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首都北京的国际化进程一览。

内容简介

本书顺应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大都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趋势,力求思考与回应北京城市国际化前沿热点与焦点问题,深度把握当前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趋势。本书侧重于对现实问题的学术性研究,推介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立足于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及城市国际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以及密切联系现实的城市国际化发展个案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19)》编辑委员会
  • 主编简介
  • 摘要
  • 前言
  • 专栏一 内涵要素篇
  • 北京城市发展动力推进国际交往中心的延伸
  • 一 城市发展动力与空间布局演进
  • 二 综合交通区位的优化提升城市发展动力
  • 三 北京交通区位优势与城市空间布局重心转移
  • 四 “多中心”均衡式空间发展模式与国际交往中心的延伸
  • 五 结语:进一步提升国际交往中心职能任重道远
  • 城市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构建
  • 一 全球化时代城市及其相关研究
  • 二 作为治理主体的城市:角色和作用
  • 三 城市对全球治理话语体系的建构
  • 四 结语
  • 打造“东方智慧”定位的国际交往中心
  • 一 顶层特色设计,定位“东方智慧”的国际交往中心
  • 二 国际友好城市是建设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抓手
  • 三 凸显中国特色,融聚天下智慧
  • 北京市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建设的战略思考
  • 一 北京建设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的背景与内涵
  • 二 北京建设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的SWOT分析
  • 三 北京建设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的战略目标选择与组织机制
  •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建议
  • 一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
  • 二 推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应对举措
  • 专栏二 国际组织篇
  • 国际组织与北京全球治理角色初探
  • 一 国际组织与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 二 国际组织与城市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路径
  • 三 国际组织与城市全球治理角色的局限
  • 四 对北京参与全球治理的启示
  • 中非友好城市建设与中国对非援助的效用提升
  • 一 友好城市建设与服务国家对外战略
  • 二 中国对非援助的效用问题
  • 三 友好城市建设突破对非援助瓶颈
  • 四 提升对非援助有效性及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 五 结语
  • 跨国公司与城市国际交往功能提升
  • 一 跨国公司在国际交往中的角色
  • 二 跨国公司对城市国际交往的影响
  • 三 跨国公司运营影响下城市国际交往功能的提升
  • 四 结论
  • 专栏三 国际会展篇
  • 从首届进博会的成功看中国会展业的发展
  • 一 筹备过程的重要节点
  • 二 进博会主要活动安排
  • 三 进博会的成果和影响
  • 四 国家展与企业展概述
  • 五 进博会促会展业发展
  • 六 来自业界的几点建议
  • 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背景下发展会展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北京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 二 “四个中心”建设背景下北京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与机遇
  • 三 “四个中心”建设背景下北京发展会展经济的问题与不足
  • 四 “四个中心”建设背景下北京发展会展经济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 国际会展活动组合浅析
  • 一 城市会展业的现状
  • 二 “会展活动组合”(event portfolio)概念的产生
  • 三 构建会展活动组合的模型
  • 四 会展活动组合的价值评估与管理
  • 五 国内城市建立会展活动组合的建议
  • 我国大型国际会展活动的法治保障研究
  • 一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法治保障实证分析
  • 二 上海世博会法治保障实证分析
  • 三 我国大型会展活动法治保障的规律性及内在要求
  • 四 大型国际会展活动法治保障中的政府主导性
  • 五 结论与前瞻
  • 加强城市商业会展建设,支撑国际交往中心发展
  • 一 会展业发展的保障:优越的大型国际会议会展服务设施
  • 二 高度发达的会展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三 国际会展之都的经验借鉴
  • 四 支撑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促进城市商业会展发展
  • 专栏四 文化形象篇
  • 世界城市及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 城市休闲观光业与城市建设
  • 二 “旅游动线”的设计与规划
  • 三 合理规划“旅游动线”的重要性
  • 四 建议和解决方案
  • 五 结论和思考
  • 北京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研究
  • 一 背景研究
  • 二 相关政策演变
  • 三 北京市旅游咨询中心发展历程与特点
  • 四 政策建议
