务的技术发展现状
  • 一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
  • 二 我国智慧健康养老技术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技术赋能医养结合
  • 一 “医养智慧化”的技术应用分析
  • 二 “医养智慧化”的技术效度分析
  • 第三节 医养结合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典型实践及对策建议
  • 一 医养结合典型技术实践情况
  • 二 加快医养结合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对策建议
  • 第七章 医养结合中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如何理解医养结合中的数据要素
  • 一 数据要素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二 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市场化改革
  • 三 培育医养结合数据要素市场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医养结合数据资源建设与发展现状
  • 一 政府部门:以基层试点促进数据共享开放
  • 二 行业企业:以跨界互补构建数据要素生态
  • 三 基层机构:以项目契机推动多方共建共享
  • 第三节 医养结合中数据要素发展的主要挑战
  • 一 数据基础设施不足,开放共享水平仍较低
  • 二 数据开发利用不足,对基层的有效支撑缺乏
  • 三 数据市场监管滞后,交易与应用的风险大
  • 第四节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几点对策
  • 一 统筹推进医养结合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 二 促进数据要素对医养结合发展的有效支撑
  • 三 营造有序的医养数据要素市场治理体系
  • 第八章 医养结合资本要素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政策鼓励金融支持医养结合服务加快发展
  • 第二节 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的主要融资模式
  • 一 医养结合模式及产品形态
  • 二 政策性金融工具
  • 三 银行信贷支持医养结合服务业发展
  • 四 保险支持医养结合服务业发展
  • 五 基金投资医养结合服务业
  • 六 医养相关REITs
  • 第三节 金融支持医养结合项目案例分析
  • 第九章 医养结合运行机制发展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医养结合平台建设情况
  • 一 医疗平台引入养老服务
  • 二 养老机构平台引入医疗服务
  • 三 医养结合的整合平台
  • 第二节 医养结合规则
  • 一 医养结合管理体制
  • 二 医养结合管理机制
  • 三 医养结合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医养结合保障规则
  • 一 逐步完善老年护理医疗专区
  • 二 制定合理、科学的单病种服务包
  • 三 建立健全培养机制,组建高素质团队
  • 四 落实医保结算政策,有效控制医保费用
  • 第四节 中央、地方流动机制
  • 一 中央、地方财政责任划分
  • 二 中央、地方职责划分
  • 三 跨地区转移问题
  • 第五节 医养结合监管
  • 一 行政监管
  • 二 协同监管
  • 第十章 国际比较:医养服务质量建设
  • 第一节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NQI)
  • 一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概念
  • 二 合格评定
  • 第二节 国外医养结合服务质量体系
  • 一 国际标准化组织
  • 二 美国
  • 三 英国
  • 四 德国、澳大利亚、日本
  • 第三节 国内医养服务质量建设现状
  • 一 NQI顶层设计
  • 二 国内医养服务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三 国内养老、医养结合行业合格评定状况
  • 第四节 国内医养服务质量建设的建议
  • 一 政策引领,公众参与
  • 二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 三 人才储备,资金保障
  • 四 公开共享,共同培育
  • 五 立足国情,放眼国际
  • 第十一章 荷兰医养结合模式
  • 第一节 荷兰医疗体系架构和治理
  • 一 荷兰的医疗系统架构
  • 二 医疗系统改革及其影响
  • 三 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 四 “有管理的竞争”医疗照护系统治理机制
  • 第二节 议价和支付机制
  • 一 议价和支付
  • 二 医疗工作者的收费机制
  • 第三节 荷兰医疗服务体系
  • 一 基层医疗
  • 二 专科医疗和紧急医疗
  • 三 康复治疗
  • 四 长期护理服务
  • 五 荷兰医疗体系面临的问题
  • 第四节 整合照护
  • 一 整合医疗的需求及目标
  • 二 慢病整合医疗照护模式与支付机制
  • 三 “介助型老年人”的整合照护模式的发展
  • 第五节 借鉴启示
  • 一 发展整合医疗照护的中坚力量——基层医疗
  • 二 整合医疗照护网络的组织和监管
  • 三 整合医疗照护的支付方式
  • 四 整合医疗照护的信息支撑
  • 五 患者的权利和赋能
  • 第十二章 美国整合照护模式与借鉴
  • 第一节 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服务体系
  • 一 居家、社区和机构相衔接的连续性医养康护服务模式
  • 二 筹资机制
  • 三 参与资格与监管手段
  • 第二节 PACE(老年人全面照护计划)的模式与特征
  • 一 PACE发展沿革、核心与外延
  • 二 PACE跨学科团队与服务效率
  • 第三节 整合照护体系搭建核心要素
  • 一 通过治理机制(绩效管理)实现高效整合模型
  • 二 对完善中国医养结合长期照护体系的启示
  • 第十三章 英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讨
  • 第一节 英国国家医疗系统和长期照护系统简介
  • 第二节 当前英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 一 整合社区医疗和住院医疗系统(PACS)
  • 二 创建社区层面的医疗护理专业团队(MCP)
  • 三 为养老院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EHCH)
  • 四 提升协调能力和减轻急诊室压力(UEC)
  • 五 地区性的医院合作(ACC)
  • 第三节 结语
  • 第十四章 浅谈日本老年护理服务产业
  • 第一节 日本老年护理行业的发展现状
  • 一 护理制度与资金匹配不平衡
  • 二 护工人员匮乏且工资低
  • 三 社会保障财源紧张
  • 四 护理服务质量问题被忽略
  • 五 长期护理保险的功与罪
  • 六 护理服务产业改革趋势
  • 第二节 日本老年护理服务行业改革调研情况
  • 一 护理服务行业的调研方法
  • 二 护理服务行业供需调研情况
  • 三 护理服务的调研结论
  • 第三节 启示与展望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