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让华夏民族屡屡从废墟重建文明的天书,中国古建筑技术与美学无上之作。

内容简介

宋朝是中国文化的极点,宋朝建筑学集大成者《营造法式》,被史家称为“天书”。一方面指其难懂,二方面喻指读懂了可造出天堂。梁思成先生从父亲梁启超处获赠此书,发誓要读懂并让别人也能读懂。

本书完全保留梁先生多年研究所作的注释、解说以及手绘图,并新增全本译文以及图文并茂的知识小链接。曾经连大学教授都挠头难读的“天书”,现在人人都能读懂了。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前言
  • 《营造法式》注释序
  • 《营造法式》
  • 《营造法式》的编修
  • 李诫
  • 八百余年来《营造法式》的版本
  • 我们这一次的整理、注释工作
  • 我们在注释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 我们整理工作的总原则
  • 壹 《营造法式》序、札子
  • 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 札子
  • 贰 《营造法式》看详
  • 《营造法式》看详
  • 方圆平直
  • 取径围
  • 定功
  • 取正
  • 定平
  • 举折
  • 诸作异名
  • 总诸作看详
  • 叁 总释、总例
  • 卷一 总释上
  • 殿 堂附
  • 台榭
  • 柱础
  • 定平
  • 取正
  • 飞昂
  • 爵头
  • 铺作
  • 平坐
  • 阳马
  • 侏儒柱
  • 斜柱
  • 卷二 总释下
  • 两际
  • 搏风
  • 檐 余廉切,或作櫩,俗作檐者非是。
  • 举折
  • 乌头门
  • 华表
  • 平棋
  • 斗八藻井
  • 勾栏
  • 拒马叉子
  • 屏风
  • 槏柱
  • 露篱
  • 鸱尾
  • 彩画
  • 总例
  • 肆 壕寨及石作制度
  • 卷三 壕寨、石作制度
  • 壕寨制度
  • 取正
  • 定平
  • 立基
  • 筑基
  • 筑临水基
  • 石作制度
  • 造作次序
  • 柱础
  • 角石
  • 角柱
  • 殿阶基
  • 压栏石 地面石
  • 殿阶螭首
  • 殿内斗八
  • 踏道
  • 重台勾栏
  • 螭子石
  • 门砧限
  • 地栿
  • 流杯渠
  • 卷輂水窗
  • 水槽子
  • 马台
  • 井口石
  • 山棚脚石
  • 幡竿颊
  • 赑屃鳌坐碑
  • 笏头碣
  • 伍 大木作制度
  • 卷四 大木作制度一
  • 材 其名有三:一曰章,二曰材,三曰方桁。
  • 飞昂
  • 爵头
  • 总铺作次序
  • 平坐
  • 卷五 大木作制度二
  • 阑额
  • 柱 其名有二:一曰楹,二曰柱。
  • 阳马
  • 侏儒柱
  • 搏风板 其名有二:一曰荣,二曰搏风
  • 柎 其名有三:一曰柎,二曰复栋,三曰替木。
  • 举折
  • 陆 小木作制度
  • 卷六 小木作制度一
  • 板门双扇板门、独扇板门
  • 乌头门
  • 软门牙头护缝软门、合板软门
  • 破子棂窗
  • 睒电窗
  • 板棂窗
  • 截间板帐
  • 照壁屏风骨
  • 隔截横钤立旌
  • 露篱
  • 板引檐
  • 水槽
  • 井屋子
  • 地棚
  • 卷七 小木作制度二
  • 格子门
  • 栏槛勾窗
  • 殿内截间格子
  • 堂阁内截间格子
  • 殿阁照壁板
  • 障日板
  • 廊屋照壁板
  • 胡梯
  • 垂鱼、惹草
  • 栱眼壁板
  • 裹栿板
  • 擗帘竿
  • 护殿阁檐竹网木贴
  • 卷八 小木作制度三
  • 平棋
  • 斗八藻井
  • 小斗八藻井
  • 拒马叉子
  • 叉子
  • 勾栏
  • 棵笼子
  • 井亭子
  • 卷九 小木作制度四
  • 佛道帐
  • 卷十 小木作制度五
  • 牙脚帐
  • 九脊小帐
  • 壁帐
  • 卷十一 小木作制度六
  • 转轮经藏
  • 壁藏
  • 卷十二雕作、旋作、锯作、竹作制度
  • 雕作制度
  • 混作
  • 雕插写生花
  • 起突卷叶花
  • 剔地洼叶花
  • 旋作制度
  • 殿堂等杂用名件
  • 照壁板宝床上名件
  • 佛道帐上名件
  • 锯作制度
  • 用材植
  • 抨墨
  • 就余材
  • 竹作制度
  • 造笆
  • 隔截编道
  • 竹栅
  • 护殿檐雀眼网
  • 地面棋纹簟
  • 障日䈳等簟
  • 竹笍索
  • 卷十三 瓦作、泥作制度
  • 瓦作制度
  • 用瓦
  • 垒屋脊
  • 用鸱尾
  • 用兽头等
  • 泥作制度
  • 垒墙
  • 用泥 其名有四:一曰,二曰墐,三曰涂,四曰泥。
  • 画壁
  • 立灶转烟、直拔
  • 釜镬灶
  • 茶炉
  • 垒射垛
  • 卷十四 彩画作制度
  • 总制度
  • 五彩遍装
  • 碾玉装
  • 青绿叠晕棱间装三晕带红棱间装附
  • 解绿装饰屋舍解绿结花装附
  • 丹粉刷饰屋舍黄土刷饰附
  • 杂间装
  • 炼桐油
  • 卷十五 砖作、窑作制度
  • 砖作制度
  • 用砖
  • 垒阶基 其名有四:一曰阶,二曰陛,三曰陔,四曰墒
  • 铺地面
  • 墙下隔减
  • 踏道
  • 慢道
  • 须弥坐
  • 砖墙
  • 露道
  • 城壁水道
  • 卷輂河渠口
