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带领我们“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内容简介

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了解马克思的生平和事业,理解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懂得以马克思命名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我们才能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和追求。本书对马克思与我们的人生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历史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科学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宗教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文明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理想观等方面进行论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走进马克思
  • 一、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 (一)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谈起
  • (二)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的马克思
  • (三)马克思的“三大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四)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当代意义
  • (五)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 二、马克思与我们的人生观
  • (一)生活:人的生命活动
  •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 (三)历史:人的发展方式
  • (四)发展:生命演化的自我超越
  • (五)幸福:人的需要和追求
  • (六)人生观:关于人生的根本观点
  • 三、马克思与我们的历史观
  • (一)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 (二)人的历史活动与历史的发展规律
  • (三)历史与“文化的水库”
  •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 1.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以“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
  • 2.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生活决定意识”为核心理念的世界观
  • 3.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历史的内涵逻辑”为内容的世界观
  • 4.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人类解放为其价值诉求的世界观
  • 5.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改变世界”为其理论指向的世界观
  • 四、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观
  • (一)“时代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 (二)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精神
  • (三)“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反省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五、马克思与我们的科学观
  • (一)从科学与常识、哲学的关系看科学
  • (二)科学活动的基础
  • (三)科学研究的成果
  • (四)科学发展的逻辑
  • (五)时代的科学精神
  • (六)科学的社会功能
  • 六、马克思与我们的宗教观
  • (一)宗教的根源:人的无法忍受
  • (二)宗教的本质:人的自我异化
  • (三)宗教的悖论:人的精神焦虑
  • (四)宗教的反思:超越人的自我异化
  • 七、马克思与我们的文明观
  • (一)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理论自觉
  • (二)对当代社会思潮的理论自觉
  • (三)对当代哲学思潮的理论自觉
  • (四)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哲学理念创新
  • 八、马克思与我们的理想观
  • (一)人类解放:马克思的社会理想
  • (二)解放的旨趣:理想之维的承诺
  • (三)解放的历程:现实道路的探索
  • (四)解放的尺度:反观历史的根据
  • (五)解放思想与变革世界观
  • 1.变革脱离实际的世界观
  • 2.变革禁锢思想的思想前提
  • 3.变革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
  • (六)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