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多维度剖析“蒙古袭来”前后日本的危机与变局。

内容简介

面对蒙古帝国的战争威胁,日本竟以不答复、不来往、不允许使节进京的高冷姿态回应。震怒之下,忽必烈两次发兵远征东瀛,却遭遇海上风暴,大败而归。日本将此风暴称为“神风”,这如何影响了日本人的世界想象和自我认识?

尽管两国遥相对峙,海上贸易热度竟超过唐宋时期。作为压舱物抵达日本的铜钱,为何让官民趋之若鹜?不畏风险、渡海求学的禅僧,归国后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与此同时,权力扩张的镰仓幕府,在战后加剧的国内危机中一步步走向崩溃。继起的室町幕府与天皇明争暗斗,权势地位渐趋逆转。日本进入动乱频仍的南北朝,李氏王朝崛起于朝鲜半岛,元亡明兴实施海禁,东亚国际秩序又将何去何从?

以海洋视角重新审视元日关系,环环相扣的历史联系一一浮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第一章 史无前例的危机
  • “蒙古之号,于今未闻”
  • 诡异的高丽牒状
  • 匮乏的国际知识
  • 最后通牒
  • 消失的军队
  • 第二章 变乱的海域
  • 贸易港博多
  • 高丽的局势
  • 贾似道的计谋
  • 南宋灭亡的讯息
  • “珍重大元三尺剑”
  • 第三章 忽必烈的对手
  • 并非“国家政权”的镰仓幕府
  • 战时执权
  • 公家政权的迷思
  • 安达泰盛与平赖纲
  • 都市镰仓的新空间
  • 第四章 弘安之役
  • 异国降伏祈祷
  • 军事动员的扩大
  • 暴风上波
  • 圆觉寺开山
  • 第五章 神国与异贼
  • 膨胀的神国
  • 失败的弘安德政
  • 寺社营造热潮
  • 神与神的内斗
  • 伊势神宫的机遇
  • 国信使愚溪如智
  • 第六章 被扣留的元朝使节
  • 江浙释教总统
  • 普陀山与日本
  • 镰仓禅林的沸腾
  • 虎关师炼与《元亨释书》
  • 大阿阇梨后宇多法皇
  • 第七章 新安沉船的时代
  • 回不去的贸易船
  • 寺社造营料唐船
  • 宋钱资本
  • “此方庸缁,噪然例入元土”
  • 留学僧的牢狱之灾
  • 第八章 扩大的元朝情报
  • 八思巴的传说
  • 两都之战
  • 天历之变
  • 元文宗与江南禅林
  • 中峰明本的人气
  • 第九章 镰仓幕府灭亡
  • 朝廷的乱局
  • 末路的武家政权
  • 乱局下的入元僧
  • 后醍醐天皇与元朝
  • 室町幕府诞生
  • 第十章 天龙寺唐船
  • 宋船往来事,元弘以后中绝
  • 天龙寺船
  • 咳病谣言
  • 蒙古之伴党
  • 嗷诉的平息
  • 第十一章 最后的东渡僧
  • 庆元天宁寺住持
  • 方国珍反元
  • 四海不安
  • 观应扰乱
  • 来自元朝的“终战仪式”
  • 第十二章 高丽来使
  • 庚寅以来的倭寇侵扰
  • 倭寇巢穴对马岛
  • 红巾之乱
  • 最后的“元朝使节”
  • 五山外交登场
  • 第十三章 大元失国
  • 元明鼎革的情报
  • 最后的留学僧
  • 五山之上
  • 足利义满的难题
  • 日本向何处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主要登场人物
  • 政治人物
  • 外交使节
  • 其他
  • 附录二 大事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光启书局

光启书局,全称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是一家致力于内容生产和融合传播的综合性出版社。光启立意“认识世界”和“理解中国”,深耕历史、城市、思想学术、人文艺术等领域。通过文化的当代表达与传播,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