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波兰到法国,从英国到苏联,从北非到地中海,从意大利回到西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欧非战场全景式回忆。

内容简介

凯塞林少年参军,“一战”期间,曾就职于炮兵部队,后任参谋,又参与了德国空军的组建工作。“二战”初期,凯塞林作为空军指挥官,主要职责是配合装甲部队开展闪电战。在德国空军横扫欧洲大陆后,作为元帅的他开始指挥空袭不列颠和突袭苏联。当德军在意大利战场出现颓势后,被调至罗马配合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开展南线战斗,并作为南方战区总司令独立指挥此地的三军部队。

凯塞林对于德国在“二战”时期多个战场上的失败,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理解,例如:轰炸英国的“海狮行动”被取消在于目标不明确,在苏联战场未能尽早占领莫斯科,北非战场是由于没有优先占领马耳他岛以及意大利军队的无能,等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者序
  • 译者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战争与和平年代 (1904—1941年)
  • 第一章 在巴伐利亚皇家陆军和魏玛防卫军的服役经历 (1904—1933年)
  • 第二章 在魏玛防卫军中的光辉岁月
  • 第三章 转型空军
  • 第四章 在航空部任职
  • 第五章 担任空军总参谋长
  • 第六章 在柏林担任第1航空队司令
  • 第七章 波兰战役 (1939年)
  • 第八章 休战期 (1939年冬至1940年)
  • 第九章 西线战役中的第2航空队
  • 西线战役第一阶段
  • 西线战役第二阶段
  • 第十章 转折前夕 (1940年夏)
  • 第十一章 “海狮”行动与不列颠之战
  • 第十二章 苏联战争 (至1941年11月底)
  • 第二部分 地中海战争 (1941—1945年)
  • 第十三章 地中海战场 (1941—1942年)
  • 第十四章 马耳他还是埃及? (1941年11月—1942年10月)
  • 第十五章 盟军登陆北非与突尼斯战役
  • 登陆之前
  • 北非战役(1942年11月—1943年1月)
  • 突尼斯战役(1943年2月—5月)
  • 第十六章 转战西西里岛
  • 第十七章 墨索里尼倒台与意大利倒戈
  • 序幕拉开
  • 我在墨索里尼被捕后的行动
  • 希特勒的第一反应
  • 我为局势稳定所付出的努力
  • “轴心”行动
  • 投降之日—1943年9月8日
  • 卡瓦莱罗的结局
  • 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墨索里尼与希特勒
  • 第十八章 萨莱诺战役与构建罗马南部防线
  • 第十九章 卡西诺、安齐奥—内图诺与罗马之战 (1943年秋至1944年初夏)
  • 桥头堡与卡西诺
  • 罗马之战前夕
  • 春季攻势
  • 第二十章 防守意大利 (1944年夏至1945年春)
  • 1944年6月至8月中旬
  • 7月20日事件与意大利战局
  • 1944年8月
  • 亚平宁战役后的意大利北方
  • 1944年冬至1945年初
  • 意大利战役的简要总结
  • 第二十一章 意大利游击战
  • 游击战的发展
  • 游击队的组织结构
  • 游击队的手段
  • 与游击队作战
  • 游击战的扩大与滥用职权
  • 第三部分 无条件投降与审判
  • 第二十二章 西线总司令
  • 我的任命
  • 当时的局势与初步的措施
  • 再次前往元首总部
  • 普法尔茨失守
  • 奥彭海姆渡河战斗及结果
  • 鲁尔要塞
  • 盟军突破莱茵河下游
  • 3月的莱茵河上游局势
  • 回顾与展望
  • 我与希特勒及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关系
  • 德国中部的战斗
  • 第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
  • 德国南部
  • 城市争夺战
  • 桥梁的拆除
  • 阿尔卑斯山要塞
  • 1945年4月中旬的局势
  • 在德国南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战斗宣告结束
  • 我获得全权授权
  • 战争结束时的领导问题
  • 投降
  • 第二十四章 我的战后经历
  • 监禁初期
  • 对我的审判
  • 对意大利平民和文化的保护措施
  • 审判之后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东方巴别塔

东方巴别塔(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人文出版的新锐实体。巴别塔文化主要通过高质量的版权引进及国内优质原创作者的挖掘,打造历史、军事及泛学习类等几大内容板块,与读者分享顶尖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