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45千字
字数
2021-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全面涵盖网络基础知识和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华为HCIA-RoutingSwitchingV2.5认证考试大纲编写,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网络通信基础知识,熟练使用华为的网络设备组建企业局域网和广域网及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能够配置企业的网络安全,并掌握前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书内容包括网络基础、TCP/IP协议、华为VRP操作系统、IP地址和子网划分、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以太网组网技术、ACL和AAA、网络地址转换、DHCP服务器、WLAN、IPv6、广域网PPP和PPPoE协议、园区网典型网络架构和设计案例、网管和运维使用的SNMP协议、网络时钟协议NTP、SND和NFV、网络编程与自动化。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丛书序一
- 丛书序二
- 前言
- 第1章 网络基础
- 1.1 网络概述
- 1.1.1 网络和互联网
- 1.1.2 网络拓扑
- 1.1.3 网络类别
- 1.2 组网设备
- 1.3 企业网络的规划和设计
- 1.3.1 企业局域网
- 1.3.2 企业广域网
- 1.4 习题
- 第2章 TCP/IP
- 2.1 协议概述
- 2.1.1 协议简介
- 2.1.2 计算机通信协议
- 2.1.3 OSI 7层模型与TCP/IPv4协议栈之间的关系
- 2.2 应用层协议
- 2.2.1 HTTP
- 2.2.2 FTP
- 2.3 传输层协议
- 2.3.1 TCP和UDP的应用场景
- 2.3.2 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之间的关系
- 2.3.3 TCP首部
- 2.3.4 TCP连接管理
- 2.3.5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 2.3.6 UDP
- 2.4 网络层协议
- 2.4.1 网络层协议的两个版本
- 2.4.2 IP
- 2.4.3 ICMP
- 2.4.4 ARP
- 2.5 网络接口层协议
- 2.6 习题
- 第3章 VRP基础
- 3.1 VRP简介
- 3.2 VRP命令行
- 3.2.1 命令行的基本概念
- 3.2.2 命令行的使用方法
- 3.3 登录网络设备
- 3.3.1 配置用户界面
- 3.3.2 通过Console口登录设备
- 3.3.3 通过Telnet登录设备
- 3.3.4 通过SSH登录设备
- 3.3.5 通过Web登录设备
- 3.4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 3.4.1 配置设备名称
- 3.4.2 配置设备时钟
- 3.4.3 配置设备IP地址
- 3.5 配置文件介绍
- 3.5.1 华为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
- 3.5.2 保存当前配置
- 3.5.3 设置下次启动时的配置文件
- 3.5.4 查看配置结果
- 3.5.5 文件管理
- 3.6 习题
- 第4章 IP地址和子网划分
- 4.1 预备知识
- 4.1.1 二进制和十进制
- 4.1.2 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的规律
- 4.2 IP地址详解
- 4.2.1 MAC地址和IP地址
- 4.2.2 IP地址的组成和网关
- 4.2.3 IP地址的格式
- 4.2.4 IP地址的网络掩码
- 4.2.5 IP地址的分类
- 4.2.6 特殊的IP地址
- 4.3 公网地址和私网地址
- 4.3.1 公网地址
- 4.3.2 私网地址
- 4.4 子网划分
- 4.4.1 为什么需要子网划分
- 4.4.2 等长子网划分
- 4.4.3 等长子网划分示例
- 4.4.4 变长子网划分
- 4.5 子网合并
- 4.5.1 合并网段
- 4.5.2 合并网段的规律
- 4.6 判断IP地址所属的网段
- 4.7 习题
- 第5章 IP路由基础
- 5.1 路由的基本概念
- 5.1.1 什么是路由
- 5.1.2 路由信息的来源
- 5.1.3 路由优先级
- 5.1.4 路由开销
- 5.1.5 网络畅通的条件
- 5.2 静态路由
- 5.2.1 静态路由的基本概念
- 5.2.2 静态路由配置须知
- 5.2.3 配置静态路由示例
