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应对全球经济大变局,启动中国经济新引擎。详细解读新基建国家战略,深度研判新基建发展大势。

内容简介

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引发了宏观经济思想与政策的大论战、大变革。我们应该如何战胜危机,走出衰退?

新基建经济学应时代而生,成为危机应对和大国竞争的关键胜负手。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来看,新基建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更简单有效的办法,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兼具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重大作用。美国过度依赖量化宽松,中国则力推新基建,此消彼长,化危为机。作者长期旗帜鲜明地倡导新基建,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业界讨论,新基建最终从学术讨论走向社会共识和国家战略。

未来,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充电桩、城市群等领域的新基建大规模展开,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变革和重大机遇,为吸引全球产业链、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破局美国战略遏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新基建经济学宣言
  • 第一章 疫情大流行、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 第一节 疫情全面冲击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个体
  • 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二、对中观行业的影响
  • 三、对微观个体的影响
  • 第二节 全球流动性危机一度显现
  • 一、股市泡沫:长期宽松、股票回购、估值过高、同质化交易
  • 二、债务危机:杠杆率上升、高风险债券占比上升、偿债能力下降
  • 三、金融机构危机:金融监管放松、资产泡沫、明斯基时刻、债务—通缩循环
  • 四、社会危机: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撕裂、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政治激进
  • 第三节 疫情全球大流行、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渠道
  • 一、贸易和外需:出口下滑
  • 二、产业链:下游需求减少,上游减产或断供
  • 三、金融市场:外资抽逃、资本流出、情绪传染
  • 四、交叉传染:冲击汇率和房地产
  • 第二章 启动新基建:补短板、稳增长与五大新理念
  • 第一节 中国基建的短板在哪里
  • 一、总体:中国基建助力世界工厂地位
  • 二、经济基建:总量居前,但人均水平和质量不高
  • 三、社会基建:与美、日等差距较经济基建更大
  • 第二节 新基建的内涵与意义
  • 一、内涵丰富,符合未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意义重大:惠民生、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
  • 第三节 新基建的五大新理念
  • 一、新领域:新型科技基建+传统领域补短板
  • 二、新地区:在人口流入的城市群和都市圈适当超前基建,最大化经济社会效益
  • 三、新主体:进一步放开基建市场准入,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
  • 四、新方式:规范推动PPP引入私人资本,对信息类新基建给予专项配套政策支持
  • 五、软基建:推进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
  • 第三章 5G: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大国竞争
  • 第一节 5G时代来临
  • 一、5G有三大应用场景
  • 二、移动通信经过1G到4G的演进,正式向5G迈进
  • 第二节 5G是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
  • 一、5G将以万亿美元级的投资拉动十万亿美元级的下游经济价值
  • 二、5G产业安全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第三节 5G的国际竞争格局
  • 一、战略之争:中国将5G引领纳入国家战略,美国不断施压遏制中国崛起
  • 二、部署之争:中国Sub-6频段丰富,领跑5G部署
  • 三、标准之争:中国SEPs数量领先,华为Polar码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 四、设备之争:中欧企业四强争霸,华为、中兴异军突起
  • 第四节 展望与建议
  • 第四章 数据中心:抓住数字经济新机遇
  • 第一节 抓住数字经济新机遇
  • 一、数字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和就业的重要支柱
  • 二、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5G、云计算催生数据爆发式增长
  • 第二节 数据中心建设正当其时
  • 一、政策导向:数据中心被列入新基建领域,政策持续加码
  • 二、市场规模:2019年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超过200万个,市场规模超过1 500亿元
  • 三、地域分布:北京、上海等城市及周边地区占数据中心总机架的六成以上
  • 四、结构分布: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能耗更低,机架增速更快
  • 五、竞争格局:三大运营商占据主流,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达七成
  • 第三节 行业面临的挑战
  • 一、能耗水平有所改善,但仍比目标值偏高
  • 二、地域结构性供需失衡
  • 第四节 展望与建议
  • 一、短期高清视频等驱动中时延数据爆发,中长期以5G、智能驾驶为核心,低时延数据占比提升
  • 二、企业上云率提升,云计算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三、单个数据中心规模将呈哑铃状发展
  • 四、政策建议
  • 第五章 人工智能:迎接智能新时代
  • 第一节 迎接智能新时代
  • 一、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电能”
  • 二、从“+人工智能”走向“人工智能+”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之争
  • 一、政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均高度重视
  • 二、基础科研:美国最强,中国快速追赶
  • 三、数据量:人工智能时代的“原材料”,中国具有规模优势
  • 四、技术:深度学习推动本次人工智能热潮
  • 五、资本:全球投资持续上升,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企业最受资本青睐
  • 第三节 展望与建议
  • 第六章 充电桩:迈向新能源汽车时代
  • 第一节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 一、充电基础设施成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潜在市场超过千亿元
  • 二、私人充电桩建设提速,增速快于公共充电桩
  • 三、我国二、三线城市充电桩建设加快
  • 四、国企、民营企业等多类主体参与建设运营,行业集中度高
  • 第二节 行业面临的挑战
  • 一、私人桩:目标完成率不到20%
  • 二、公共充电桩存在四类痛点
  • 第三节 展望与建议
  • 一、行业格局展望
  • 二、产业赋能展望
  • 三、政策建议
  • 第七章 城市群:人口大流动带来的投资机遇
  • 第一节 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
  •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国际规律
  • 一、全球人口迁移: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群
  • 二、美国人口迁移:从“铁锈八州”流向西、南海岸,大都会区化
  • 三、日本人口迁移:从向三极集聚到向东京圈一极集聚
