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社会和政治的视角考察哲学的一般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全名为《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其目的是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所以,在本书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辟有专门的章节来作详细的论述,比如,他专门分章讨论了雅典与文化的关系、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犹太人的宗教发展、黑暗时期的罗马教皇制、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运动,等等。罗素认为“哲学家是由其特定的时代所造的”,因此在写作本书时,他特别注重阐述各种哲学思想之间的历史关联。

本书内容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近代哲学”三大板块,由古希腊文明说起,分别介绍了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原子论、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犬儒学派……一直说到逻辑分析哲学为止。

阅读此书,我们不仅可以对西方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还可以了解西方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发展阶段及其与特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之间的关联。书稿章节明晰,内容详实,语言通俗,全书近五十万字,可谓一部规模宏大、逻辑严谨的哲学史著作,表现了罗素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译者语
  • 绪论
  • 第一卷 古代哲学
  • 第一章 希腊文明
  • 希腊文明的兴起
  • 米利都学派
  • 毕达哥拉斯
  • 赫拉克利特
  • 巴门尼德
  • 恩培多克勒
  • 第二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 雅典——希腊城邦的骄傲
  • 阿那克萨戈拉
  • 原子论者
  • 普罗泰戈拉
  • 第三章 苏格拉底
  • 《申辩篇》
  • 神秘的苏格拉底
  • 第四章 斯巴达及其影响
  • 斯巴达的社会结构
  • 斯巴达的军事地位
  • 斯巴达的宪法
  • 第五章 柏拉图
  • 柏拉图理论的来源
  • 柏拉图的乌托邦
  • 柏拉图的理念论
  • 柏拉图的不朽论
  •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及希腊早期的天文学
  •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 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 第七章 希腊化时代
  • 由于不幸,他们不得不成为无赖
  • 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 伊壁鸠鲁派
  • 斯多葛主义
  • 第八章 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 罗马帝国与被征服国家的相互影响
  • 普罗提诺
  • 第二卷 天主教哲学
  • 第一章 天主教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 天主教哲学的起源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瓦解了中世纪的综合思想体系
  • 第二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 基督教中的犹太要素
  •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史
  • 《以诺书》与旧约全书七十人译本
  •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 欧利根
  • 第三章 基督教的三位博士
  • 圣安布罗斯
  • 圣杰罗姆
  • 圣奥古斯丁
  • 第四章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 纯粹哲学
  • 上帝之城
  • 与裴拉鸠斯的辩论
  • 第五章 蛮族入侵和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 蛮族入侵
  • 教会关于人性和神性的争辩
  • 鲍依修斯的《哲学的慰藉》
  • 第六章 修道院的创立和早期基督教活动
  • 修道运动和修道院的创立
  • 边奈狄克特教派
  • 教皇大格雷高里
  •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 教皇摆脱皇权获得独立
  • 教皇与皇帝的相互依存关系
  • “黑暗时期”的纷争
  • 第八章 约翰·司各脱
  • 司各脱杂粥
  • 司各脱学说中的非正统教义性
  • 第九章 11世纪的教会改革
  • 反对买卖圣职运动
  • 独身主义
  • 教会改革
  • 格雷高里七世
  • 理智复兴
  • 第十章 伊斯兰教文化及其哲学
  • 阿拉伯人的征战
  • 伊斯兰教世界的两位哲学家
  • 第十一章 权力冲突与经院哲学的成长
  • 帝国与教廷的冲突
  • 伦巴底城市群的兴起
  • 十字军
  • 经院哲学的成长
  • 第十二章 皇帝、教皇及异端教派
  • 13世纪的重大事件
  • 异端教派
  • 第十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 “天使博士”
  • 上帝存在的五个论证
  • 上帝是智慧的化身
  • 论人类灵魂和伦理问题
  • 论肉身的复活
  • 第十四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 罗吉尔·培根
  • 邓斯·司各脱
  • 奥卡姆的威廉
  •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 基督教的成长及教廷的世俗化
  • 鲍尼法斯八世与教廷的衰落
  • 教廷的分裂与全教会议
  • 威克利夫
  • 第三卷 近代哲学
  • 第一章 近代哲学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 近代哲学与科学
  •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 马基雅维利
  • 埃拉斯摩和莫尔
  • 第二章 宗教改革运动与科学的勃兴
  • 宗教改革运动
  • 科学的勃兴
  • 弗兰西斯·培根
  • 第三章 霍布斯的《利维坦》
  • 少年天才
  • 《利维坦》
  • 霍布斯的“理想国”
  • 君主制的鼓吹者
  • 霍布斯的国家理论
  • 第四章 理性主义者
  • 勒内·笛卡尔
  • 第二个伽利略
  • 斯宾诺莎
  • 莱布尼茨和“神存在”的四大论证
  • 第五章 自由主义思潮与浪漫主义运动
  • 自由主义的历史考察
  • 卢梭
  • 浪漫主义的发展
  • 浪漫主义的特征和价值观
  • 第六章 自由主义哲学家洛克
  • 洛克与他的理性论
  • 经验主义的始祖
  • 洛克的道德观
  • 洛克对世袭主义的批判
  • 洛克的“自然法”和财产论
  •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 “制约与均衡”学说
  • 洛克的影响
  • 第七章 经验主义哲学家
  • 贝克莱
  • 休谟
  • 第八章 康德
  • 哲学家之路
  • 康德的两组哲学命题及二律背反说
  •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
  • 作为和平主义者的康德
  • 康德的空间和时间理论
  • 第九章 19世纪思潮
  • 德国、法国、英国哲学思潮
  • 科学和机器生产
  • 第十章 黑格尔
  • 一个神秘主义者
  • 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战争的观点
  • 第十一章 拜伦、叔本华、尼采
  • 拜伦
  • 叔本华
  • 尼采
  • 第十二章 功利主义者
  • 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边沁
  • 达尔文主义与社会主义
  • 第十三章 卡尔·马克思
  • 马克思其人
  •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 第十四章 柏格森、詹姆斯、杜威及逻辑分析哲学
  • 柏格森
  • 詹姆斯
  • 杜威
  • 逻辑分析哲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6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西方思想史经典

