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3千字
字数
2018-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理查德·桑内特著名作品,《追风筝的人》《公共人的衰落》译者李继宏精心翻译。
内容简介
《匠人》要探讨的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冲动: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尽管匠人这个词让人联想到一种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而消失的生活方式,桑内特却认为,匠人的领域远远大于熟练手工劳动的范围;今天的程序员、医生、父母和公民都需要了解匠人精神的价值所在。本书堪称作者的巨著,这位当代知名的公共知识分子在书中探讨了过去和现在的匠人的工作;他把身体劳动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他质疑当今公认的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
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中跨越了时空,从古罗马的制砖工人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从巴黎的印刷社到伦敦的工厂,都是他笔下探讨的对象。历史在实践和理论、技艺和表达、匠人与艺术家、制造者与使用者之间划下了一道错误的界线;现代社会仍然没有摆脱这种历史遗存的折磨。但从前那些匠人的生活和他们的匠艺也揭示了一些使用工具、安排工作和思考材料的方法,进而为我们如何利用技能来指导生活提供了各种可行的方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序章 作为自身制造者的人类
-
第一部分 匠人
-
第一章 烦恼的匠人
-
第二章 作坊
-
第三章 机器
-
第四章 物质意识
-
第二部分 匠艺
-
第五章 手
-
第六章 形象的说明书
-
第七章 刺激性工具
-
第八章 阻力与模糊
-
第三部分 匠艺活动
-
第九章 质量至上的工作
-
第十章 能力
-
结语 哲学作坊
展开全部
我读《匠人》的一些心得汇集
还给物质文化应有的地位:失落的匠人精神理查桑内特认为,汉娜鄂兰将 "劳动之兽" 与 "创造之人" 错误割裂,其实劳动的过程包含了心智活动。物质文化在现代被贬低了,然而人类可以从创造的事物认识自身,匠人精神是一种 "想把工作做好而做好工作" 的欲望,是人内心深处的冲动。匠艺需要手脑密切而良好的连结,也需要想像力的技能,并非如机器一般的运作。匠人象征的是一种人类的特殊状态:投入。不论用道德的角度(集体利益考量)或者营造一个竞争环境来试图使人们投入工作,结果往往都无效。现代世界时常用这些方式来企求劳动者做好他们的工作,也许不是正确的方向。匠艺活动给我们的启发是,促进合作可能更有效。劳动者必须对自己所创造之物感到骄傲,才会不断追求做得更好。可惜的是,现代社会推崇的是能够外显、逻辑清晰的正确标准,这和匠人注重实务经验产生冲突,阻碍了把工作做得更好的精神。胶矾水是绘画材料里最基本又不可缺的一种材料。在我念美术系时,我的老师凭感觉调好了一杯胶矾水,她让我们每个人都把手指伸入杯中沾一点出来尝尝,要我们认真感受它的酸度和味道,记住这就是可用的比例。坊间很多书上都写了 "正确配方",哪种胶兑多少水和明矾,拿个电子秤、量杯和温度计一样能做出来,为什么老师要这样教?其实书本上写好的比例是能用的,若不讲究的话。但一个好画师能分辨细微的差异,根据当时的天气湿度温度、使用的基底材性质不同、之后要使用什么样的技法绘制、甚至所使用的胶与矾本身的状况等,有许多综合的考量,这些都会影响调制的配方,并非一个固定比例能适用所有情境。要怎么获得这个判断能力呢?跟随一位好老师学习是第一步,但自己的亲身实践更关键,毕竟再好的老师都无法替自己画图。生在现代社会,我们为了五斗米,内心深处的匠人精神有时无法被彰显或重视。在生活中问问自己,当我们制作一件事物时,这过程能够让我们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认识?也许是做一道菜,也许是进行商业计划,也或许是教育一个孩子。投入历程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而说到底,无非是希望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精神与物质不被割裂地活成一个完整的人。——————————————— 机器是匠人的工具或敌人?机器就像任何的范本一样,应该是一种提议,而不是指令,人类应当摆脱 "效法完美" 这道指令。——《匠人》117 页我一个素描老师曾问我,觉得人的眼睛厉害还是相机厉害?我当时还很年轻,想都没想就说是眼睛。他笑说画画的人都会这样回答,但他觉得相机比较厉害,除了相机可以捕捉很多人眼看不清的细节之外,动态影像也是相机的强项。现在我重新思考,觉得这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首先,厉不厉害的标准是什么呢,是指辨识细节?调节光线的能力?还是哪一个更贴近实物的真实样貌呢?最后这个问题很哲学,后面可能带出庞大的讨论先暂且放一边。再者,问这个问题的意义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比较人眼和相机?若我们讨论的是改变焦距与适应光线的能力,人眼能瞬间做到很好的调节,这是传统或数位相机还无法跟上的(否则众女友便不会抱怨 iPhone 把她们拍得太暗,或者曝光过度像艺伎了)。然而在动态影像方面,人眼则难以像摄影那样精确捕捉每一个停格的画面了。