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位脑科学家与母亲共同对抗认知症的心得。

内容简介

日本脑科学家恩藏绚子的妈妈在65岁时被确诊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本书是她对整个照护过程的记录。恩藏绚子照顾着妈妈,也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她们的故事证明,即使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渐渐失去记忆,生活能力受到影响,病人也不会失去情感,家属和病人完全可以在疾病面前结成坚实的共同体。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一个脑科学家眼中的阿尔茨海默病
  • 第一章 六十五岁的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 母亲不应该患上认知症的啊
  • 下决心去医院
  • 概率为零,不等同于“绝对不会发生”
  • 第二章 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到底会发生什么
  • 阿尔茨海默病只是认知症的一种
  • 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 阿尔茨海默病能治愈吗
  • 病情发展的典型特征
  • 首发症状是什么
  • 最困扰人的两个方面
  • 目前医学界的治疗方法
  • 母亲不再是“母亲”了
  • 第三章 脑科学家开出的处方
  • 激活病人的默认模式网络
  • 我让母亲散步和做饭
  • 母亲日常生活中的“迷惑行为”
  • 不是“该怎么治”,而是“该做什么”
  • 关于患者的记忆:是忘却还是无法提取
  • 感觉整合、空间认知和注意力问题
  • 第四章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世界的联系
  • 母亲开始分不清“自己”和“他人”了
  • 对家人更多的依赖
  • 大脑怎样分辨“自我”和“他人”
  • 出现“钱包被偷了”的妄想
  • 伤心的寿司店之行
  • 病人的同理心
  • 母亲忘记了我的生日
  • 母亲的身份,女儿的身份
  • “不认识家人” “不认识自己”
  • 认知症患者对自身状况的认知
  • 还是“社会人”吗
  • 身患认知症的康德
  • 第五章 情绪就是一种智力
  • 越来越难以捉摸的母亲
  • 确诊两年半后的母亲
  • 脑科学定义的情绪作用
  • 记得生气,但不记得为什么
  • 为什么说情绪是一种智力
  • 情绪判断可信吗
  • 就像“蜜蜂觅食80%的正确率”
  • 情绪也是一种生存能力
  • 望向那独一无二的美好
  • 安全地探索新鲜的事情
  • 情绪塑造“人格”
  • 初版后记 与父母同游竿灯节
  • 文库版后记 后来的母亲和我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