    了解西方思想史入门必读,很多版本,商务印书馆的是全集,“得到” 有两个版本,但不影响阅读,起码要通读一本。罗素本身是哲学家和数学家,由他写的西方哲学史逻辑严谨,从古希腊开始历数西方 2 千年来的思想家,语言概念准确易读,本书出版时(1932),世界意识形态斗争还没有阵营分别,自由知识分子立场还可以充分畅所欲言。欧洲历史不是连续的,但并不影响自我向上追溯,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逻辑推演,在设定的前提下进行推导,在有系统文字记载的整个拉丁语系源流记录的思想荟萃都汇合成西方哲学史体系,本书分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三部分。哲学思想是现代科学的母体,而科学是现代工业化的基础,应该承认中华文明也有伟大的思想家,但不是科学源流,因文字载体原因,中华古代圣贤的思想都是以结论或比喻故事流传,又由于大一统体制有儒释道理论已经能应付农业社会组织管理需要,并不提倡理论探索和创新,古代中国有很先进的算术,但并没有数学,因为数学和哲学如同双生子最重要的是逻辑推演。而如果没有数学,现代科学的大厦构建就无从谈起,既然数学这项人类共同财富我们能从毕德格拉斯和欧几里得那里学习继承,哲学也应该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先哲思想学起。

      4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就是人学

      哲学,到底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答案非常简单。作为这个星球上唯一有理性的生物,我们哪怕拥有了物质上的一切,也还会感觉空虚和不满足,我们总会经历这样的时刻,会忍不住地反思生活的意义,追问死后的世界,会仰望头顶的星空,内察心中的道德律令 —— 这样的时刻也许不多见,但是每当它出现的时候,都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照亮,让我们不由得想起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乔布斯才会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因为乔布斯深深地认同苏格拉底的这个判断: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这是人生在世的根本大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梳理西方哲学的承启脉络

        伯兰特・罗素,1872.5.18-1970.2.2,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之一,同时也是活跃的政治活动家,并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无数人将罗素视为这个时代的先知,而与此同时罗素的许多政治立场却又是十分有争议性的。1950 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本身是多艺的通才型选手,所以当他研究哲学史的时候,自然会带上其他学科的思维。尤其哲学加上数学,是非常严谨的一种组合。维特根斯坦说过,哲学之所以存在很多还没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语言的不严谨性。假如语言本身是完美的,那么加上数学的严谨推理,绝对不会再出现什么逻辑难题。哲学本身就是哲学史。研究哲学,实际上必须研究以往的哲学史,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经过很长的时间,康德叔本华等人继续发展了下去,朴素的唯物主义也在中世纪后才慢慢发展成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这本通论型的哲学教材中,罗素很客观很详细地论述了希腊三杰,这样很有利于没有哲学基础的读者了解那些简单的哲学和伦理知识是如何承启的。哲学是为指导人生活和工作,思考而生的。看似神貌高深的哲学其实和普罗大众关系不大,但类如如何处世做人、如何建立基本的世界观这类关乎人之根本的元认知,还是需要有识之士进行传播,如此,罗素就是难得的通才型老师了。 拓展阅读,推荐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吉姆・霍尔特的《世界为何存在》。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2条书评

        出版方

        重庆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是由重庆市委主管、市政府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其前身是1950年组建的西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恢复现名。2005年4月29日,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重庆出版社的基础上,组建重庆出版集团公司。几十年来,重庆出版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出版方向,为社会提供了数十亿册计的健康有益的图书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