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哲学家来回答你“如何活出美好的人生?”

内容简介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苏格拉底说,“人要过一种美好、公正的生活,而不是毫无约束地嬉闹作乐。”他的学生、享乐主义者亚里斯提卜却认为,“纯粹的快乐才是生活的目的。”而在悲观主义者叔本华眼里,“不想太过悲惨的话,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期望能很开心。”不过,罗素却认为,叔本华其实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伪君子。——我们刚以为找到了人生意义,他们又把答案改了。丹尼尔·克莱恩带我们进行一次奇妙的哲学之旅,在金句中带我们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01
  • 享乐主义者
  • 02
  • 享乐主义者
  • 03
  • 享乐主义者
  • 04
  • 形而上学者、伦理学家
  • 05
  • 存在主义者
  • 06
  • 实用主义者
  • 07
  • 存在主义者
  • 08
  • 语言学家、哲学家、社会批评家
  • 09
  • 悲观主义者
  • 10
  • 逻辑学家、人道主义者
  • 11
  • 超验主义者
  • 12
  • 13
  • 14
  • 存在主义者
  • 15
  • 经验主义者
  • 16
  • 智者学派学者、原始虚无主义者
  • 17
  • 荒诞主义者
  • 18
  • 社会批评家、人文主义者、唯灵论者
  • 19
  • 存在主义者
  • 20
  • 功利主义者
  • 21
  • 道德哲学家
  • 22
  • 政治哲学家
  • 23
  • 行为心理学家、道德哲学家
  • 24
  • 分析道德哲学家
  • 25
  • 美国实用主义者(算是吧)
  • 26
  • 27
  • 无神论者
  • 28
  • 29
  • 逻辑实证主义者
  • 30
  • 伦理学家、社会哲学家
  • 31
  • 32
  • 理性主义者、基督徒
  • 33
  • 一元论者/唯物主义者
  • 34
  • 分析哲学家
  • 35
  •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
  • 36
  • 弗洛伊德学派存在主义者
  • 37
  • 古典实用主义者
  • 38
  • 斯多葛派学者
  • 39
  • 基督教现实主义者
  • 后记
  • 术语表
  • 致谢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赋予生命最崇高的意义,活出人生精彩

    每个人对于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无外乎是懂得用心生活,掌握生命的真谛才能让自己的一生有意义。 生命的真谛:幸福的生活着,做人但求无愧于心,做事但求无愧于人,随遇而安,尽人事,听天命。1、 努力追求幸福,并及时付出让别人感受到来自我们提供的幸福 2、 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自身理想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心去爱、感受生活 4、 不忘初心,坚定不移的朝着目标前进 5.、 坦然面对死亡,练就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人的一生短暂且宝贵,生命给予人只有一次,我们应当在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精彩,赋予生命最崇高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某一个人的某一段自我探索成为了这本书

      值得慢慢看慢慢想的书,整篇都是作者收集的哲学金句,关于人生关于意义关于人生意义,然后写下此刻的感想,这既是作者与自己的对话,也可以看做和读者的对话。我感觉,这本书如果很快的看完似乎意义不大,作者的观点看法并不强烈,也就是说并没有明确的倾向性,仅仅希望从书中获得一些指示,恐怕是会失望的。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他就变了,不仅仅是,当你与不同的哲学家对话的时候,可能会不断发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意义,而且,在你不同的生命阶段,每一年甚至每一天,看同样的话可能都会折射出不同的生命意义。或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的本质,不断探索不断改变,如果你不想放弃自己生命的意义,那就意味着,你该探索你每一刻生命的意义,和每一个生命意义的变化,而不是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答案。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Week#25:意义感是意义本身还是感受?

