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极具世界眼光的中国通史,大历史叙述的经典之作。全面修订,史实更精确,论述更可信。

内容简介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本书为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

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

更可注意者,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族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还与“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 三、农业与聚落
  •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 一、进入青铜时代
  •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 一、普世国家体制
  •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 四、民间的信仰
  •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 六、走向南方
  •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 三、佛教的影响
  • 四、文学与艺术
  •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 八、民族关系
  • 九、中国对外关系
  • 十、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比较
  •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 三、大海波涛
  • 四、第一波西潮
  • 五、明代的工业
  •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 十、明朝时的台湾
  •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 一、清帝国的性质
  • 二、台湾的开发
  •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 四、清代学术风气
  • 五、民间社会组织
  •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
  • 八、中国与西方的文化接触
  • 九、通俗文化
  • 十、当时的欧洲
  •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 一、内乱与外患
  •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25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中国历史需要“第二个结合”

    从确实的考古发现,差不多 1 万年前。那个时候,祖先们已经分别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定居下来,驯化农作物,开始了生产力和人口的同步扩张。北方人从黄河上游出发,向西登上青藏高原,成为今天藏族人的祖先;向东、向南扩散到整个中原地带,成为今天汉族人的祖先。而南方人也并没有就此消亡,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留在当地和古北方人充分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南方汉族人。而另一部分战略性地放弃了中国南方,大举向东南和西南方向迁移,成为今天云贵地区、东南亚和太平洋岛民的祖先。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大禹治水,如果真有其事,大概就发生在这个时代。差不多三四千年前。伴随着金文和甲骨文的发明,中国正式进入信史时代。到了西周共和元年,中国历史更是开始了有确切纪年的时代。中华民族的集体回忆,从那时候起绵延至今,从未断绝。在大多数时候,当我们想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时,我们想到最多的无非是后三千年里发生的故事。是二十四史里的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是唐诗里的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许老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著书很多,但还是拘于传统,许老的长处是因为去美求学任教,可以把中国史和世界史联系在一起思考,本书是不错的传统中国历史的梳理,老一辈的特点是忧国忧民,但近代史(1500 年)之后,受西方影响比较大,最主要的是陷进了狭窄民族主义的坑。宋辽金(夏)还是强调宋的正统,而没有看到辽金后期文字也是中华一体,何为中国人?使用汉字为正统文字的就是中国人,“同文同种” 将有更宽广的意涵。老先生果党背景,还拘泥正统,视满清为外夷,西方一直宣传的 “闭关锁国” 也是片面宣传,按照现在的新史料,明朝并没有闭关锁国,沿海地区贸易繁茂(从沉船和倭寇大部分为汉人),沿海封禁是内地皇权和沿海地方商贸的矛盾,宦官阉党是为了皇帝去搜刮,平衡地方士绅的财富势力。魏忠贤被废和和珅一样,表面是除贪腐,本质让皇权失去了对地方控制的平衡,导致大厦倾覆。把历史放大,西方意识形态的宣传只是近几十年的文宣,万年人类历史比拼的是组织动员能力,最大能力组织动员才是历史内在的发展规律。秦的编户齐民,九级勋爵制,犹如法国大革命的底层动员,科举制度 + 汉字系统,解决了广大疆域的管理和人才选拔问题。皇权不下乡小政府和重农抑商是农耕时代被迫的选择。而新时代支部建在连上是工业化时代的全民皆兵。老先生历史大家,但还是不愿承认 “第二个结合” 的必然。

      4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历史长河里,任何事物都是微不足道的

      21 世纪是一个全球化加速进行的时代。世界各地区之间,将难有区隔。中国曾经自成局面,俨然东亚天下的中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俨然有自己的过程。其实,中国从来不能遗世而独立;中国的历史也始终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在今天,如果中国人仍以为自己的历史经验是一个单独进行的过程,将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也不能清楚地认识别人,必须要调整心态,从中外息息相关的角度,认识自己,也认识世界别处的人类。我们人类曾经同源,经过扩散于各处后,又正在聚合为一个共同的社会体。各处人类曾走过不同的途径,又终于走向共同的方向。我们曾有过自己的历史,这些独特的历史,又终究只是人类共同历史中的不同章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跌宕起伏的万古江河

        本书从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进行观照,大致分为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初期发展,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最后是世界的中国。行文中不仅对于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娓娓道来,且时刻关注当时中国处在世界上的地位,进行横向的比较,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定位。如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流域古代文化之比较,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之比较,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国之比较,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西班牙之比较…… 等,通过比较研究,道出了哪些是历史的共相,哪些是自己的殊相。老子说,知人为之智,自知为之明。所谓知己知彼,没有可作为参考的比较,即不易有真正的自知之明。由此,似亦可证作者许倬云先生在前言中所写到的:“本书目的,除学术兴趣外,也不辞冒天下之大不韪,拟对国民自大心态的偏差,尽规劝谏诤的努力。”

          转发
          1
        • 查看全部68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