若你对 19 世纪照相技术发明前的绘画有印象,当时有些主题为打猎或赛马的油画,画中的马匹被画成像猫科动物一样奔跑,例如 Theodore Gericault 在 1821 年画的《艾普森的赛马》。配合 1870 年英国摄影师 Eadweard Muybridge 拍的赛马系列照片,看得出来哪里不一样了吗?真实的马匹动态,基本上至少有一只脚是弯曲即将落在地面的,而画中的马匹四只脚都伸得直直地飞跃于半空中。如果我们说越贴近现实就是越正确的话,那么在这点摄影是比人眼 "正确" 得多。话说回来,艺术讲求的是更正确,或者更美、更有表现性呢?会不会存在着打动人心的作品,虽不符合科学正确性,仍无损于其成为好作品呢?绘画掌握的是事物给人整体的印象。你有没有过一种感觉:给一个熟识的人或者自己拍了张照片,看上去非常精确(先撇除镜头变形的问题),连毛孔都显现得清清楚楚,但总觉得哪里奇怪,彷佛少了点什么。当我们说画家画出了一幅好肖像,赋予画中人物灵魂,观者能透过外表看见性格一样。这是刻意营造的结果,强调特点、弱化不必要的缺陷,以整体效果为考量做各种调整,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判断都会有很大影响,而非像机械一般看到什么就画出什么。回到书中这句话,机器 "应该是一种提议,而不是指令",就像我对相机用于绘画的看法:妥善利用可以做为一种很好的辅助工具,但不应依赖甚至崇拜摄影是 "完美" 的。我想到日本画家竹内栖凤的作品《班猫》当时早已有摄影技术,我很多年前看过他画中这只猫的照片,印象中就是只看上去普通的家猫,但是据说竹内栖凤当年看到这只猫特别喜欢,便向原饲主要来养。经由长时间的观察,将这只猫最能体现特色的角度合成这个姿态。事实上,现实中的猫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动作的,因此也没有任何相机能捕捉到这样的画面。但是看上去是不是很 "自然"、很符合我们心目中桀骜不群又神秘慵懒的猫的姿态呢?尽管机器很厉害,还是需要心灵手巧的艺术家带我们看见不一样的世界呢。——————————————— 匠人的想像力体现于 "活的" 指导方式我在整本书中最喜欢的一段,是一位伊朗烹饪老师的烤鸡食谱:"你死去的孩子,做好让他重生的准备。用土把他填满。当心!他不该吃得太饱。为他穿上金色外套。为他沐浴,让他暖和,但要当心!孩子晒太多阳光会要他的命。给他戴上珠宝。这就是我的食谱。"——207 页作者提到很多波斯食谱都是用这样诗意的文字写成,用譬喻来生动地传达厨师在每个阶段必须努力达成的概念,让我想起古埃及葬礼。另外也表达出对食材的敬意:面对一只死去的鸡,就像对待死去的孩子那样(虽然可能有点过头)。这让我想到学生时期曾在一位画家的工作室打工的经验。刚好他最大的爱好便是下厨,没有在画画或教学的时间,他都在厨房研究烹饪。菜做好了,他会喊我们几个一起吃。我们也有很多看他作画的机会。他对待画具非常认真,所有物品和环境都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工作开始前后的准备与收拾工作都是他所重视的。他说,画画跟做菜是一样的,从采买、备料,到料理与摆盘等,这些也是他创作的历程。所以他乐于和我们分享做好的食物,跟他喜欢与观众分享他完成的画作一样。我厨艺不精,只停留在能喂饱自己的程度,不过我也体会到用烹饪连结绘画是能相通的。构思画面就像构思一道菜,从大结构、主题如何呈现这种抽象的思考,到采买什么这样具体务实的行动计划,一开始内心便要有想法。充足的备料也很重要,画家的调色盘上部署了各种色彩,即使他常用的方式是纸上混色(即不预先将各色融合,而是用画笔沾取适当比例的各种颜料,直接用于画面,让颜料自行在纸上进行融合,这需要充分的技巧和经验才能做到),他也会先把可能使用的颜料都先准备起来。他的原则是:永远只能多准备,绝不能准备过少。因为担心浪费而不小心准备过少的颜料,下场往往都不好。想像你做菜做到一半,才突然发现一定得用的香料竟然不够了,但又不能马上关火出门去买,进退两难的窘境。厉害的画家这些都早想好了,开始挥笔便从容自信。恍惚之间彷佛置身庖厨,食材与火光翩翩飞舞,没有一丝燥热之气。烹饪是嗅味觉的艺术(或再加上些视觉和触觉),食材就像颜料,刀铲是画笔。各种材料调和创造出的佳肴,是人类肉体的食粮;而各色颜料绘制的佳作,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不过也如人饮水,品味各有不同。说到品味,我的想法是就特定文化族群而言,品味是有高下之分的,但没有对错。例如泰国人当地认为美味的泰式料理,到了台湾就得改变配方否则卖不出去。我们觉得台式口味的泰国菜比较好吃,但不能因为觉得不好吃就批评泰国人品味差。有台湾人在泰国住久了,渐渐融入泰国的饮食文化后,也发展出和泰国人类似的品味。艺术品味也是,要能进行某种艺术形式的鉴赏,也要对其整体文化熟悉,换言之要深入而广泛地接触,才能发展出高度品味。但这并不要求人人得如此,一般观众看得开心,买了张可爱小画挂墙上,每天看着喜欢就很好,就像外国人吃着泰国菜,填饱了肚子又觉得好吃一样。题外话,英国人也很疯泰国菜,只是英式口味的泰国菜跟台湾人的喜好又是不太一样了。我过去从事过教学工作,但就这点而言我离 "活的" 指导方式还是差太远了。这位伊朗厨师的食谱,提醒了我未来若继续从事教学,应对其本质做多一点深入的、诗意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有趣的小书,值得现代读者思考何谓匠人精神。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何以解忧 唯有工作三种能力构成了匠艺活动的基础。它们分别是定位、质疑和贯通的能力。第一种能力是让事物变得具体,第二种是思考其性状,第三种是扩展其意义。旁通类比,我们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以我们的兴趣爱好为主,情绪的杏仁核为我们冲锋陷阵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