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18千字
字数
2020-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对三个村庄的调查研究,展现农村社区的发展和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三册,《黄村:乡村工业化与村庄的重塑》从整体主义的社区研究视野出发,展现了黄村这个中部村庄在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工业化和就近城镇化的历程;《李村:就近城镇化与地缘圈的重构》通过李村这一个案,试图展现依靠地缘联结的非传统型乡土社会及其变迁过程,揭示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在中国镇域社会中低端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后果;《聚义村:当代农民行动逻辑的演变》展现了近30年来聚义村的农民行动逻辑的变化:从底线联结的生存型逻辑到知足常乐的生活型逻辑,再到意欲阶层跃升的发展型逻辑。
目录
- 版权信息
- 黄村:乡村工业化与村庄的重塑
- “京师社会调查丛书”总序
- 导论
- 一 调查区域概况
- 二 从社区研究中透视社会结构
- 三 问题意识的展开
- 第一章 地域经济发展与黄村生计模式变迁
- 一 传统时期:以工辅农
- 二 发展时期:由农转工
- 三 现代时期:职业多元化
- 第二章 就近城镇化背景下的亲属关系
- 一 松散的代际关系
- 二 个体化的择偶与婚姻
- 三 分合错杂的兄弟关系
- 四 松散宗族的分与合
- 第三章 村庄社会公共性的衰落
- 一 经济互助的理性化
- 二 休闲与娱乐的个性化
- 三 公共舆论解体与“私”的凸显
- 四 礼治衰退与秩序生成的困境
- 第四章 就近城镇化的社会后果
- 一 产业变革中的社会行动
- 二 差序格局的新特征
- 三 面向当下的安逸生活
- 第五章 村庄治理结构的变迁
- 一 村治式微——“撞钟者”的出现(1980~2000年)
- 二 能人治村(2000年至今)
- 第六章 乡村治理的社会性脱嵌与技术性嵌入
- 一 公共服务的升级及其困境
- 二 乡镇政权的悬浮化
- 三 村干部的“准官僚化”
- 四 村庄治理的标准化
- 五 村庄治理的脱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李村:就近城镇化与地缘圈的重构
- 导论
- 一 就近城镇化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进路
- 四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夕:松散的地缘共同体
- 一 半开放的生计模式
- 二 流动中的半乡土化
- 三 薄弱的社会关系
- 第二章 集体化改造:地缘联结纽带的强化
- 一 农村工业化的起步
- 二 家庭关系的再组织
- 三 由生产队整合的社会关系
- 第三章 国家后撤与市场进入:地缘圈的再度松散
- 一 分田到户后集体的“半消解”
- 二 加工小作坊兴起与核心家庭强化
- 三 私营企业兴起与就近务工规模化
- 第四章 就近城镇化:地缘圈重构的机制与特点
- 一 发展逻辑下的进镇选择
- 二 进镇特点
- 第五章 家庭内外:地缘圈的存续何以可能(一)
- 一 核心家庭内情感性关系占主导
- 二 核心家庭外工具性关系占主导
- 三 地缘圈的存续何以可能
- 第六章 业缘与社会:地缘圈的存续何以可能(二)
- 一 业缘关系未发育
- 二 业缘关系未发育的机制分析
- 三 业缘关系无法入侵个体社会生活
- 第七章 断裂与脱节、互动及联结:城乡李村间的关系
- 一 断裂与脱节
- 二 互动与联结
- 三 城乡分隔下的社会团结
- 结语
- 一 总结与回顾
- 二 理论探讨与延伸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聚义村:当代农民行动逻辑的演变
- 导论
- 一 问题意识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村庄概况
- 第一部分 “生存”:传统时期的农民行动导向
- 第一章 移民背景与经济基础
- 一 历史较短的移民村庄
- 二 贫瘠的传统经济
- 第二章 寡淡孱弱的家庭
- 一 底线的代际关系与孱弱的父系纽带
- 二 女性占优的婚姻市场与夫妻关系
- 第三章 松散联结的社区
- 一 生存型的互助合作
- 二 维系型的公共仪式
- 三 集体化时期社会秩序的演变
- 第四章 贫困年代的生存与发展
- 一 贫困年代的艰难生存
- 二 困苦生活中的勉力发展
- 第二部分 “生活”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范式转换
- 第五章 短暂的生活型阶段
- 一 人地矛盾的频繁波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
- 二 生计变革与温饱解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
- 三 生活型社会中的行动逻辑
- 第六章 发展型逻辑的普遍转向
- 一 普遍务工、开始积累(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 二 大陵市中心建设与就业机会激增(21世纪初至今)
- 三 发展型行为的涌现
- 第七章 发展型阶段的社会特征
- 一 紧密化的代际关系
- 二 逐渐渗入的后致性关系
- 三 发展型社会及其逻辑
- 四 发展型社会中的生活型行动逻辑
- 第三部分 外向型精英治村:发展背景下的村庄治理
- 第八章 稳定的权力结构
- 一 精英掌握行政权力
- 二 村民的公共参与
- 第九章 国家资源在村庄中的再分配
- 一 项目投入与社会性后果
- 二 精准扶贫及其对发展型逻辑的影响
- 第十章 政府行政资源的进入
- 一 影响新治理主体的因素
- 二 新治理主体的类型
- 三 村庄权力格局的进入
- 结论
- 一 行动逻辑的类型与转化
- 二 社会类型及其限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