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通商口岸切入近代中国风云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从1832年英国通过鸦片贸易逐渐侵蚀清末中国开始,叙述了直到1914年的80多年近代史。当时,清政府关闭国门,与西方仅保持了极少的贸易。英国通过鸦片贸易、发动战争,使得东西方的平衡被打破。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打开国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

本书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示了租界、通商口岸、海关,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主要观察视角来自当时在华洋人的书信、日记、档案,以及主办的报刊等,可以说是通过洋人的视角来揣测、分析西方列强的种种行为动机和逻辑,是非常难得的阅读观察视角。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1 不速之客
  • 2 在中国的舞台上
  • 3 林赛的战争与和平
  • 4 模范租界
  • 5 中国——黄金国
  • 6 在帝国心脏的中心
  • 7 内陆地区的梦想
  • 8 沿着海岸
  • 9 周年纪念
  • 10 灭绝
  • 11 历史
  • 缩写
  • 未出版材料与档案材料
  • 致谢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通商口岸切入近代中国风云变迁

    重返清末 80 年激荡岁月,透过在华洋人的视角看历史,将中国史置于世界史视野下。本书主要从洋人的动机、心理等角度来观察清末这段历史,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本土记录的独特视角。既不是费正清 “冲击 — 回应” 的延伸,也不是柯文 “中国中心观” 的后续,它更像是对这两种范式的补遗。更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史视野之下,考察列强瓜分世界狂潮中,中国近代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有着怎样的意义。没有抽象的历史概念和宏大的叙事,本书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丰富的细节,以小见大,直观地呈现当时社会和人物的真实面貌。大量第一手资料,从国家层面到个人野心,面面俱到。从中可以了解西方人眼中的清末中国,以及他们发动一系列挑衅、战争的各种行为逻辑和心理动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王朝之殇,破而后立

      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详实的史料,为我们揭开了晚清至民国初期中国通商口岸开放这一复杂历史进程的神秘面纱。透過侵略者的視角,探讨了通商口岸开放对于清王朝乃至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的深远影响。作者巧妙地将通商口岸的开放视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清王朝在内外交困之下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与让步,标志着传统封建王朝的衰败与无力回天;另一方面,这些口岸的设立,如同在古老帝国身上划开的切口,虽然伴随着剧痛与鲜血,却也成为了外界先进思想、技术乃至文化涌入中国的门户。这种被迫的开放,虽然过程充满屈辱,却也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潮流。作者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照片,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通商口岸的繁忙景象与背后的冲突与妥协。从广州的十三行到上海的租界,每一个口岸的开放都伴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与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书中不仅讲述了西方列强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利益,也揭示了国人在面对外来冲击时的挣扎、反抗与自我觉醒。这种双重叙述,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立体地理解那段历史,既看到其阴暗面,也不失对其积极意义的肯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多元视角

        更多元的视角,更丰富的历史,了解越多,也许可以创造更宽容的未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