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古典名著全方位解读,带你领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独到魅力。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郭建从中国古典名著角度入手对中国传统法文化进行通俗阐释的短篇文章的集结。对《红楼梦》《水浒传》《金瓶梅》等名著中涉及的有趣的法律文化知识点,作者通过专题性的短篇文章的形式进行叙述与揭示,内容旁征博引,语言生动有趣,一改其他法律史类图书的刻板形象,让普通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了解中国传 统的法律文化,属于法律与文化类的跨界书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 言
  • 水浒传
  • 壹 梁山好汉们脸上的“金印”
  • 究竟什么是“金印”?
  • 最为宽大的法定刑制度
  • 附加刑超越法定刑
  • “刺配”为军
  • “金印”打在脸颊上
  • 元明的“刺字”刑
  • “充军”“刺配”有不同
  • 贰 杀人没偿命的三大案
  • 杨志卖刀杀牛二
  • 宋江怒杀阎婆惜
  • 武松杀嫂
  • 斗殴杀人无死罪?
  • 牢不可破的“杀人偿命”观念
  • “斗杀”依然是死罪
  • 司法上开设的“后门”
  • 叁 林冲一纸把妻休
  • 被发配无奈休妻
  • 休妻的法定要件
  • 休书的形式要件
  • “手模”的重要意义
  • 写休书“伤天害理”
  • 肆 戒石铭与皮场庙
  • 衙门里的石碑
  • 由来已久的“官箴”
  • 起点很低的廉政要求
  • “皮场庙”——极端的治贪手段
  • 软硬两手总失效
  • 伍 宋江“典”得阎婆惜
  • 阎婆惜是宋江什么人?
  • “典身”、“卖身”大不同
  • “典雇妻女”系违法
  • 禁止不了的“陋俗”
  • 陆 人命案件的“五大要件”
  • “尸、伤、病、物、踪”五要件
  • 无尸难以受理杀人案
  • 无尸不能直接判决杀人案
  • “死不见尸”要慎重
  • 没有尸体时皇帝“说了算”
  • 立法导向的考虑
  • 金瓶梅
  • 壹 武大郎捉奸
  • 第一反应躲床底
  • 杀奸披红的小鸦儿
  • 来自蒙古草原的法条
  • 捉奸杀奸成风气
  • 冤魂无数为哪般
  • 贰 公道与人情的博弈
  • 苗青贪财害主
  • 西门庆纳贿有方
  • 两贪官分赃枉法
  • 巡按重审案件
  • 走太师门道翻案
  • 西门庆行贿御史
  • 人治格局下法制的废弛
  • 叁 “合同”与“契”大不同
  • 西门庆“捣”的“合同”
  • 做交易要立“契”
  • “契”和“合同”的来历
  • 商事交易一般用“合同”
  • 肆 买房不如“典房”
  • 武大郎三次租房“蜗居”
  • 租不如典
  • “典”业由来已久
  • “典房”和“典当”不相同
  • “典房”要比买房强
  • 伍 武松能否娶金莲
  • 著名的冤家叔嫂
  • 李代桃僵为哪般
  • 通奸处罚大不同
  • 游牧民族习俗大不同
  • 为了清除“污染”而立严法
  • 陆 古人讨债难讨息
  • 西门庆安排的恶作剧
  • “违契不偿”的罪名
  • 司法不保护利息债权
  • 古代法律对利息的态度
  • “为富不仁”法难保
  • 红楼梦
  • 壹 历经坎坷的表兄妹婚姻
  • 宝黛能否成婚?
  • 表兄妹婚姻的法律规定
  • 矫枉过正的法律规定
  • 清初的禁令
  • 表兄妹婚姻的开禁
  • 贰 马道婆的巫术案
  • 神五神六的马道婆
  • 阴暗邪祟的主谋
  • 宝玉凤姐齐中招
  • 处置巫术的专门法律
  • 赵姨娘和马道婆的应有下场
  • 叁 “家生子”和“外面的”
  • 不愿被赎身的袭人
  • 被驱逐的晴雯
  • 古代法律中的奴隶制度
  • 奴婢的境遇
  • 肆 探春不认舅
  • 亲妈叫“姨娘”,亲女称“姑娘”
  • 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家庭
  • 正妻才是家长
  • 赵姨娘不及袭人
  • 伍 凤姐“炒作”张华案
  • 无事生非狠凤姐
  • “无谎不成状”
  • 三方总导演
  • 陆 凤姐放债引火烧身
  • 贾府被抄家的罪名
  • 贾府谁在放债?
  • 凤姐放债攒私房
  • “重利盘剥”罪
  • 凤姐取利无须“违禁”
  • 避免悲剧结局的苦心之作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