  • 接甑(zèng)口
  • 马台
  • 马槽
  • 窑作制度
  • 瓦 其名有二:一曰瓦,二曰甍。
  • 砖 其名有四:一曰甓,二曰瓴甋,三曰,四曰㼾。
  • 琉璃瓦等 炒造黄丹附
  • 青掍瓦 滑石掍、荼土掍
  • 烧变次序
  • 垒造窑
  • 柒 功限
  • 卷十六 壕寨、石作功限
  • 壕寨功限
  • 总杂功
  • 筑基
  • 筑城
  • 筑墙
  • 穿井
  • 搬运功
  • 供诸作功
  • 石作功限
  • 总造作功
  • 柱础
  • 角石 角柱
  • 殿阶基
  • 地面石 压栏石
  • 殿阶螭首
  • 殿内斗八
  • 踏道
  • 单勾栏 重台勾栏、望柱
  • 螭子石
  • 门砧限 卧立柣、将军石、止扉石
  • 地栿石
  • 流杯渠
  • 卷輂水窗
  • 水槽
  • 马台
  • 井口石
  • 山棚脚石
  • 幡竿颊
  • 赑屃碑
  • 笏头碣
  • 卷十七 大木作功限一
  • 栱、枓等造作功
  • 殿阁外檐补间铺作用栱、枓等数
  • 殿阁身槽内补间铺作用栱、枓等数
  • 楼阁平坐补间铺作用栱、枓等数
  • 枓口跳每缝用栱、枓等数
  • 把头绞项作每缝用栱、枓等数
  • 铺作每间用方桁等数
  • 卷十八 大木作功限二
  • 殿阁外檐转角铺作用栱、枓等数
  • 殿阁身内转角铺作用栱、枓等数
  • 楼阁平坐转角铺作用栱、枓等数
  • 卷十九 大木作功限三
  • 殿堂梁、柱等事件功限
  • 城门道功限 楼台铺作准殿阁法
  • 仓廒、库屋功限
  • 常行散屋功限 官府廊屋之类同
  • 跳舍行墙功限
  • 望火楼功限
  • 营屋功限 其名件以五寸材为祖计之
  • 拆修、挑、拔舍屋功限 飞檐同
  • 荐拔、抽换柱、栿等功限
  • 卷二十 小木作功限一
  • 板门 独扇板门、双扇板门
  • 乌头门
  • 软门 牙头护缝软门、合板用楅软门
  • 破子棂窗
  • 睒电窗
  • 板棂窗
  • 截间板帐
  • 照壁屏风骨 截间屏风骨、四扇屏风骨
  • 隔截横钤、立旌
  • 露篱
  • 板引檐
  • 水槽
  • 井屋子
  • 地棚
  • 卷二十一 小木作功限二
  • 格子门
  • 栏槛勾窗
  • 殿内截间格子
  • 堂阁内截间格子
  • 殿阁照壁板
  • 障日板
  • 廊屋照壁板
  • 胡梯
  • 垂鱼、惹草
  • 栱眼壁板
  • 裹栿板
  • 擗帘竿
  • 护殿阁檐竹网木贴
  • 平棋
  • 斗八藻井
  • 小斗八藻井
  • 拒马叉子
  • 叉子
  • 勾栏 重台勾栏、单勾栏
  • 棵笼子
  • 井亭子
  • 卷二十二 小木作功限三
  • 佛道帐
  • 牙脚帐
  • 九脊小帐
  • 壁帐
  • 卷二十三 小木作功限四
  • 转轮经藏
  • 壁藏
  • 卷二十四 诸作功限一
  • 雕木作
  • 旋作
  • 锯作
  • 竹作
  • 卷二十五 诸作功限二
  • 瓦作
  • 泥作
  • 彩画作
  • 砖作
  • 窑作
  • 捌 料例
  • 卷二十六 诸作料例一
  • 石作
  • 大木作 小木作附
  • 竹作
  • 瓦作
  • 卷二十七 诸作料例二
  • 泥作
  • 彩画作
  • 砖作
  • 窑作
  • 卷二十八 诸作用钉料例、诸作用胶料例、诸作等第
  • 诸作用钉料例
  • 用钉料例
  • 用钉数
  • 通用钉料例
  • 诸作用胶料例
  • 诸作用胶料例
  • 诸作等第
  • 玖 权衡尺寸表
  • 石作制度权衡尺寸表
  • 大木作制度权衡尺寸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建筑,就是一连串繁复工序的组合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订的建筑设计、施工的专书。它的性质略似于今天的设计手册加上建筑规范。它是中国古籍中最完善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是研究宋代建筑、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部必不可少的参考书。这本书能面世,实是经过不少曲折。没有建筑学家朱启钤意外在南京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的宋仿版,没有辗转经过多手 送达当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的梁思成和林徽两人手上,没有梁启超在扉页上郑重写道:“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 此本遂以寄思成徽因俾永宝之。” 可能也就不会有梁思成的发誓弄懂这本 “天书”。所以经典书辑还是有其生命力的 它会想方设法活下来 让更多人看见。

      1
      1

    出版方

    紫图图书

    紫图图书,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意的图书公司。唯一连续两届受邀免费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独立出版商, 荣获“中国最美的图书”及多项国内外装帧大奖,多次出版过引领潮流的图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