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哲学与宗教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1千字
字数
2007-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研究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着手,着重探讨了基督教给哲学增加了什么新的东西。
内容简介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传播的过程中与哲学相遇,两者并没有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相互改变了对方,相互造成了影响深远的历史效应。
基督教哲学便是这种历史效应的一个集中体现,它既是基督教寻求哲学理解、接受哲学追问的直接产物,也是哲学试图去理解和开显基督教教义的思想产物。作为宗教与哲学相遇的产物,基督教哲学一方面使基督教走向理性化而成为更成熟的宗教,另一方面则给哲学贡献了诸如自由意志、历史原则等新内容而改变了哲学的问题格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从纯粹的学问到真实的事物——“纯粹哲学丛书”改版序
- 序“纯粹哲学丛书”
- 作者的话
- 上篇 信仰的哲学化与哲学的神圣化
- 第一章 “基督教哲学”概念与问题视野
- 第二章 哲学与宗教的界限:什么是哲学?
-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 第二节 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及关联
- 第三节 哲学与宗教的界限
- 第三章 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原则:基督教信仰对哲学的贡献
- 第一节 一神教信仰与绝对他者和绝对原则意识
- 第二节 自由意志与人格意识:从原罪信念到自由意志
- 第三节 历史原则与希望意识:绝对的未来和历史的终结
- 第四节 普遍之爱与自立原则
- 第五节 普遍之爱与亲情的限度原则
- 第六节 两性之爱与第三位格
- 中篇 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哲学
- 第一章 奥古斯丁:一个新的起点
- 第二章 时间观的变革:拯救现象与捍卫上帝
- 第一节 时间的内在化——拉开时间与上帝的距离
- 第二节 内在时间的基本特征与上帝困境的消解
- 第三章 自由意志与原罪说:伦理学转向
- 第一节 罪的观念与善—恶伦理学的困惑
- 第二节 罪的意识与自由意志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自由意志与伦理学的新问题
- 第四节 自由意志与正当的生活
- 第五节 自由意志与本性
- 第四章 历史哲学(一)
- 第一节 第一部历史哲学巨著《上帝之城》的缘起与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罗马城陷落事件引起的反响与奥古斯丁的回应
- 第三节 诸神崇拜:打不开未来的信仰
- 第四节 在忍耐与宽恕中打开历史
- 第五章 历史哲学(二)
- 第五节 死亡与复活
- 第六节 历史的起源:世界的起源与两个国度的区分
- 第七节 历史的目的:两个国度的交会与出路
- 第八节 历史的自由与必然
- 第六章 关于上帝的现象学:三位一体学说,或一与多的问题
- 第一节 作为现象学问题的三位一体学说
- 第二节 奥古斯丁的三位一体说
- 第三节 三位一体与人类的心灵(智)结构
- 下篇 托马斯·阿奎那的证明之路
- 第一章 引论——亚里士多德主义与另一条道路
- 第二章 存在者(ens)、本质(essentia)、存在(esse)、本体(substantia)
- 第一节 本质(essentia/Wesen)与存在者(ens/Seiende)、存在(esse/Sein)
- 第二节 本质与复合本体
- 第三节 本质与单一本体
- 第四节 上帝的本质与存在(esse/Sein)
- 第五节 本质(essentia/Wesen)与属性(accidens/Eigenschaft)
- 第三章 托马斯·阿奎那的真理观
- 第一节 真的东西与存在着的东西
- 第二节 真理与符合
- 第三节 真理既在理智中,也在感性中
- 第四节 真理的永恒与变化
- 第四章 “神圣学说”与证明之路
- 第一节 信仰以知识为前提
- 第二节 通达上帝的五条道路
- 第三节 对“证明之路”的另类批评
- 参考文献
- 一、原始资料
- (一)奥古斯丁著作
- (二)托马斯·阿奎那著作
- 二、研究类主要参考书
- 后记
- 增订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