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1千字
字数
2018-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梳理近几年的商用密码产业现状。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商用密码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商用密码管理和产业发展情况,总结了商用密码发展经验,分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展望发展趋势,立足于引导和促进商用密码产业发展,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用密码市场体系做铺垫。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商用密码发展背景概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商用密码发展情况、部分区域和企业发展情况、商用密码发展经验、商用密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商用密码发展趋势与展望等六个部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商用密码发展背景概述
- 一、 何谓商用密码
- (一)密码的概念和内涵
- (二)密码的重要作用
- (三)商用密码
- 二、 商用密码算法体系
- (一)对称密码算法
- (二)公钥密码算法
- (三)密码杂凑算法
- 三、 商用密码产品和服务
- (一)商用密码产品
- (二)商用密码服务
- 四、 商用密码管理体制机制
- (一)行政管理
- (二)科研管理
- (三)产品管理
- (四)使用管理
- (五)监督检查
- 第二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用密码发展情况
- 一、 商用密码产业发展现状
- (一)产业规模
- (二)企业分布
- (三)商用密码产品结构
- (四)产业发展特点
- 二、 商用密码科技创新情况
- (一)基础研究扎实推进,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 (二)重要、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
- (三)知识产权再上新台阶,自主创新硕果累累
- 三、 商用密码政策法规情况
- (一)商用密码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 (二)商用密码管理要求逐步融入相关政策法规
- 四、 商用密码标准情况
- (一)密码标准体系总体情况
- (二)密码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 (三)2012—2017年密码标准制定详细情况
- (四)我国密码算法的国际标准化
- 五、 商用密码人才队伍情况
- (一)密码人才培养取得长足进展
- (二)商用密码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 (三)商用密码管理队伍逐步成长壮大
- 六、 商用密码体制机制情况
- (一)管理体制逐渐完善
- (二)协调机制有效促进密码应用
- (三)联合执法协作机制规范市场秩序
- 七、 重要领域商用密码应用情况
- (一)金融领域商用密码的应用发展
- (二)社保领域商用密码的应用发展
- (三)电力领域商用密码的应用发展
- (四)税务领域商用密码的应用发展
- (五)电子证照领域商用密码的应用发展
- (六)电子政务领域商用密码的应用发展
- (七)基础信息网络领域密码的应用发展
- (八)其他领域的商用密码应用
- 第三章 部分区域和企业发展情况
- 一、 部分区域商用密码应用发展情况
- (一)北京市情况
- (二)上海市情况
- (三)浙江省情况
- (四)广东省情况
- (五)四川省情况
- 二、 部分商用密码企业发展情况
- (一)北京海泰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北京江南天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三)北京诺君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四)北京三未信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五)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 (六)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七)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八)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九)鼎铉商用密码测评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十)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十一)山东得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十二)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十三)无锡江南信息安全工程技术中心
- (十四)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十五)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十六)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第四章 商用密码发展经验
- 一、 坚持商用密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 二、 以金融和重要领域密码应用为抓手带动产业发展
- 三、 不断深化商用密码管理改革
- 四、 主动与国家重大战略融合发展
- 五、 重视密码政策宣传和教育培训
- 第五章 商用密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一、 金融领域密码应用尚待持续深化
- 二、 基础设施网络密码应用仍需加强
- 三、 数字经济与密码应用融合不足
- 四、 信息惠民密码应用需要持续推进
- 五、 密码科技创新和基础支撑能力尚需增强
- 六、 密码供给能力不够平衡
- 第六章 商用密码发展趋势与展望
- 一、 商用密码应用发展趋势
- (一)密码支撑现代金融发展
- (二)密码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 (三)商用密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 (四)商用密码助力信息惠民普及
- 二、 商用密码基础支撑能力发展趋势与展望
- (一)夯实保障基础,完善商用密码法律法规体系
- (二)满足多样应用需求,提高密码自主创新能力
- (三)确保商用密码使用合规、正确、有效,完善检测认证体系
- (四)促进产业和应用发展,壮大商用密码人才队伍
- (五)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丰富交流机制
- 附件
- 附件1: 大事记
- 附件2: 从业者说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