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现代压力下激活古代修身传统的方法。

内容简介

针对现代人沉重的压力、疲困的心灵和各种精神心理疾病,本书认为,中国古代的修身传统有强大的现实意义。本书探讨了如何在现代条件下激活古代修身传统,并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出一套具体的修身方法。作者将儒家几千年发展起来的修身智慧,分成守静、存养、自省、定性、治心、慎独、主敬、慎言、致诚等九个范畴,对它们的基本含义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书后附录可用于反复阅读、朗读乃至抄写,帮助修身实践。本书读者定位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希望能从传统智慧中获取修养方法、调节身心及缓解生活压力的一般读者。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导言:修身是我们一生做不完的功课
  • “磋”与“磨”
  • “养”与“得”
  • “信”与“修”
  • 儒学复兴从修身做起
  • 第一讲 守静
  • 你能保持一颗安静的心吗
  • 性天之妙,唯静观者知之
  • 静而后能安
  • 静坐,守默,省事
  • 至静以宁其神
  • 静坐观心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从静中观物动
  • 静里寿延长
  • 第二讲 存养
  • 为什么我们不会养生
  • 动息节宣,以养生也
  • 动息皆有所养
  •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 存心,养心,养性
  • 养吾浩然之气
  • 以善养人,能服天下
  • 第三讲 自省
  • 你日三省汝身
  • 认识自己的无知
  • 突破心灵的范式
  • 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 目中有花,万物皆妄
  •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
  • 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
  • 第四讲 定性
  • 职业枯竭就在你身边
  • 于心气上验之
  •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 悠闲镇定之士
  • 知止而后有定
  • 宁吾真体,养吾圆机
  •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 第五讲 治心
  • 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
  •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 求其放心而已矣
  • 只是一点方寸之心……
  • 了心自了事
  • 贪了世味的滋益
  • 尽其心,知其性
  • 第六讲 慎独
  •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 戒慎恐惧,莫见乎隐
  • 昧暗处见光明世界
  • 心可妄动乎哉
  • 终日对越在天
  • 第七讲 主敬
  • 酷烈之祸,起于玩忽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 背后须防射影之虫
  • 出门如见大宾
  • 生生之谓易
  • 敬之敬之,命不易哉
  • 第八讲 谨言
  • 言行,君子之枢机
  • 括囊,无咎无誉
  • 君子洗心,退藏于密
  • 真机、真味要涵蓄
  • 直方大,不疑其所行
  • 巧言令色,鲜矣仁
  • 心定者,其言重以舒
  • 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 第九讲 致诚
  • 网络时代,玩的就是心跳
  •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 总为一“利”字看不破
  •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 诚于中,形于外
  • 诚者不勉而中
  • 温柔敦厚,《诗》教也
  • 洁静精微,《易》教也
  • 附录一:曾国藩论修身
  • 早年修身十二款
  • 晚年日课四条
  • 附录二:修身集锦
  • 第一讲 守静
  • 第二讲 存养
  • 第三讲 自省
  • 第四讲 定性
  • 第五讲 治心
  • 第六讲 慎独
  • 第七讲 主敬
  • 第八讲 谨言
  • 第九讲 致诚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版后记
  • 第二版后记
  • 典藏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