- 5.2.4 浮动静态路由
- 5.3 路由汇总
- 5.3.1 通过路由汇总简化路由表
- 5.3.2 最长前缀匹配
- 5.3.3 无类域间路由
- 5.4 默认路由
- 5.4.1 默认路由概述
- 5.4.2 默认路由的写法
- 5.4.3 使用默认路由简化路由表
- 5.4.4 使用默认路由和路由汇总简化路由表
- 5.4.5 默认路由造成路由环状网络
- 5.4.6 主机上的默认路由和网关
- 5.5 习题
- 第6章 动态路由
- 6.1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 6.2 OSPF协议概述
- 6.2.1 OSPF协议简介
- 6.2.2 由最短路径生成路由表
- 6.2.3 OSPF协议相关术语
- 6.2.4 OSPF工作过程
- 6.2.5 OSPF报文类型
- 6.2.6 OSPF定义的网络类型
- 6.2.7 DR和BDR
- 6.2.8 OSPF的3张表
- 6.2.9 OSPF区域
- 6.3 OSPF协议配置
- 6.3.1 OSPF协议单区域配置
- 6.3.2 OSPF协议多区域配置
- 6.3.3 查看OSPF协议的3张表
- 6.3.4 在区域边界路由器上进行路由汇总
- 6.4 习题
- 第7章 以太网交换技术
- 7.1 以太网交换基础
- 7.1.1 以太网的演进
- 7.1.2 MAC地址
- 7.1.3 以太网帧格式
- 7.2 以太网交换机
- 7.2.1 交换机的MAC地址表
- 7.2.2 交换机的3种转发操作
- 7.2.3 单交换机MAC地址表构建过程
- 7.2.4 多交换机MAC地址表构建过程
- 7.2.5 典型园区网架构
- 7.3 VLAN
- 7.3.1 VLAN的概念和意义
- 7.3.2 单交换机上多个VLAN
- 7.3.3 跨交换机VLAN
- 7.3.4 链路类型和接口类型
- 7.3.5 VLAN的类型
- 7.3.6 配置基于接口的VLAN
- 7.3.7 配置基于MAC地址的VLAN
- 7.4 实现VLAN间路由
- 7.4.1 为什么需要实现VLAN间路由
- 7.4.2 路由器实现VLAN间路由
- 7.4.3 配置单臂路由器实现VLAN间路由
- 7.4.4 使用三层交换实现VLAN间路由
- 7.5 习题
- 第8章 以太网交换技术进阶
- 8.1 生成树协议
- 8.1.1 交换机组网环路问题
- 8.1.2 生成树协议概述
- 8.1.3 生成树协议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 8.1.4 STP报文类型
- 8.1.5 生成树的接口状态
- 8.1.6 查看和配置STP
- 8.2 链路聚合
- 8.2.1 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
- 8.2.2 链路聚合技术的使用场景
- 8.2.3 链路聚合的基本原理
- 8.2.4 链路聚合的模式
- 8.2.5 负载分担模式
- 8.2.6 链路聚合配置示例
- 8.3 Smart Link
- 8.3.1 Smart Link的基本原理
- 8.3.2 Smart Link配置示例
- 8.4 Monitor Link
- 8.4.1 Monitor Link的基本原理
- 8.4.2 Monitor Link配置示例
- 8.5 STP的替代方案及当前组网建议
- 8.6 习题
- 第9章 ACL和AAA
- 9.1 ACL工作原理
- 9.1.1 ACL概述
- 9.1.2 ACL的组成
- 9.1.3 ACL的分类
- 9.1.4 通配符
- 9.1.5 ACL设计思路
- 9.1.6 基本ACL配置实现
- 9.1.7 高级ACL配置实现
- 9.2 AAA
- 9.2.1 AAA的工作方式
- 9.2.2 AAA的配置
- 9.3 习题
- 第10章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 10.1 公网地址和私网地址
- 10.2 NAT的类型
- 10.2.1 静态NAT
- 10.2.2 动态NAT
- 10.2.3 NAPT
- 10.2.4 Easy IP
- 10.3 静态NAT的实现
- 10.4 NAPT的实现
- 10.5 Easy IP的实现
- 10.6 NAT Server
- 10.6.1 NAT Server的使用场景
- 10.6.2 NAT Server的实现
- 10.7 习题
- 第11章 DHCP
- 11.1 静态地址和动态地址应用场景
- 11.2 DHCP工作原理
- 11.2.1 DHCP基本概念
- 11.2.2 DHCP工作过程
- 11.2.3 租约更新
- 11.3 DHCP服务配置
- 11.4 使用接口地址池为直连网段分配地址
- 11.5 DHCP中继
- 11.5.1 DHCP中继原理
- 11.5.2 配置DHCP中继实现跨网段地址分配
- 11.6 习题
- 第12章 WLAN技术
- 12.1 WLAN概述
- 12.1.1 什么是WLAN
