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8千字
字数
2017-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新思考友爱与共同体,奥古斯丁友爱论述启示。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奥古斯丁友爱与共同体的论述,试图重新思考和启发性地理解在友爱逐渐边缘化的现代社会中,如何通过新的友爱模式重塑自我与共同体之可能。通过审视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友爱和奥古斯丁友爱的异同,呈现后者对前者的延续与断裂。奥古斯丁从人性的根本之恶出发,以对话性的“你”为指向在自我-他者关系中重塑友爱、自我与共同体的关系,使得友爱摆脱了在古典哲学中只能作为一种自我关系的异化而存在的命运,并成为一种新的共同体纽带。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为什么是友爱问题?
- 第二节 为什么是奥古斯丁?
- 第三节 国内外奥古斯丁思想研究现状简述
- 第四节 为什么称为“友爱”?——基本概念辨析
- 第二章 古典哲学思想中的友爱及其困境
- 第一节 友爱源于相似性——古典友爱的条件
- 一 去恶向善的友爱——柏拉图的友爱
- 二 以德性作为最高原理——亚里士多德的“高贵”之爱
- 第二节 身体或灵魂的不朽?——柏拉图的爱与欲
- 第三节 西塞罗的友爱观
- 第三章 奥古斯丁友爱共同体的预备性分析
- 第一节 朋友是另一个自己——古典哲学源于自爱的友爱
- 第二节 我成为我的一个大问题——古典哲学的自我与遮蔽
- 第三节 面对他者的自我——奥古斯丁之对话性自我的重塑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友爱秩序之奥古斯丁式重塑
- 第一节 友爱与羞耻——私人共同体的自私之爱
- 第二节 人性之恶——奥古斯丁友爱观的底色
- 第三节 在上帝之中的友爱——友爱的正当秩序
- 一 基于基督的身体——友爱何以可能?
- 二 从意志到爱——灵魂的转向
- 第四节 人与人关系的新特质:友爱作为自爱与圣爱的通途
- 一 爱人如己——源自上帝之爱的自爱
- 二 作为现实的荣耀上帝的友爱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友爱共同体之奥古斯丁式重塑
- 第一节 古典自我的同质化与友爱的同一性
- 第二节 从个体到共同体之恶——古典政治友爱的失序
- 第三节 从城邦到上帝之城——面向绝对的未来
- 一 源于自爱的统治欲——尘世政治的失序
- 二 对尘世政治的制衡与对未来的期盼——友爱的政治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