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4千字
字数
2017-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国胜利论与同时胜利论精神一致,列宁推进马克思主义,斯大林误解列宁思想。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是就社会革命而言的,并不否定政治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就政治革命而言的,并不否定社会革命的最终胜利必定是世界性的胜利。因此,所谓列宁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用“一国胜利”的新结论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已经过时”的旧观点的说法,没有准确反映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思想。其实,“一国胜利”论与“同时胜利”论的精神是一致的。列宁的新贡献,一是结合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明确提出“一国胜利”论,二是在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后,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提出一国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思想,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而斯大林认为列宁在“一战”期间就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则是对列宁思想的严重误解。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作者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问题的旧议与新评
- 导论 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 第一章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是就社会革命而言的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革命“一国胜利”的思想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不大发达国家首先开始革命的思想
- 第二章 关于列宁的“一国胜利论”
- 一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就政治革命而言的
- 二 列宁关于“最终胜利”必然是“同时胜利”的思想
- 三 列宁关于比较落后国家首先开始革命的思想
- 第三章 关于列宁的“一国建成思想”
- 一 列宁从“一国胜利”到“一国建成”的思想发展
- 二 列宁“一国建成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三 列宁对“社会革命”的新认识
- 第四章 关于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
- 一 斯大林对列宁“一国胜利论”的阐发
- 二 斯大林“一国建成论”的贡献与缺陷
- 三 斯大林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思想的误解
- 第五章 重评联共(布)的“一国社会主义”之争
- 一 对这场争论的回顾与思考
- 二 对反对派观点的再认识
- 三 对多数派观点的再认识
- 第六章 评《列宁主义研究》对联共(布)的批评
- 一 是联共(布)的误解,还是列宁的本意
- 二 列宁的“两段话”是坚持“同时胜利论”吗
- 三 “最薄弱的地方说”有无“客观性”和“真理性”
- 第七章 评《列宁主义研究》对学术界的批评
- 一 评“必要的答复”
- 二 学术界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区分错了吗
- 三 学术界对“一国胜利论”与“一国建成论”的区分错了吗
- 第八章 评《列宁主义研究》的几个“论”
- 一 评“十月革命非社会主义性质论”
- 二 评所谓“两种过程转变论”
- 三 评所谓“社会主义步骤论”
- 第九章 评所谓“东方国家决定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西方国家决定论”吗
- 二 列宁“东方国家决定论”的“形成过程”是虚构的
- 三 “东方国家决定论”不是列宁的思想
- 第十章 也谈落后国家的“首先开始”与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 一 落后国家的“首先开始”不仅仅取决于这些国家的落后性
- 二 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曲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这些国家的落后性
- 三 论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长期性和必然性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