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8千字
字数
2018-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教育名家成尚荣先生力作。寻找名师基质,破译名师成长的密码。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专家成尚荣教育文丛之一,主要讲述了大格局视野下的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主题——做个好教师、教师要做研究以锻造科学品质、签一份阅读的契约以提升人文素养、做心中有地平线的人以永葆青春。
名师成长除却个人经历、经验、文化背景、心智模式外,是有基本的共同特质的:对职业价值的执著追求、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安静与不安分的心理特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才情、敏锐独特的见解等。这些共同特质、基本规律是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成长密码,也是名师的“根性”与核心特征。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在更大的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 写在前面 非连续性发展:教师成长的超越与平衡
- 核心观点 名师基质
- 第一辑 我是教师
- 教师专业发展应有大视野与大格局
- 超越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 第一动力·第一品质·第一专业
- 回到书桌
- 最好,其实是一种选择
- 名师应当是优秀的儿童研究者
- 第二辑 做个好教师
- 做个好教师
- 教师教育应从“被发展”走向“自主发展”
- 离开队伍领跑:名师成长的行为特征与方式
- 对名师、教育家培养的质疑
- 知识分子不能“弱智化”
- 教师课程:名师成长的高平台、高境界
- 名师成长之路——季羡林与王国维的一次对话
- 让教育在爱中行走
- 教育爱:教师的良知璞玉
- 让中老年教师也“忙”起来
- 回归
- 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谈名师成长的方式
- 第三辑 做第一等的研究
- 做第一等的研究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研
- 反思性实践家:研究路径与表达特点
- 研究,要从问题出发
- 让行动研究准确起来、具体起来
- 向美回归:教师的研究与表达
- 从“斜坡”开始新的攀登——谈教师的专业写作
- 名师发展共同体的意义阐释
- 研究共同体:名师成长的文化栖息地——基于一个名师团队的分析
- 名师之路:南通样本的标本意义
- “发现教师”:北京东路小学的样本
- 精神家园的生动演绎与积极建构
- 第四辑 签一份阅读的契约
- 快,去签一份阅读的契约
- 书,是教不完的
- 那不敲响的钟声
- 关于“灯火通明,通宵不灭”
- 人因书而长寿
- 买书是为了以后读——良好阅读心态的养成
- 意义,在时间的流淌中
- 学习的标杆 精神的高地——再读吴天石先生《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的体会
- 姜树华迈出的重要一步
- 李建成的兴奋点与他的“成长教育”
- 第五辑 青春,也向我致敬
- 青春,也向我致敬
- 青春,行走在人生的地平线上
- 教师应当成为伟大的人
- 优雅的闲情诗意的劳动
- 心灵的证据与意义的生发——读《做教师的心情》的心情
- 让校长、教师安静一点
- 冲动与心静
- “二”与“两”的隐喻
- 老师的眼睛
- “我们”意义的想象
- 附录
- 和成先生在一起
- 先生与我的短信故事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