  • 第三节 中国人口大迁移: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圈城市群化
  • 一、人口流动整体放缓,向大城市、大都市圈城市群集聚
  • 二、哪些地方人口在流入,哪些在流出
  • 第四节 未来1.9亿新增城镇人口将去向何方
  • 一、2042年中国城镇人口将新增1.9亿
  • 二、新增城镇人口的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约60%分布在七大城市群
  • 三、中国有望形成10个以上1 000万级城市和12个以上2 000万级大都市圈
  • 第五节 在人口大规模流入的城市群与都市圈适当超前基建
  • 一、中国大城市群都市圈的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投资潜力大
  • 二、在人口流入的城市群都市圈适当超前基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 第八章 新基建与功能财政
  • 第一节 新基建的资金来源
  • 第二节 财政赤字的理论基础
  • 一、赤字的产生与弥补
  • 二、赤字的分类:周期性赤字与结构性赤字
  • 三、平衡财政与功能财政理念
  • 四、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 五、赤字的风险
  • 第三节 当前中国财政赤字情况
  • 一、赤字是全球现象
  • 二、中国实际赤字率已突破3%,广义财政赤字率已突破10%
  • 第四节 赤字不应受限的理由
  • 第五节 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
  • 第九章 全球六次金融大危机的启示
  •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内在逻辑
  • 一、危机的起源
  • 二、危机的深化
  • 第二节 主要的金融危机案例研究
  • 一、2020年美国流动性危机
  • 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 三、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 四、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资产价格泡沫破灭
  • 五、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
  • 六、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大萧条”
  • 第三节 总结与反思:在危机后诞生或盛行的经济学流派
  • 一、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凯恩斯主义、马克思主义
  • 二、20世纪70年代“滞胀”:供给学派、货币学派、奥地利学派
  • 三、2008年金融危机:新凯恩斯主义量化宽松、现代货币理论、新基建经济学
  • 附录 全球瘟疫史的启示
  • 第一节 黑死病:横扫欧洲的瘟疫之王
  • 一、起源:早期为地方病,因战争和商贸往来而大流行
  • 二、暴发:肆虐400年,欧洲人口死亡30%~50%
  • 三、战疫历程:从蒙昧和天谴走向理性和科学
  • 第二节 天花:灭绝印第安人的元凶
  • 一、起源:源于西亚,3 000年前的木乃伊存在天花印记
  • 二、暴发:导致3亿人死亡,灭绝印第安人的元凶
  • 三、战疫历程:牛痘疫苗及有效的国际合作最终消灭了天花
  • 第三节 西班牙流感:人类历史上爆发力最强的瘟疫
  • 一、起源:源于美国,可能与猪或禽类有关
  • 二、暴发:流行中变异,两年时间感染全球1/3人口,死亡超过5 000万
  • 三、战疫历程:战争利益被置于公共卫生之上,导致疫情扩大
  • 第四节 霍乱:数小时即死亡,七次世界大流行
  • 一、起源:印度是“霍乱的故乡”,商贸与殖民吹响暴发的前奏
  • 二、暴发:七次重蹈覆辙,至今生生不息
  • 三、战疫历程:认知、科学、机制,缺一不可
  • 第五节 SARS:21世纪的首次全球瘟疫
  • 一、起源
  • 二、暴发:春运助推,短暂冲击经济,持续触动社会
  • 三、战疫历程:信息公开是战疫的转折点
  • 第六节 危险重重:麻风病、炭疽病、黄热病等
  • 一、麻风病
  • 二、炭疽病
  • 三、黄热病
  • 四、肺结核
  • 五、疟疾
  • 六、伤寒
  • 七、MERS
  • 第七节 启示
  • 一、瘟疫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 二、瘟疫危机往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催化剂
  • 三、瘟疫是在人类定居、驯化动物、城市化等文明进程中产生的
  • 四、捕杀野生动物正在成为新传染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 五、科学是人类战疫史上最有力的武器
  • 六、政府要重视防疫,信息要公开透明
  • 七、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是防疫的根本
  • 八、瘟疫无国界,全球应携手抗疫
  • 九、未来传染病仍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威胁
  • 十、人类的自我救赎:短期应急与长期防治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新基建

    狭义的新基建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基础设施补短板,比如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基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广义的新基建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补短板,新时代产生了新需求,提出了新要求,凡是符合未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都属于 “新基建”。“新基建” 是未来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基础设施支撑,是大国竞争的关键胜负手。新基建包括 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及营商环境、服务业开放、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制度领域的基础设施,这些领域发展空间巨大,增长迅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对上下游行业的带动性强,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将起到担大任、挑大梁的重要角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变局下的发展方向

      刺激投资尤其基础设施投资比单纯刺激消费效果更好,新基建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兼具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重大作用,中国是超前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者。我们的 “首席”,针对新基建的不同领域,通过一系列的枚举、例证,阐释背景、现状、思考和建议,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明确了发展方向。作为金融人、普通投资人,“顺势而为”、“紧跟时代” 是第一要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任总的书好看易懂。

        狭义的新基建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基础设施补短板,比如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基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广义的新基建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补短板,新时代产生了新需求,提出了新要求,凡是符合未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都属于 “新基建”。“新基建” 是有时代烙印的。如果说 20 年前中国经济的 “新基建” 是铁路、公路、机场、桥梁,那么未来 20 年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 “新基建” 则是 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等消费升级重大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