  •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北京城市国际影响力的路径研究
  • 一 做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融合
  • 二 进行准确的文化旅游形象定位和总体设计
  • 三 重视城市文化建设与普及文化艺术公共服务
  • 四 整合城市优势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知名品牌
  • 五 注重文化体验创新,升级文化艺术节活动
  • 六 构建多元投资主体,突破文化旅游业发展瓶颈
  • 七 结语
  • 专栏五 服务设施篇
  • 宜居宜业 共筑共享:麦子店街道国际化社区建设
  • 一 发展历程
  • 二 麦子店国际化社区建设特色
  • 三 小结
  • 关于北京建设世界级智慧城市的若干思考
  • 一 北京建设世界级智慧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二 北京建设世界级智慧城市的有利条件
  • 三 北京建设世界级智慧城市面临的挑战
  • 四 加快北京世界级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 城市国际化视角下北京地铁建设的对策研究
  • 一 城市地铁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 二 城市地铁对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积极影响
  • 三 首尔地铁的现状及影响
  • 四 北京地铁与首尔地铁的比较分析
  • 五 对策和建议
  • 六 结语
  • 专栏六 组织管理篇
  •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 一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作用机制
  • 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三 地区间协同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四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 北京市外籍人士安全防控风险点与风险管控
  • 一 北京市外籍人士的人口结构及分布情况
  • 二 外籍人士可能在北京从事的犯罪活动
  • 三 外籍人士可能在北京从事犯罪活动的促成因素
  • 四 防范相关风险的具体措施
  • 五 结论:结合国内实际与国外经验实现复合治理
  • 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优化北京营商环境
  • 一 充分发挥立法权优势,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
  • 二 持续优化行政审批制度
  • 三 打造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税收体系
  • 四 借鉴国际经验高标准优化政府公共服务
  • 五 为新经济发展营造“创新友好型”政策法制环境
  • 六 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和市场竞争环境
  • 七 合力打击商业腐败,营造“清爽”的政商生态
  • 八 构建人才大数据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精准引智
  • 九 对标国际生态城市,营造一流绿色宜居环境
  •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的青少年公共外交活动
  • 一 国际局势前沿和对青少年国际问题研究的需求
  • 二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的青少年公共外交活动——以“中日小大使”交流项目为例
  • 三 北京市青少年外交人才储备的战略前瞻
  • 四 结语
  • 专栏七 经验借鉴篇
  • 扬州公共外交实践与启示
  • 一 以历史名人为媒介,发掘性开展工作
  • 二 以美食文化为切口,品牌化开展工作
  • 三 以运河文化为纽带,国际化开展工作
  • 四 以国际会议为平台,前沿性开展工作
  • 五 以友好城市为桥梁,多渠道开展工作
  • 六 协会建设和发展实践的几点启示
  • 广州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 一 华侨华人资源对国际交往的重要意义
  • 二 广州利用华侨华人资源开展对外交往的实践经验
  • 三 广州利用华侨华人资源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 四 广州发挥华侨华人资源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 地方政府民间外交新途径之探究
  • 一 引言
  • 二 项目基本情况
  • 三 “海外名校”举办背景:为什么做?
  • 四 “海外名校”主要做法:怎么做?
  • 五 “海外名校”主要成果:做得怎么样?
  • 六 结语
  •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经验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 一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与物流职能
  • 二 西安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优势、挑战与前景
  • 三 西安与北京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异同比较
  • 四 西安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经验对北京的启示与未来相互借鉴、合作发展的展望
  • 五 结语
  • 减碳排放与都市群能源保障:纽约经验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 一 纽约州及其都市群的社会经济概况:基于能源保障视角的观察
  • 二 减碳背景下纽约州及其都市群的能源供应与消耗
  • 三 减碳背景下所面临的能源保障新挑战
  • 四 国外经验、教训及其对北京能源保障的启示
  • 信息化背景下的东京奥运外交及其对北京冬奥会的启示
  • 一 信息化对奥运外交路径的影响
  • 二 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奥运外交实践
  • 三 对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外交工作的启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