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6千字
字数
2018-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揭示枣庄市作为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中,于良博士运用规范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方法,就枣庄市经济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性作了详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并对枣庄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讨。本书不仅对枣庄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上,也为探索在我国经济体制下如何引导资源型城市实现成功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尝试。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丛书序一
- 丛书序二
- 序一
- 序二:资源城市的再生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分析
- 2.1 资源型城市理论文献综述
- 2.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
- 2.1.3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 2.1.4 资源型城市的分析方法
- 2.2 资源经济学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文献综述
- 2.2.1 增长极限论
- 2.2.2 “最后资源”论
- 2.2.3 资源诅咒理论
- 2.3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文献综述
- 2.3.1 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的界定与关系
- 2.3.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3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 2.3.4 产业结构的优化理论
- 2.3.5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
- 2.3.6 主导产业选择实践
- 2.3.7 产业结构调整援助政策
- 2.4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 2.4.1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 2.4.2 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
- 2.5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 2.5.1 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 2.5.2 产业转型模式的研究
- 2.5.3 产业转型评价的研究
- 2.6 文献综述总结
- 第三章 枣庄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 3.1 枣庄煤炭经济发展历程
- 3.1.1 唐宋时出现采煤活动
- 3.1.2 元代煤炭开采较为广泛
- 3.1.3 明代煤炭开采逐渐兴盛
- 3.1.4 清代煤炭开采由盛转衰
- 3.1.5 近代煤炭开采挣扎没落
- 3.1.6 当代煤炭发展阶段
- 3.2 枣庄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现状
- 3.2.1 枣庄市基本概况
- 3.2.2 城市对煤炭产业具有高度的依赖性
- 3.2.3 城市煤炭资源处于枯竭状态
- 3.3 枣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3.3.1 三次产业的结构不合理
- 3.3.2 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 3.3.3 主导产业单一、关联度低
- 3.4 枣庄煤炭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中面临的困境
- 3.4.1 煤炭产业“一业独大”,发展接续产业难度大
- 3.4.2 企业负担沉重,基础设施落后
- 3.4.3 产业转型遇到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
- 3.4.4 科技人才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 3.4.5 民生矛盾十分突出,潜在就业压力大
- 3.4.6 煤炭企业频繁破产,城市陷入“低”收入陷阱
- 第四章 枣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证研究
- 4.1 枣庄市资源依赖对经济发展的模型分析
- 4.1.1 因变量的选择
- 4.1.2 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的选择
- 4.1.3 模型实证结论
- 4.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
- 4.2.1 国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经验:以阜新为例
- 4.2.2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经验: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4.2.3 对枣庄的启示借鉴
- 4.3 枣庄煤炭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 4.3.1 枣庄市接续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
- 4.3.2 枣庄市接续主导产业实证研究
- 第五章 枣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前瞻性分析
- 5.1 国家宏观战略与枣庄产业转型的机遇
- 5.1.1 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发展
- 5.1.2 “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发展
- 5.2 新产业技术革命与枣庄接续产业发展
- 5.2.1 电力产业
- 5.2.2 煤化工
- 5.2.3 精细化工
- 5.3 枣庄产业转型的政策支持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2013年)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