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带领我们“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内容简介

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了解马克思的生平和事业,理解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懂得以马克思命名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我们才能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和追求。本书对马克思与我们的人生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历史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科学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宗教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文明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理想观等方面进行论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走进马克思
  • 一、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 (一)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谈起
  • (二)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的马克思
  • (三)马克思的“三大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四)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当代意义
  • (五)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 二、马克思与我们的人生观
  • (一)生活:人的生命活动
  •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 (三)历史:人的发展方式
  • (四)发展:生命演化的自我超越
  • (五)幸福:人的需要和追求
  • (六)人生观:关于人生的根本观点
  • 三、马克思与我们的历史观
  • (一)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 (二)人的历史活动与历史的发展规律
  • (三)历史与“文化的水库”
  •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 1.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以“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
  • 2.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生活决定意识”为核心理念的世界观
  • 3.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历史的内涵逻辑”为内容的世界观
  • 4.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人类解放为其价值诉求的世界观
  • 5.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改变世界”为其理论指向的世界观
  • 四、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观
  • (一)“时代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 (二)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精神
  • (三)“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反省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五、马克思与我们的科学观
  • (一)从科学与常识、哲学的关系看科学
  • (二)科学活动的基础
  • (三)科学研究的成果
  • (四)科学发展的逻辑
  • (五)时代的科学精神
  • (六)科学的社会功能
  • 六、马克思与我们的宗教观
  • (一)宗教的根源:人的无法忍受
  • (二)宗教的本质:人的自我异化
  • (三)宗教的悖论:人的精神焦虑
  • (四)宗教的反思:超越人的自我异化
  • 七、马克思与我们的文明观
  • (一)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理论自觉
  • (二)对当代社会思潮的理论自觉
  • (三)对当代哲学思潮的理论自觉
  • (四)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哲学理念创新
  • 八、马克思与我们的理想观
  • (一)人类解放:马克思的社会理想
  • (二)解放的旨趣:理想之维的承诺
  • (三)解放的历程:现实道路的探索
  • (四)解放的尺度:反观历史的根据
  • (五)解放思想与变革世界观
  • 1.变革脱离实际的世界观
  • 2.变革禁锢思想的思想前提
  • 3.变革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
  • (六)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的魅力

    孙老师对哲学的理解并不抽象,相反却很接地气,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哲学的理论自信和学科自信,这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性的力量。孙老师关于 “哲学” 有许多原创性的表述。哲学是 “使人成为人” 的学问;哲学是用哲学家 “个人的名义” 讲述人类的故事,又是以 “人类的名义” 讲述个人的故事。在哲学中,必须见 “人”,见众生,必须让人 “学以成人”;哲学是激发而不是抑制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它要冲击而不是强化人类思维中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它要推进而不是遏制人们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这些来自人生的体验和理论的自觉,都让人对哲学心生向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91.《马克思与我们》

      1. 这本书是与《哲学通论》一起读的,很多部分相通。《马克思与我们》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哲学通论更侧重哲学的基本问题。2. 人生观、历史观、时代观、科学观、宗教观、文明观、理想观。马克思主义确实在个人的探索与完善和人类的发展上有着全局的、举足轻重的作用。3. 有一个问题需要我继续思考:如何看待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宾克莱做出的基本评论是:“马克思对于我们今天的吸引力仍是一个道德的预言,人们如果根据人类价值考察现在社会上的种种事实,然后根据自己的发现而行动,以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一切人都能变得更有创造性和更为自由的地方,这样我们就是忠千马克思了。” 他同时又说:“作为我们选择世界观时的一位有影响的预言家的马克思永世长存,而作为经济学家和历史必然道路的预言家的马克思则已经降到只能引起历史兴趣的被人遗忘的地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宗教

        宗教的根源,在于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存;宗教的本质,在于人的无法忍受所造成的人的自我异化;宗教的悖论,则在于人无法在自己所创造的宗教中超越人的自我异化,也就是无法在自己所创造的宗教中挣脱 “苦难的现实”。因此,由对 “宗教” 的反思,直接引发我对 “哲学” 与 “宗教” 关系的反思。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