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6.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9千字
字数
2012-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佛教文化在中国电影中的影响与关联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国电影中的佛教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以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为主线,从历史、美学和精神现象学三个视角探析佛教文化与中国电影之间的内在关联。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 一、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佛教影响:道德建构和商业需求(1905-1932)
- 二、乱世中的宗教抚慰和美学影响(1932—1949)
- 三、佛教文化的缺席或者改写(1949—1979)
- 四、佛教思想的相对自由和多元化表达(1979年至今)
- 第二章 中国电影主创人员与佛教的关系
- 一、宗教信仰型
- 二、观念认同型
- 三、艺术修养型
- 四、创作功利型
- 第三章 中国电影与佛教的表层联系
- 一、对佛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展现
- 二、佛教意象与原型的使用
- 三、佛教典故的运用
- 四、佛教文化对电影歌词的影响
- 第四章 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视听美学风格的影响
- 一、佛教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影影像的意境美
- 二、中国电影中独具佛教意味的意象营构
- 三、中国电影光观念的佛学思考
- 四、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音乐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电影主题思想的佛学分析
- 一、中国佛教题材电影的禁欲主义和情欲叙事
- 二、因果轮回与灵魂不灭
- 三、佛学视角的死亡叙事
- 四、中国电影的善恶伦理
- 五、《盗马贼》——中国电影的天问之作
- 第六章 中国电影中具有佛教意味的经典场景
- 一、豁然开悟
- 二、方丈之死
- 三、红尘景象
- 四、反戈一击
- 五、恶人之死
- 六、佛光普照
- 第七章 佛教文化对中国武侠电影的影响
- 一、佛教伦理在武侠电影中的体现
- 二、佛教文化对武侠电影“武”的影响
- 三、寺庙——佛教圣地和武林圣地的合源
- 四、武侠电影中的僧人形象
- 五、佛教文化对武侠电影叙事语法的影响
- 六、少林寺系列电影的破戒问题
- 第八章 中国佛教题材电影的边缘化处境
- 一、从电影创作主体的角度看,中国电影人大多缺少宗教信仰和对终极问题的思索和追问
- 二、从受众角度来看,中国缺少广泛的宗教信仰的土壤
- 三、从创作环境来看,宗教题材作品从总体上是被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所排斥的
- 四、从时代背景来看,多灾多难的现实要求创作者积极入世,远离玄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