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信睿周报》以人文精神为立足点,关注思想和艺术,以及由当下正在发生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崭新议题。

内容简介

本辑共包含以下六期。

信睿周报第127期:人们总是把教育视为实现个体解放的工具,而忽略了它作为一种特权及其背后的文化资本。本期“起点”邀请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学者,探讨教育与社会的复杂互动,揭示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运作方式,尝试反思个体在现有制度学术生态和公共叙事中的处境。

信睿周报第128期:如果说相较于人类的近代史,自然的变化就像一部超慢放的电影的话,植物则是电影中可以穿梭于认识和体验之间的研究对象,在自然史、科学史、殖民史与地缘政治之间游走。

信睿周报第129期:我们日日经历着喜、怒、哀、惧,这些情绪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透过情感,我们也得以窥见世界,读懂自我。

信睿周报第130期:作为19世纪后期随着现代社会科学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人类学的学科实践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几经起伏,从业者也在不断的尝试与反思中探索着学科发展的方向,投身人类学正是本世纪以来人类学蓬勃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

信睿周报第131期:玛雅、阿兹特克、特奥蒂瓦坎是大众看似熟悉,却又知之甚少的中美洲古代文明的代表。近年,随着考古学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促使更多关于这一区域的新课题生成。

信睿周报第132期:饮食,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既具有生物属性,又体现文化特质,涵盖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系列关于饮食的追问,直指人类的境况与存在本质,几乎涵盖人类学研究的所有领域。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信睿周报第127期
  • 教育社会学中的文化资本 ——全球语境下的批判性反思
  • 道德秩序与时间边界 ——对博士生抑郁体验的一种思考
  • 跟随望远镜的时空旅行 ——读《伽利略的望远镜》
  • 山水香港
  • 神庙消亡,神庙永存
  • ChatGPT会引发新一轮知识革命吗?
  • 书单/教育社会学
  • 信睿周报第128期
  • 植物如何远征? ——对策展实践中展览研究的思考
  • 植物内外 ——“植物远征”策展研究圆桌讨论
  • 书写植物的可能性
  • 植物流动与话语重塑 ——从“为大树杜鹃复仇”谈云南近代的植物采集
  • 20世纪的中国生物绘图与现代艺术转型
  • 书单/植物远征
  • 信睿周报第129期
  • 大脑中的情感表征 ——情感的演化与边界
  • 社会情感学习:儿童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 症由心生:情绪相关的躯体化表现
  • 不间断的机器:从情感计算通向机器情感
  • 局部照见自己 ——谈展览“不系之舟”
  • 关于人与空间的另类讨论 ——专访日本艺术家持田敦子
  • 学习道德哲学能让人变得更道德吗?
  • 书单/大脑与情感
  • 信睿周报第130期
  • 行动民族志的诞生 ——人类学“投身转向”之后
  • 人类学家应该如何介入地方事务? ——专访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赫茨菲尔德
  • 实践中的投身人类学 ——以四部民族志为例
  • “我的艺术哲学是交流” ——专访抽象艺术家肖恩·斯库利
  • 数据社会的新游戏规则? ——谈基恩·贝奇的《数据飞地》
  • 哈耶克矛盾思想的来源
  • 书单/行动民族志
  • 信睿周报第131期
  • 中美洲古代文明的“硬核” ——专访动物考古学家杉山奈和
  • 如何做全球古代艺术比较? ——专访艺术史学家克劳迪娅·布里滕娜姆
  • 鱼鸟组合图像:中国和中美地区的比较
  • 存在与生成 ——中美洲考古现状与趋势
  • 书单/中美洲古代文明
  • 信睿周报第132期
  • 饮食的人类学之旅
  • “一碗见人情”
  • 陶器、发酵和文明的基因
  • 穿越丝绸之路的葡萄
  • 赤道的果实 ——榴莲跨国流动中的知识审计网络
  • 所有博物馆展览都是饮食文化展
  • 书单/饮食人类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