- 12.1.2 WLAN标准和Wi-Fi的演进
- 12.1.3 Wi-Fi在办公场景上的发展
- 12.2 WLAN设备和组网
- 12.2.1 WLAN设备介绍
- 12.2.2 基本的WLAN组网架构
- 12.2.3 敏捷分布式AP架构
- 12.2.4 有线侧组网概念
- 12.2.5 无线侧组网概念
- 12.3 WLAN的工作原理
- 12.3.1 WLAN的工作流程
- 12.3.2 AP上线
- 12.3.3 WLAN业务配置下发
- 12.3.4 STA接入
- 12.3.5 WLAN业务数据转发
- 12.4 案例:旁挂二层组网隧道转发
- 12.4.1 配置网络互通
- 12.4.2 配置AP上线
- 12.4.3 配置WLAN业务参数
- 12.5 WLAN技术发展趋势
- 12.6 习题
- 第13章 IPv6
- 13.1 IPv6概述
- 13.1.1 IPv4面临的困境
- 13.1.2 IPv6的优势
- 13.1.3 IPv6的基本首部
- 13.1.4 IPv6的扩展首部
- 13.2 IPv6编址
- 13.2.1 IPv6地址概述
- 13.2.2 IPv6地址分类
- 13.2.3 单播地址
- 13.2.4 组播地址
- 13.2.5 任播地址
- 13.2.6 常见的IPv6地址类型和地址范围
- 13.3 IPv6地址配置
- 13.3.1 计算机和路由器的IPv6地址
- 13.3.2 IPv6单播地址业务流程
- 13.3.3 邻居发现协议
- 13.3.4 IPv6地址配置方式
- 13.3.5 IPv6地址自动配置的两种方式
- 13.4 实现IPv6地址自动配置
- 13.4.1 实现IPv6地址无状态自动配置
- 13.4.2 抓包分析RA和RS数据包
- 13.4.3 实现IPv6地址有状态自动配置
- 13.5 IPv6路由
- 13.5.1 IPv6静态路由
- 13.5.2 OSPFv3
- 13.6 习题
- 第14章 广域网基础
- 14.1 广域网概述
- 14.2 PPP原理与配置
- 14.2.1 PPP概述
- 14.2.2 PPP帧格式
- 14.2.3 PPP 3个阶段的协商
- 14.2.4 PPP工作流程
- 14.2.5 配置PPP:身份验证用PAP模式
- 14.2.6 配置PPP:身份验证用CHAP模式
- 14.2.7 抓包分析PPP链路建立的过程
- 14.3 PPPoE
- 14.3.1 PPPoE概述
- 14.3.2 PPPoE报文格式
- 14.3.3 PPPoE的工作过程
- 14.3.4 配置Windows PPPoE拨号上网
- 14.4 习题
- 第15章 园区网典型组网架构以及案例实践
- 15.1 园区网基本概念
- 15.1.1 什么是园区网
- 15.1.2 园区网典型架构
- 15.1.3 园区网常用的协议和技术
- 15.2 园区网的生命周期
- 15.3 园区网项目实战
- 15.3.1 网络需求
- 15.3.2 小型园区网的规划和设计
- 15.3.3 小型园区网的部署和实施
- 15.3.4 小型园区网的运营和维护
- 15.3.5 小型园区网的网络优化
- 15.4 习题
- 第16章 网络管理和运维
- 16.1 网络管理及运维概述
- 16.2 SNMP原理与配置
- 16.2.1 SNMP协议概述
- 16.2.2 SNMP系统组成
- 16.2.3 SNMP查询
- 16.2.4 SNMP设置
- 16.2.5 SNMP Traps
- 16.2.6 配置SNMP
- 16.3 NTP原理与配置
- 16.3.1 NTP协议概述
- 16.3.2 NTP基本原理
- 16.3.3 NTP网络结构
- 16.3.4 NTP工作模式
- 16.3.5 配置NTP
- 16.4 习题
- 第17章 SDN和NFV
- 17.1 传统网络概述
- 17.1.1 传统网络及其分布式控制架构
- 17.1.2 传统网络面临的问题
- 17.2 SDN和OpenFlow协议
- 17.2.1 SDN的概念
- 17.2.2 OpenFlow协议
- 17.2.3 FlowTable简介
- 17.2.4 SDN网络架构
- 17.3 NFV简介
- 17.3.1 NFV的概念
- 17.3.2 NFV的价值
- 17.3.3 NFV的关键技术
- 17.3.4 NFV架构
- 17.3.5 华为NFV解决方案
- 17.4 习题
- 第18章 网络编程与自动化
- 18.1 网络编程与自动化简介
- 18.2 编程语言概述
- 18.2.1 高级编程语言的分类
- 18.2.2 计算技术栈和程序执行过程
- 18.3 Python语言
- 18.3.1 什么是Python
- 18.3.2 Python的应用领域
- 18.3.3 Python代码的运行方式
- 18.3.4 Python的编码规范
- 18.3.5 Python中的基本概念
- 18.4 使用Python管理网络设备
- 18.4.1 Telnet简介
- 18.4.2 通过Telnet管理华为路由器
- 18.5 习题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