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1千字
字数
2017-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研究:解读与启示
内容简介
本书在国内外学者关于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的解读视角即总体性文本学解读法,把“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置于阿多诺的整体思想发展脉络中进行考察,从“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形成、“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前奏、“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文化工业”的救赎及“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等几个方面详细的解读,试图探索如何借用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资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言
- 目录
- 绪论
- 一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形成的问题意识:启蒙理性的异化
- 二 法兰克福学派及阿多诺其人
- 三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形成
- 一 理论渊源
- 二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历史语境
- 第二章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前奏:新音乐哲学
- 一 从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的转型
- 二 不协和音的解放
- 三 对音乐商品化的批判
- 第三章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 “文化工业”的深层逻辑:理性同一性的思维方式
- 二 “文化工业”的理论内涵
- 三 “文化工业”的反文化性:标准化、商品化
- 四 “文化工业”的非大众性:意识形态的统治工具
- 五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 第四章 “文化工业”的救赎:审美的乌托邦
- 一 “非同一性”思维方式的建构
- 二 “非同一性”逻辑的表现形式:现代艺术
- 三 现代艺术的社会批判功能
- 四 对阿多诺审美救赎的批判
- 五 异化扬弃的可能路径:革命的生产力
- 第五章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
- 一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二 中国文化产业的弊端
- 三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之启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