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作家杨照讲中国历史系列,带你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

内容简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

第4册《帝国的昂扬精神》紧紧围绕“昂扬精神”,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政治、民众心态,你会看到: 汉承秦制,秦确立的帝国模式和帝制模式通过汉的运作,生长得更加繁茂; 汉初七十年其实和秦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执行法律上没那么僵硬; 西汉盛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强有力的行动体现出来; 董仲舒的儒学混杂了方士的阴阳五行和谶纬之术; 司马迁在讲匈奴问题的时候,用了三篇列传,排序很有讲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 第一讲 汉承秦制与西汉的确立
  • 01 视角不同,对历史的解释也会不同
  • 02 层出不穷的新史学方法
  • 03 新史学观念改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 04 新眼光发现更加丰富的中国历史
  • 05 朝代史模式无助于理解秦汉之际
  • 06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上)
  • 07 刘邦收拾诸侯列国(下)
  • 08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收拾诸侯列国
  • 09 与民休息和“汉兴七十年”
  • 10 黄老之治是怎么回事儿
  • 11 西汉对秦朝的反思是开创新帝国的关键
  • 第二讲 西汉前期的统治
  • 01 与民休息和无为而治
  • 02 汉武帝即位前的帝国秩序
  • 03 宫廷的时代变化
  • 04 从无为向有为的转变
  • 05 杂糅的儒家
  • 06 外儒内法
  • 07 中朝凌驾于外朝之上
  • 08 第一个淮南王刘长
  • 09 第二个淮南王刘安
  • 10 朝廷削藩
  • 11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 第三讲 汉武帝的豪迈与哀愁
  • 01 博士制度与人才选拔
  • 02 人才选拔的一系列制度
  • 03 皇权集中与巫蛊案
  • 04 巫蛊案的思想背景
  • 05 “天人感应”与政治策略
  • 06 绝对皇权的后遗症
  • 07 游牧和农耕之间的冲突
  • 08 匈奴的崛起
  • 09 西汉初期对匈奴无可奈何
  • 10 和亲策略
  • 11 汉文帝时期的汉匈关系与李广
  • 第四讲 李广难封
  • 01 司马迁笔下的李广
  • 02 李广与匈奴交手
  • 03 汉武帝准备对付匈奴
  • 04 马邑之诱前后
  • 05 李广的个性
  • 06 新一波攻势
  • 07 再度出征
  • 08 李广之死
  • 09 李广的郁闷
  • 10 李敢和李陵
  • 第五讲 太史公与中国史学精神
  • 01 太史公是什么意思
  • 02 读《史记·太史公自序》
  • 03 司马迁子承父业
  • 04 司马迁的志愿
  • 05 “继《春秋》”!
  • 06 如何才能“继《春秋》”
  • 07 司马迁的信念
  • 08 司马迁《报任安书》坦陈真实的心迹
  • 09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而招辱
  • 10 司马迁的苦衷和贡献
  • 第六讲 昂扬精神的文字表达
  • 01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02 太史公的独特设计
  • 03 《史记·封禅书》与《史记·平准书》
  • 04 太史公的历史学精神
  • 05 昂扬时代氛围的另一种表达 ——汉赋
  • 06 赋的起源
  • 07 贾谊的《鵩鸟赋》
  • 08 枚乘的《七发》
  • 09 《七发》的文字奇观
  • 10 文辞的力量
  • 第七讲 华丽而夸张的汉赋
  • 01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 02 汉赋彰显时代精神
  • 03 想象力和文字的极致
  • 04 华丽还是空洞?
  • 05 赋比辞更加夸张
  • 06 夸张还是矫饰?
  • 07 从汉赋看汉武帝时代的矛盾
  • 08 汉武帝传位汉昭帝
  • 09 四位辅政大臣的路线之争
  • 10 《盐铁论》之争
  • 11 霍光的胜利
  • 第八讲 经书今古文之争与政治斗争
  • 01 《盐铁论》之争背后的思想角力
  • 02 知识的保存者 ——博士
  • 03 秦始皇的焚书令和以吏为师
  • 04 五经博士的设立
  • 05 今文经学刚开始时是主流
  • 06 古文经学的兴起
  • 07 古文经学对今文经学的挑战
  • 08 董仲舒的今文经学
  • 09 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
  • 10 董仲舒的经学与西汉的政治
  • 11 董仲舒构建的意识形态
  • 12 “天人感应”学说的后遗症
  • 第九讲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谶纬文化
  • 01 董仲舒主张抬高圣人,却抬高了解经者
  • 02 谶纬是今文经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 03 谶纬对孔子的离奇解释
  • 04 董仲舒将阴阳学说引入儒学
  • 05 谶纬的流变
  • 06 一切都是为了集权
  • 07 货币经济的发达和土地买卖
  • 08 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
  • 09 重农并非重视农民
  • 第十讲 帝国宿命与王莽改制
  • 01 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产生的恶果
  • 02 皇权集中让宦官钻了空子
  • 03 皇帝掌控不了中朝
  • 04 帝国政治的宿命结构
  • 05 王莽崛起的背景
  • 06 理想主义的儒者王莽
  • 07 王莽同时掌握了中朝和外朝
  • 08 古文经学对王莽的支持
  • 09 王莽做事都要有经书的根据
  • 10 谶纬提供给王莽登基的政治合法性
  • 11 新朝的复古
  • 12 王莽改制,后患无穷
  • 13 成也复古,败也复古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