        "意义感" 三个字总是会蹦到脑海里,那到底是意义本身还是感受这件事儿呢?有一段时间早上六点钟就会自动弹起来,爬起来读书或者做些事情,后来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乱了节奏,六点钟怎么也弹不起来了,那种被 "感觉" 或者荷尔蒙操控的体验让人迷惑的,这样的体验夹杂着所谓的知识、上进、快乐和改变的混合,唯独忘了问一句: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和感受吗?以及我到底在干什么?很多时候都在满足别人的愿望,也就是舔狗的行为,至于为何会这样,大体可以简化为 "不安全感下的求生模式",可以想见的是这种行为的结局通常是越来越失去自我,行为与内心的感受逐渐的脱节。有时候会怅然地说:原来我是那样的错过一次机会的,其实可能是妄念在作祟,又一次禁不住地让自己深陷到一种未曾发生过的场景,去设想其中美好的滋味,却完全忽略了那些苦涩和不堪;凯文・凯利那本《失控》讲述了涌现的概念,身体内部的血红蛋白、细菌群、细胞、骨架等等,他们以一种群体的方式集合成了一个人,每一个小单元的平衡态释放出的电信号,最终涌现出了各种的欲望和需求,包括体验和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貌似做的某个决定只不过是在各类需求的冲突当寻找到了一个自认为的平衡点,说服当初的自己即可,这可能涉及到了关于未来的判断,那未来的自己是毋庸置喙的,二者之间是进化体的关系,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如此看来,欲望和需求也不是意义本身,更多的可能是感受。丹尼尔克莱恩这本《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变了》很适合最近的一些感受和思考,丹尼尔年轻的时候收集了很多的格言并奉为人生的圭臬,这件事情持续到三十多岁,并最终将格言警句的笔记本扔到了岁月的灰尘里,直到七十多岁才捡起这本笔记,又重新地添加了很多的语句。这本书是集合了丹尼尔年轻和年老的感受,夹杂在一起的感受非常奇妙。丹尼尔有些话说的非常直接和露骨,根本不怕伤害读者,恐怕只有历经了风霜和岁月才能够如此的犀利。格言本身并没有什么,丹尼尔扩展了它的内涵并附加了诸多的个人体验。现将部分格言整理如下:#1:"莫因渴望你没有的,而错过你已拥有的;要知道,你现在拥有的,也曾是你渴望的。"—— 伊壁鸠鲁(前 341— 前 270),希腊哲学家 #2:"生活的艺术在于及时行乐,而最强烈的快乐不是智识上的,也并不总是道德的。"—— 亚里斯提卜(前 435— 前 356),希腊/利比亚哲学家 #3:"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将会终结所有拥有感知力的生物的痛苦。这项工程雄心勃勃,同时在技术上也切实可行。它不但具有工具理性,而且还是道德义务。"—— 戴维・皮尔斯(1960—),英国哲学家 #4:"生活摇荡如钟摆,于痛苦与无聊间徘徊。"—— 亚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 #5:"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生命是否值得继续,就相当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其他一切 —— 诸如世界是不是三维的、精神有九种还是十二种范畴 —— 都要位列其后。"——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哲学家 #6:"我的第一个自由意志行动将会是相信自由意志。"—— 威廉・詹姆斯(1842—1910),美国哲学家 #7:"存在先于本质。"—— 让 - 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 #8:"从存在中收获最大成果和快乐的秘诀就是:过危险的生活!"——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 #9:"大自然以其惯常的善意,注定了人直到完全失去了活着的理由之时,才懂得该如何生活;直到无力再享受鲜活的快乐之时,才找到生活的乐趣所在。"—— 贾科莫・莱奥帕尔迪(1798—1837),意大利诗人、哲学家 #10:"头脑里的货,至少和身体里的货同等重要。"——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 #11:"有老朋友的幸事之一就是,你可以尽情地在他们面前犯傻。"——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803—1882),美国哲学家 #12:"我们的语言精明地体悟到了独自一人所包含的两种意味。它创造了‘孤寂’这个词,来表达独自一人时的那种痛苦。它还创造了‘独处’这个词,来表达独自一人时的那种荣耀。"—— 保罗・田立克(1886—1965),神学家 #13:"爱情是两个不同的身体里住着同一个灵魂。"—— 亚里士多德(前 384— 前 322),希腊哲学家 #14:"当你生活时,什么事也不会发生。环境在变化,人们进进出出,如此而已。从来不会有开始,日子一天接着一天,无缘无故地。这是一种没有止境的、单调乏味的加法。"—— 让 - 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 #15:"对宇宙而言,人的生命并不比一只牡蛎更重要。"—— 大卫・休谟(1711—1776),英国哲学家 #16:"首先,一切都不存在;其次,就算有东西存在,人类对它也一无所知;再次,即使对它略有所知,也无法将它传达或解释给旁人。"—— 莱翁蒂尼的高尔吉亚(前 485— 前 380),希腊演说家、哲学家 #17: 爱斯特拉冈:咱们老是想出办法来证明自己还存在,是不是,狄狄?弗拉季米尔:是的,是的,咱们是魔术师。——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小说家、剧作家 #18:"为这个世界找不到任何意义的哲学家,并非只关心纯粹的形而上学问题,他还想证明,在自己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做事的问题上,并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 对我而言…… 无意义这一哲学,本质上是自由解放、性和政治的工具。"—— 阿道司・赫胥黎(1894—1963),英国小说家、哲学家 #19:"如果你有哪怕一点儿想象力,做决定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有那么多可欲的选择时,与其他选项的可欲性之集一比,似乎没有哪个选择会在长期内令人满意。虽然和其他单独的某个一比,这个选择并没差多少。"—— 约翰・巴思(1930—),美国小说家 #20:"在拿撒勒的耶稣的黄金律中,我们读到了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全部精髓。‘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和‘要爱邻舍如同自己’,构成了功利主义道德的完美典范。"——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806—1873),英国哲学家 #21:"我认为,对世界的状态唉声叹气没什么意义,除非你能想到什么方式来改进它。否则,别劳神写书了,去找个热带海岛,躺着晒太阳吧。"—— 彼得・辛格(1946—),澳大利亚/美国哲学家 #22:"一个在诸行中都力求做到善的人必定会遭到毁灭,因为有太多人并非善类。"—— 尼可罗・马基雅维利(1469—1527),意大利哲学家、外交家……………………..……………………#38:"要把每件事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事去做。"—— 马可・奥勒留(121—180),罗马帝国皇帝、哲学家 #39:"每次我刚找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就把意思改了。"——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1892—1971),美国社会哲学家、神学家

          1
          3
        • 查看全部15条书评

        出版方

        未读

        只提供有趣、实用、涨知识的新鲜阅读。 「未读」是一个文艺却不高冷、精致而不空洞、独特且开放包容的新锐文化品牌。 未读之书,未经之旅......从未读,到已读,陪你度过碎片时光中最美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